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两年的时间,一直在为一件事惶恐,就是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自问算是个有耐心的人,但在这两年与儿子的斗智斗勇中,我的耐心逐渐被磨灭,取而代之的是怒吼和武力征服。
有时候静下心来想想,儿子其实蛮听话的,不过就是贪玩而已,不过就是多动而已,不过就是拖沓而已……这么说起来,自己又不淡定了,怎么这么多缺点?如果现在不改,将来上了初中、高中、大学如何能跟得上同龄人的脚步?

我一边想给孩子一个自由独立、快乐的童年,一边又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我一边我痛恨现在的教育机制,一边又不得不随大流,逼着孩子去挤那独木桥。
回想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我整天祈祷,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就好,其他别无所求;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我也会祷告,只要孩子病好了,别的都不重要。
但只要一回到正常的轨道,我又开始纠结,孩子头发怎么没别的孩子黑?牙齿怎么还没长出来?怎么老不长个儿?怎么一点特长都没有?不知不觉,我又开始拿自己的孩子和隔壁孩子比,谁谁家的孩子跳舞又得了第一,谁钢琴过了十级……
我喜欢吉他,就逼着他去学,只要孩子稍有懈怠,我就会冲着他大吼:“我省吃俭用给你买这么贵的吉他,请这么好的老师,你不好好学对得起我吗?”只要我开始吼孩子,爷爷奶奶也即刻加入声讨,家庭氛围马上变成批斗大会,你一句我一句,孩子刚要反驳,我一阵咆哮吓得他诚惶诚恐,他知道再不闭嘴,就要家法伺候了。
毕竟我小时候也没少挨揍,孩子爷爷现在还说:“黄金棍下出好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每次暴怒之后揍了他,我都会后悔,在孩子睡了之后偷偷去看他身上有没有青一块紫一块,暗下决心下次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可是每当到了下次,我就忘了上次。

毕竟像郑渊洁那样的教育方式没几个人敢去尝试,让孩子脱离体制内的教育体系,而且孩子又那么优秀地印证了他的决定多么正确。我能和他比较的,只有我对孩子的爱不比他差分毫。
前几天朋友聚会,大家唯一的话题就是孩子。其中一个朋友的儿子刚上高中,可能是不适应环境,加上其他的外在因素,孩子辍学了。朋友带孩子看心理医生,说孩子有轻微的焦躁症。朋友为了孩子的事几乎崩溃,她的心情我也能理解,我猜想,此时的她也许就在想,只要孩子健康长大,其他的又有什么重要呢?
孩子的童年不是放电影,不能重头来过,我整天焦虑着,害怕着。有一次给儿子说,我也是第一次当爹,也会犯错。儿子听了只是笑笑,低头不语。我其实心虚,是不是在推卸什么。
总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爱越多,期待越高,失望越多,爱就变成了枷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