美文网首页想法心理读书
50岁,他选择了坐轮椅……我不意外

50岁,他选择了坐轮椅……我不意外

作者: 抗知体 | 来源:发表于2023-02-21 20:23 被阅读0次

《第11部小说,第18本书》

[挪威]达格·索尔斯塔  (译)邹雯燕

北京日报出版社

(意外的是村上春树大神喜爱此书,甚至亲自翻译了日语版。)

全文略长,约3000字。

(前话)

我试着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写些什么(深刻的东西),但是我几乎是失败了。

一本书从来不是孤立的。特别是优秀的小说、戏剧。

从作者的角度,只要是人,就会变化发展。我就需要了解作者一路走来的思想活动脉络,以及这本书在作者写作生涯里的空间位置。

从内容的角度,我需要去了解书里的各种符号(音乐、诗歌、书籍等等)的内涵。

所以,没有下一番功夫我不敢贸然嘚逼嘚。

这本无意入手的书(被书名和作家的国籍吸引)让我左右为难:因为我实在谈不上有多喜欢它。(不由得感慨自己的品味还差得远。)所以我真的不愿花时间精力去了解作者。最终我选择了,对书里的符号进行敷衍潦草的了解。

促使我想写点什么的,是作者描述的这个主人公。

我看他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来。

直到我去查,才知道这本小说是“一部真正的存在主义小说”。于是我明白了有“似曾相识感”,是因为这个主人公与加缪《局外人》里的主人公莫尔索是相似的。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惊世骇俗的、说“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的莫尔索。

这真是个大问题。

克尔凯郭尔和他的《恐惧的概念》、易卜生的《野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卡米洛·何塞·塞拉和他的《帕斯夸尔·杜阿尔特的一家》……还有存在主义……

我选择了去看易卜生的戏剧《野鸭》,还有他的《青年同盟》和《玩偶之家》。

通过《玩偶之家》,我第一次知道“娜拉出走”是出自这部戏剧。

我还发现鲁迅先生在1924年有过一篇《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接着我重读了鲁迅先生以爱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逝》。

我还想接着读卡米洛·何塞·塞拉的作品。但只能先暂停了,这样下去,我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正题上。

要命的是,我并未从易卜生的戏剧里得到关于此书的启发。最终,我下面的内容还是成了自以为是的嘚逼嘚。

(梗概)

我是不懂挪威语的,但从中文译文来看,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简练、干脆以及冷。这样的风格与此书的男主人公比约恩·汉森的性格如出一辙。

整部小说的对话寥寥无几,有的只是一段一段又一段的描述。阅读起来并不累,却时不时让人产生一种窒息感。

故事以比约恩·汉森的50岁为中心点,往前延伸至32岁,又抛出了他50岁以后生活的开头。

第1部分是比约恩·汉森与情人;第2个部分是与儿子;第3部分是与医生朋友。

比约恩·汉森以情人、儿子、朋友乃至周遭生存环境为对境,将他在思想上的执拗、乖张、纠结、拧巴、执着、内耗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约恩·汉森1)

32岁的比约恩·汉森,在首都奥斯陆的国家部委工作。有妻子和一个2岁的儿子。简直是年轻有为、家庭幸福的典范。却抛官弃子,跟着情人说走就走。

14年后,情人蒂丽德·拉默斯在他眼里失去了魅力,他收拾了自己的物品搬走。

50岁的时候,当他感到人生没有意义,他就酝酿了一个疯狂的计划,将自己的余生钉死在轮椅上……

(比约恩·汉森2)

比约恩·汉森是如此热衷于给对方面子/尊严、不给对方添麻烦。哪怕这些面子/尊严、麻烦是他自己幻想出来的。这必然导致他久久地处于精神内耗的痛苦之中:

他万人迷的情人蒂丽德·拉默斯是戏剧圈的中心人物,被众多异性演员包围。而他认为如果自己不表现出嫉妒是对蒂丽德·拉默斯的伤害。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表演嫉妒。

蒂丽德·拉默斯老了、光芒褪去,他不愿意再跟她生活在一起。但他还是继续沉默而痛苦和她生活了两年再离开。

他最亲近的人之一是一名牙医。但他在牙齿疼痛的时候选择不麻烦他的牙医朋友。正因为他觉得“这会给他带来困扰”。

“他很怕冒犯到自己的孩子,怕彼得认为他是用这种手段要他接受自己以父亲身份的接近。这会让他生气或是沮丧。他有很多想要给他,但因为害怕彼得觉得他在强迫自己成为’儿子’而放弃。”

(比约恩·汉森3)

比约恩·汉森是比不上莫尔索的。

因为他的荒诞不够彻底。他的荒诞体现在思想上,而他的思想与行为是分离的。除了最后的疯狂行动,他的其它行为在旁人眼里完全正常。甚至可以说,其实只有我们读者,能站在上帝视角看到他最后的疯狂行动是多么荒诞。

莫尔索却不然。他从思想到行为都是统一的。如是想,如是做。另外,莫尔索的结局(被判了死刑)是被动的,他没有选择。而比约恩·汉森有选择的自由。

(真相1)

“令他深深迷恋的,让他深陷其中,强烈得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的,就是这种冒险,而并非对蒂丽德·拉默斯的爱情。”

这段出现在第5页上的不太起眼的话,却揭示了男主人公比约恩·汉森此生令人费解的言行举止背后的根本原因。

他哪怕是吃大便、做手术变成狗我都不觉得诧异。

因为他活着,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刺激来实现精神上的满足。

现实中的我们,有几人在审视自己的举止动念后敢于承认自己其实也是这样的呢?程度的差异、外缘的差异而已。

你真的爱那个人吗?

爱的,是那个爱着某个人的自己吧?

(真相2)

“让我不舒服的是我的人生那么没有意义。”

“其实大多数事情我都不感兴趣,时光流逝,无聊依旧。”

“我来到这个城市完全是机缘巧合,它对我一直没有任何意义。我成为这里的税务官也纯粹是机缘巧合。但如果我没有在这里,我就会在另外一个地方,用同样的方式生活。但我不能和自己和解。我想到这个就会觉得很沮丧。想想我要这么活一辈子,这是我的人生,但我完全没有靠近过我内心真正需要被听到、被看到的那条路。我会沉默地死去,这让我感到恐惧,一言不发,因为没有话可以说。”

“生命是否有意义”这个命题太大了。

宗教有宗教的说法,哲学有哲学的说法,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说法。

我作为读者,此刻,我是无法与比约恩·汉森共鸣的。在我眼里,他只爱自己。我想,一个人如果没有大爱,有上面这些感想也是很自然的事。

我也没有自己所说的“大爱”,我也只爱自己。但,有一点我是很清楚的:我这样是不对的。我想改,我想成为心里有别人的人,一个有大爱的人。不得不说,像这样只动动嘴皮子可真爽。

(我的感受)

看完之后,我最深的感触是:

有的人外表平静如水,那是他脑子真的什么都没想。

有的人外表平静如水,他的内心却早已是波涛汹涌。

我永远无法不知道,在我对面与我交谈的那个人,是否会如男主人公比约恩·汉森那般有如此敏锐的感受性。

但其实,就算我也知道,我也完全无能为力。

因为,能取悦他们的、以及能伤害他们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他们在脑子里疯狂盘算、想啊想,想啊想……但他们就是死都不说出来!这要命的疏离感。

“真冷啊!”比约恩·汉森用一堵冰墙将自己封闭,我靠近时不禁感叹。

(我的猜想)

突然想起来,比约恩·汉森的疯狂计划是与他的家庭医生合谋的。

他在酝酿计划期间,大量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是他唯一一次破开他自己的冰墙。

然而,自始至终,家庭医生都表现得无比冷漠。家庭医生只是为了得到钱。他从未关心过比约恩·汉森。

假如,在比约恩·汉森对家庭医生袒露心扉之后,得到了正面积极的回应,结局会有所改变吗?

我猜不会的。

因为一开始他就执拗地放弃找牙医朋友看诊。

第二,他吐露心声恰恰是在发现家庭医生是瘾君子之后。知道了他是瘾君子,还刻意为之。

细品之后,再次感慨:

这一切,都是必然的。

相关文章

  • 轮椅(二)

    我听朋友说他已经可以不用坐轮椅了 但是要人扶 一瘸一瘸的 我说 还是他坐轮椅的时候好啊 多拉风啊 能和这么多女的拍...

  • 周艳泓坐轮椅了?

    近日,励志偶像周艳泓参加了由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动画电影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青少年影视嘉...

  • 最后,我选择了他

    男人的哪个优点让你动心? 也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2012年的年末,即将毕业,相恋8年的男友无奈地对我说,他的父母还...

  • 他爱他,我选择了什么

    爱情总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无论多少岁月,我们总能想起那些美好的回忆,错过了的许多人,现在想想,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希望...

  • 最后,我选择了时间,他选择了新欢

    总听人说,走出爱情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时间和新欢。但对我来说,时间和新欢都很难。一个用心爱过的人,岂是能用时间来忘却...

  • 选择了他

    昨天晚上梦到了他, 他哭着抱我,我哭着问他。 都说梦是现实的映射,那是不是我们有太多的遗憾? 据说,如果在一个人没...

  • 他选择不婚

    今日接到一个曾经教过的学生打来的拜年电话,多聊了一会儿,让我也生出许多感慨吧。 这个学生是06年毕业的,我...

  • #05人身防守:意外险和医疗险

    要是因意外导致了身故,保险公司也会赔付给你选择的受益方,如果你选择了父母作为受益方,一旦意外发生,你也不至于成为他...

  • 命运嘛,休论公道

    八年前。当医生亲口告诉要终身做轮椅时,我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终身坐轮椅,终身坐轮椅,他没有说10年,20年,50...

  • 关于他,我选择了放手

    01 几年前认识了一个小妹妹叫小栗,我们从未见过面,但她对我百般信任,从此以后,她的一些决定都会听下我的意见 我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0岁,他选择了坐轮椅……我不意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do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