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作了皇帝之后,唯独怀念这位严子陵同学,下命令在天下查访,希望他来见一面。有人报告,在浙江桐庐的富春江上,有一个反穿皮袍垂钓的人。现在街上最时髦的是把皮袍反过来穿,在汉朝却是很怪的,皮袍应该穿在里面的。古代穿皮袍是有学问的,官人与百姓穿皮袍是有区别的,官人不敢把穿的皮袍露出来,外面要套一层粗布,表示谦虚。虽然是做假,但这假的后面有中国文化,痛恶你奢侈,拿富贵来骄人。但皮袍多贵啊,相当于现在好几千美元,又要用粗布盖住,又要表示里面有皮袍,那就把皮袍边上的毛,露出来一点点。
老百姓却不敢这样,皮袍要短一点,盖在里面不能露出来。过去有功名有地位的人才可以穿长袍,所以读书人有了功名回乡叫绅士,绅,就是一幅前面后面都快要盖拢脚了。老百姓冬天穿皮袍,不能超过膝盖以下,这都是文化的故事,不讲的话,我们死后你们不知道了,都认为千古以来皮袍是反着穿的,那就不是中国文化了。
反穿皮袍这事一上报,汉光武一想,这一定是严子陵。就把他接到京城里,但严子陵还是不愿意做官。汉光武说,你不要以为我当了皇帝,如今见面还是同学,今夜还是像当年同学时一样,睡在一起,好聊聊天,严子陵还是那样坏睡相,腿压在皇帝的肚子上,似乎又目无天子。所以有太史公发现“客星犯帝座”的说法。总算刘秀确有大度,没有强迫他做官,终于放他还山,仍然让他过着悠游自在,乐于江上垂钓的生涯。
历史上称赞严子陵高的很,但到了清朝有人就说他不高了。有两种相反的论调,因此相传后世有一位上京考功名的秀才,经过严子陵的钓台,就题了一首诗:
君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
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
这真是:“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了漏夜赶科场的对比写照。但相反的,后人有对他做极其求全的批评,有人说严子陵一点都不值钱,这些隐士假的。怎么讲呢?
一袭羊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 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波茫茫何处寻?
他是说严子陵反穿羊裘去钓鱼,分明是故意沽名钓誉,要等汉光武来找他,因此为求成名的手段。如果真想逃名避世,当时只着一般渔人所穿的蓑衣斗笠去钓鱼,谁又知道富春江上多了一位渔人便是严子陵呢?那么,当皇帝的同学刘秀,岂不是也无办法找到你了吗?因此他批评严子陵是有意弄噱头,求虚名,而非真隐的人物。
正本清源:严子陵自述:我那个老同学就是太黏着我了,上学的时候跟我一起读书、一起吃饭、一起谈天说地、一起相拥入眠,我睡姿不佳,有时腿压他肚子上,他都不生气。这才几年没见,就到处派人来找我。我到底是见他还是不见他呢?要不写封信给他让他别找我了,不行,太随意了,这男女朋友分手,若只发一条短信说:我们分手吧,另一方肯定不接受,分手还是得当面谈。
你说他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来找我,我就这么一直躲着不见他,吊着他的胃口,这行为怎么跟渣男/女一样,还是去见见他吧。
或者说同学聚会,好朋友千呼万唤,你总要去见上一面吧。好朋友之间许久不见,去见见也免得他日日想念我了,我这也是为达成好朋友的愿望才去的。
这里我略施小计,反穿皮袍垂钓,让他找到了我,然后当面谈分手,他虽然还是很舍不得我,但总算当面说清楚了。
我并无借此事来搏得名声之意,鬼知道哪个死鬼史官把我的事记了下来。我不欲得名,而名自来。正像老子说的那样吧:“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正是我无心追求功名,反而成就了我隐士之功名。吾亦不欲得之,而自得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