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来打算给自己放松放松,到杨庙镇溜达溜达,吹吹旷野的风,最终没有成行。原因:一者囊中羞涩,出去一趟,一天至少几十上百元,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还是家中舒适。可以吃有油的丰盛的菜,可以在凉快的屋里畅饮浓茶。二者,田园风光虽好,在烈日酷暑下,长时间暴走暴骑也不是滋味。其次时间紧。因为明天还要工作,上午出发,下午就要回来。不能玩得尽兴。只好舍弃。等待下周抽出有空且充裕的时间出去放松下。
另外一个原因是:今天,编辑告知将发《在创业的路上六》一文,颇为欣喜。在家中上网阅读文章比较方便。在户外,不能上网,只能用流量,为了省钱,只好少上网或不上网。
利用上午空闲时间,把《杨庙小镇》这篇文章整理出来,投稿给公众号编辑。这是从今年3月初至今,包括这篇在内,发表的第120篇文章。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在公众号发表一篇文章。
把《遥望清梦》这本书又翻看了几遍。作者是安徽庐江人朱少平,是我的老乡。
庐江和我的故乡巢湖同属于巢湖地区。2011年,巢湖地区被拆分,庐江和巢湖同划分为合肥地区。所以,我和朱君仍是老乡。
这本书写的都是我熟悉的风景和曾经经历过的事,所以读起来亲切。作者文字根底深厚,文采好。文字朴实有韵味,耐品,文中有民国大家郁达夫、沈从文的影子。
作者的母亲是农民,作者的父亲是木匠。这对夫妻靠省吃俭用、苦干勤干把作者和他的哥哥供上大学,跳出龙门。这和我的家境很是相似。只不过我的父亲是司机,先给公家开车,后来买了辆拖拉机,靠运货、打水稻麦子挣钱养家糊口,把我们姐弟三供上学。
可以说,作者有过人的写作天赋。这本书是作者在大学毕业后第3年、也就是28岁出版的。(作者毕业于巢湖学院,一个不入流的二三本院校。)
作者被评为“新浪博客诗人三百家“之一,在当地报刊发表过多篇文章。本书中所选的一篇文章荣获江苏省“中华赞.2009诗词歌赋创作大赛“散文类一等奖。
这些写作上的成就,都是在作者不到29岁时取得的。
我以为:在写作上有成就者,必须有天赋和勤奋。两者缺一不可。
作者在文章中说,他有5000多册藏书。喜欢淘旧书(这个爱好和我相近。),坚持读写。勤奋不懈使他取得今日的成就,使我荣幸读到他的著作,成为他的忠实粉丝。
另有沈从文4本文集,加上朱少平的这本书,使今年夏天的业余时间过得有滋有味,不沉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