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门语言的核心在于输入。
何谓输入?
所谓输入,就是可理解的语言文字,通过耳朵传递到大脑(我没有说眼睛,因为耳朵在语言学习上承担了主要部分)。在理解的前提下,通过反复听,模仿读,在大脑中慢慢形成声音到意义的快速反应(注意是“声音”,声音才是语言的本质)。这种反应如同条件反射一般,是瞬时的,不经过思考的,就像母语一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教学计划中不包含任何记忆的成分,因为有记忆就会有遗忘,而条件反射是忘不了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把新概念英语转变成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讲和日复一日的朗读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专注于文本中语句的意义,避免脱离课本讲解系统性的语法知识或是举一反三式的拓展,因为那样只会稀释他的注意力,干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解释语句意义时,我会小心区分其中"可讲的部分"和“留给学生自己感悟的部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一课中有一句“Is this your handbag? (这是你的手提包吗?)” 讲到这里,我会告诉学生们这句话的语义,也许还会提到handbag这个词是怎么组合起来的、香港人何以把它叫作手包,我可能会讲到bag在中文里叫“包”其发音与英语其实是一样的“B”,并且这种一致性并不是奇怪的巧合,因为词的发音与语义之间本来是有联系的……,我可能讲一大堆关于handbag的事,可是我不会费心去解释“is this your..."这个短语的含义,因为这是我把它看作是“留给学生自己感悟的部分”。因为要讲清楚“is this your...” ,就需要太多的语法知识,而这些语法知识,只能让学生头脑发懵,他们马上会觉得“英语好难啊!”然后硬着头皮继续!久而久之他们会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现在很多英语教学机构都会认为新概念英语的难度太高,于是另行寻找适合小学生的简易课本,这些简易课本使得老师可以循序渐进地把每一个知识点讲得清清楚楚,老师还会要求学生复习巩固那些复杂的“知识点”……孩子学得好辛苦!可是效率奇低,其结果是耽误了孩子。孩子天生是语言的感悟者!想想他们在两三岁的时候是怎样学会母语的?
高明的老师必须区分什么应该教什么无须教,我把is this your...看成一个句型“结构”,这种结构以后会无数次地出现在不同的文本中,而学生自然会“自行”识别出这种结构!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些东西是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学”的。而老师需要腾出手来去教真正需要教的,因为事实上英语中确实存在大量真正需要教的,比如介词搭配的丰富含义,词汇的内在核心义,句型的多样性,时态的表达功能……而且这些都是语言的细微之处。无数的细微之处在各类教科书上没有出现。我曾经问初高中生“at”这个词什么意思?回答是(疑惑地)“在……”,说明他们其实不了解“at”这么一个最最基本的介词的“核心意义”!
我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获得精确的语感。精确的语感使学生摆脱了死记硬背(朦朦胧胧的语感不算数的)。所谓“精确的语感”就是领悟了各种细微之处的语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