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情绪管理第四课20181121共情那些事儿

情绪管理第四课20181121共情那些事儿

作者: Hi寒舍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21:43 被阅读141次

    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在于技能,而在于心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

    老师对家长们课后实践中的「拍背」技术流表示担忧

    课程场景再现:

    何谓共情

    美国心理学家 罗杰斯

    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能力 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杰斯,也即“共情”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指出,共情是一种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而别人的情绪是进入其世界的钥匙。

    其实,共情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孩子的婴儿时期,父母如果带着负面情绪靠近孩子,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说什么,孩子就已经能够有所觉察,从而表现得困惑、紧张、烦躁。只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理性思维渐渐占了上风,对于情绪的细微感受力反而没那么重视了。

    可是,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共情又是如此重要。有共情能力的人,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并赢得别人的理解,因此更能和自己、和别人愉快地相处。在亲子关系中,共情是家长与孩子情感连接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换位思考 共情 在意的是态度

    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态度

    态度比内容更重要

    同情,我的立场看你,不对等

    共情,设身处地感受对方感受

    卡悬崖,我在这,想办法来救你,即便怕,有希望

    同情 怎么这么倒霉,这么不小心


    场景一:下班的路上,大雪纷飞,你手插进口袋缩着脖子走过街角,看见一位乞丐衣衫褴褛在路边乞讨,身边是尚年幼的女儿,这个时候你停下脚步从钱包里拿出零钱放进钵里,然后离去。

    场景二:你的高中同学在外地打拼,和别人合租住在拥挤的房子里,工作繁忙,周六日经常加班到凌晨,工资不高且经常晚发,同学也会经常抱怨,你看不下去了劝他换工作,而他却说,啊?我没有想过换工作啊,想要在大城市找一份喜欢工作太难了。

    场景三:李某的闺蜜陈某因为失恋而精神萎靡,成天打不起精神,不吃饭不喝水,辞去了工作,每天在家里浑浑噩噩,李某曾经也经历过失恋所以很为她着急,为帮助陈某摆脱现状,每天在李某耳边提醒,却然而让陈某感到生气和反感。

    认为上述三个场景中体现的心理行为,分别对应下列词语中的哪一种呢?

    Sympathy同情

    Empathy共情

    Pity怜悯

    Compassion悲悯

    参考答案:

    场景一中你表现出的心理是Pity(怜悯),我们觉得乞讨者很可怜,在寒冷的天气里处境堪忧,在我们施舍的同时,内心的潜台词也许是:太可怜了,我不要像他一样,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怜悯是对他人或他物的不幸心有不忍,但时常有一种优越感,怜悯者很难把自己和被怜悯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场景二中你表现出的心理是Sympathy(同情),高中同学抱怨时,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劝他换工作,但实际上,他只是为了发泄不满的情绪,并没有真的想换工作。同情是对他人表示真切的关心,希望别人好,但同情者往往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对方的问题和现状,忽视了对方的感受,所以双方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差异导致很难产生共鸣,甚至会让对方觉得“你不理解我”这样的感受。

    场景三中李某表现出的心理是Compassion(悲悯),李某曾经的失恋经历让她能够感受到陈某的痛苦,于是想帮助陈某走出困境,但是采取的行动却引起了陈某的反感。悲悯是在体会到他人的情绪感受下,产生强烈的愿望,想要帮助他人从不良的境遇中解脱出来,但悲悯者的个人主观性过强,极易给被帮助者造成困扰,适得其反。

    然而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对他人的情绪可以很好的理解和包容,可以站在客观的角度给予建议,同时能够很好的注意界限,知道适可而止,和这样的人交谈感觉很舒服,如沐春风。这种能力成为共情(Empathy)

    共情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即:体验你的内心,如同我的内心

    从定义上来看,共情至少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分辨他人的情绪;二是感同身受的能力

    "与另一个人共情地相处……意味着进入另一个人的私人知觉世界,并且能完全自如地处于其中。这包括时刻对另一个人内心流动的感受的不断变化的意义保持敏感,如恐惧或勃然大怒或温柔或困惑,或任何她或他正在体验的某种情绪。这意味着暂时生活在他人的生活中,巧妙地在其中运转而不去做任何判断——这意味着去体会他或她很少觉察的意义,但不要试图揭示完全无意识的感受,因为这会太危险。这包括在你用新鲜而毫无畏惧的眼光看待他或她恐惧的成分时,你能传达给他或她你对其世界的理解……在那个人的内在世界里,你是知心的陪伴者。"

    以上引自【深度好文】“共情”的亲子沟通能力,你真的做对了吗?


    共情分级

    老师的板书

    0-2分 什么?原来是这样!……安慰

    3-4分 些许开导,注重内容,忽略情感……你可以试试

    5-6分 仅有理解 没有指导 ……这的确很难受

    悬崖 力度 一点很重要 给建议

    7-8分 有理解,有指导,指出对方的不足

    解决现在的困惑,躺倒读书,下次注意

    9-10分 做到上面的基础上,理解建议,有支持

    和孩子关系,附属品?尊重?描绘人生地图?成长中发现优势,建议

    高共情 机会多

    宝妈的笔记

    黑色三角人格区

    1.自私 虚荣 自我为中心

    2.权术主义 喜欢冷酷的欺骗和操纵 反抗道德和政治

    3.反社会人格 冷漠 缺少变通 有强烈的攻击性 没有羞耻心 有过而不思改 没有计划性 行为受情绪主导

    共情 闸门

    隐藏在我们内心的“黑暗三角”

    心理学教授 Delroy Paulhus 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三种特质,也称“黑暗三角”,分别是:

    马基雅维利主义:也称“权谋主义”,认为人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右,并可以为膨胀的野心和欲望操控他人。

    自恋:以自我为中心、可能是心里的自卑感或者优越感作祟。

    精神变态:这里不是指我们常说的精神病,而是易冲动、缺乏共情能力,对内疚、恐惧等情绪体会较弱。

    人们每天都管理着隐藏的“黑暗三角”,使自己不陷入麻烦,但偶尔黑暗的特质还是会露出马脚,比如有些人爱撒谎、有些人精于算计、有些人爱追求刺激...

    根据“黑暗三角”的三个维度(权谋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划分出8个类型:

    其中,测试人群中黑暗人格类型的前三种分别为:俗世清流型(25%)、不择手段型(22.4%)和深藏不露型(20.8%)。

    文章还以《人民的名义》的人物进行了分析

    NO.1:俗世清流型丨没有坏心眼 脾气急了点 (e.g.陈海)

    NO.2:不择手段型丨胜者为王败者寇 只重衣冠不重人(e.g.祁同伟)

    NO.3:深藏不露型丨让自己戴上面具 不给任何人伤害我的机会(e.g.高育良)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光明面与黑暗面共存是人生的常态,正如卢梭所言:

    “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含有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到美德。”

    即使黑暗面泄露了也别担心,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被黑暗三角的哪一角控制,并怎么去把控这些小邪恶,使自己和别人都不会受到伤害。

    以上数据内容来自《黑暗人格指数评估》

    有的人会对内心的小邪恶感觉很内疚,因为黑暗人格是反社会的,并且与犯罪高度相关。这和我们内心对光明美好的向往相违和。它们忽略他人的感受,为了私利争斗,永远在寻求控制、尊严和竞争。

    但其实内心的小邪恶能帮你实现目标,比如说,能展现出外倾的社交性,对未知的经验保持开放,别人不赞同时也能保持自信。

    所以现在把小邪恶们放出来透口气吧!

    可移步参阅:你人格的黑暗面是什么?

    心理学黑暗三人格——三种令人厌烦的人格特质


    第四课后的周末下午,和宝妈一起看了《毒液:致命守护者》

    VENOM 毒液

    两个星球不同种族的losers,凑在一起,MAN!

    请自行分析其中的暗黑人格和共情哈

    还有5年前的《环太平洋》

    Pacific Rim

    配对 通感  共情


    在运用共情之前,除了明白共情的基本概念外,还要了解什么不是共情。

    共情误区

    1 套路话术

    播下种子→观察和判断→聆听→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共情→示范建议→修复关系(坚定表达爱)

    73855定律

    7 38 55

    假共情

    是否真的爱他 为他还是为自己 满足自己的期望

    安全宣泄出口

    让孩子情绪平稳吗

    任何一场有目的的爱(共情) ,全是一种阴谋

    共情后的感觉 爱 放松 交融 内心丰盈饱满,关系更好了(和谐)

    谁都可以做到共情

    雪峰面试,被问孩子像什么,妖魔,天使都差不多,妖魔不一样

    足够丰富的经历,有能力思考觉察

    7 是不是不要在孩子面前隐藏情绪

    教育流派、方法很多

    有能力用好打的方法,只来宣泄,百害而无一利

    打孩子

    孩子没啥经历 表露情绪可以,但不能伤害

    误区 对孩子行为误导 比如孩子

    不要伪装一个完美的爸妈

    8 拒绝不一定会伤害孩子,但不当方式的拒绝一定会伤害孩子

    孩子提要求,直接拒绝好,但耗不好,不破不立,

    有时候需要拒绝,感知你背后无畏的力量,相信孩子有能力接受拒绝

    当下需求 等候需求

    弟 新浪汽车频道大V 90 四驱赛车 四岁 大山 拿到已没有那种感受

    大七岁 如妈

    权衡得失

    直接

    不能丧失本能和直觉

    孩子照做不一定接受

    正面鼓励追求,不要放大负面情绪

    相信自己的判断

    接纳输的情绪

    没必要用抱证实好

    满足约定的安全感

    哭≠不好

    和婆婆设立界限 教育孩子 2 7

    我可以抱抱你吗 不如后面两种 看到你很难过,我很想抱抱你 或是 需要我抱你吗

    抽离 共情 不放大情绪

    往班一站,知道正常否

    只听哭声,辨别哭因

    看背影 知道心不在

    下周讲规则

    带着思辨 人类关系

    以上只言片语,课堂速记,乱而不全,请多见谅。


    共情误区

    共情不是思维过程

    当你尝试去思考孩子的感受,那么你就会让自己偏离轨道,偏离与孩子的联结,陷入自己的思维独立世界。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婴儿知道其他人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能对此作出反应。如果父母感到难过,他们的婴儿会知道并作出反应,即使父母努力不去伤心哭泣或者表现他们的压力,在这些时候,孩子会哭叫,或者通过情绪作出反应。如果养过猫狗的家长应该也会深有体会,通常自己心情不好时,家里的宠物也会作出与平时不一样的举动来。

    所以,共情不是思维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共情不是同情

    同情和共情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是意义却差别很大,虽然两者都是在传达爱,但是同情的本质是怜悯,如果家长对孩子施以同情,会造成两者地位上的不对等,从而无法产生真正的共鸣。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有些孩子摔倒了之后本来是可以自己爬起来的,但是如果这时候身边的家长看见了以后说:“哎呀,宝贝啊,你怎么摔倒了啊,怎么皮都擦破了呀?可怜死了。”结果话一说完,孩子开始哇哇大哭。

    所以,共情不是同情,同情会让家长和孩子之间难以产生真正的连接和平等。


    共情不是讲道理

    当孩子犯了错误后,家长总是急着去纠正孩子的行为,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很多家长已经认识到打骂只是短期有效,长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讲道理似乎看上去温和的多,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孩子放学和别的孩子打架,回家后被家长发现以后给他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长篇大论的说教开始了,其实这个时候孩子会立马陷入负面情绪中,本身就处于理亏的状态,所以很难对父母的说教进行消化,而且说教一般会造成两种极端,一种是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与父母发生争吵和反驳,第二种是把父母的话当成耳边风,关闭听觉通道,严重的话会隔离自己的感受。长期下来,会形成一种自动化的反应模式,前者长大以后会特别喜欢反驳别人,而后者会显得特别漠然,对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失去觉察。

    所以,共情不是讲道理,不要让这种方法在一开始就切断了与孩子连接的桥梁。


    共情不是放任行为

    有些家长会觉得,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绪,所以要给他全部的自由,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去做,不阻拦,其实接纳情绪不代表允许所有的行为。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孩子从小就在一个非常自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想去做什么父母从来不干涉,做错事了父母也觉得这没什么,但是孩子长大以后却发现身边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所有人都是避而远之,因为他变成了一个非常自我且没有礼貌的人。

    所以,共情不等于放任行为,家长要有适当的引导,如果孩子的行为伤害到自己、别人或者环境,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共情 ≠ 讲道理、说教

    当孩子有情绪时,尽管家长很想和孩子的情绪连接,可心中总是记挂着要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一心两用的情况下,常常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说教、讲道理。

    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许多家长已经知道,打骂只是短期有效,长期使用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和情商的发展。讲道理,听上去比打骂好多了,可为什么还是难以和孩子建立连接呢?

    这首先是因为,当孩子陷入负面情绪中时,大脑处于非整合状态,其负责思考的部分已经无法有效进行工作。这时,父母说道理,孩子往往很难听进去,即使听到了,也很难理解和消化,更别说心悦诚服地执行。

    其次,在讲道理时,家长和孩子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因此,一旦开启了说教模式,再有道理的言语也变得乏味,难以接受,更容易让孩子觉得“你根本不理解我”,激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

    此外,在家长所讲的道理中,十有八九孩子是理亏的一方,而家长总是在理的那一方,潜台词就是“我好,你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但要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还要面对家长隐含的指责,内心是很挣扎的。

    因此,一旦觉察到家长开始说教,有些孩子会爆发更多的负面情绪,冲家长发火;有些则自动关闭了听觉通道,让自己好受一点;最糟糕的是,有些甚至需要隔离自己的感受,才能让自己有喘息的空间。

    共情 ≠ 比惨

    共情既然不是同情,不是居高临下,那有些人就说,我看到你很惨,我让你知道我比你更惨,你感觉会不会好点?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在听别人诉苦的时候,为了安慰别人,有时会把自己的陈年旧账也拎出来翻一翻,会说:“你这个不算什么,我那时……”让对方知道,我们不仅经历过这样的苦,甚至比她还更苦。

    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呢?我们在家长课堂上也会做这样的实验。有些参与者感觉会好一些,但更多参与者会觉得,明明我在说我的感受,不知道怎么回事转移到你的感受上去了?好像我的感受不值一提,我并没有被真正地倾听。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沟通双方的地位仍然不对等,关注点依然不是在对方身上,很难帮助对方疏导情绪。

    宝贝猫丢了,或者心爱的玩具碎了,又后悔,又痛心,胃里难受,喉咙发堵,真是太痛苦了,哭成了一个泪人儿。

    共情 ≠ 放任行为

    还有些人会认为,既然要共情,我需要理解孩子,而孩子的做法都是事出有因,因此我必须无条件地允许孩子的行为。这种想法,是把情绪和行为混为一谈了。

    接纳情绪,不代表要允许所有的行为。如果孩子的行为伤害到自己、别人或环境,依然需要有适当的引导。家长需要多倾听孩子,去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还需要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除了这么做,是否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共情 ≠ 给建议

    给建议也是共情中最常遇到的障碍。常常,烦恼的妻子只是想发发牢骚,可是理性的丈夫一听,马上开启打猎模式,“这肯定是你哪里没做好。下次你遇到这种情形,应该这样才行……”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这在亲子关系当中也是一样的。正常情况下,家长是能够觉察到孩子已经在负面情绪当中的。可是,许多家长为了尽快平息孩子的情绪,还没来得及和孩子建立连接,就已给出了一堆的建议。当这些建议不被孩子采纳,孩子的情绪开始升级时,家长又会陷入焦灼的情绪或是评判当中,要么否定孩子:“这孩子怎么这么倔”,要么自我否定:“我怎么连这种小事都搞不定”。这些情绪和评价,都阻碍了家长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建立真正的连接。权威,就是说一不二!看一看爸爸妈妈吧,还有老师、校长、警察.....

    共情 ≠ 解决行为问题

    家长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是连接了孩子的情绪,可是问题还是没解决啊!或是,我已经用了共情了,可孩子还是那样干怎么办?

    必须澄清,共情的首要目的不是用来引导孩子的行为。孩子具有天然的觉察力。如果家长在共情的时候怀着要搞定孩子的想法,往往会招致失败。

    正确“共情”的打开方式

    允许情绪发泄

    情绪,尤其是特别激烈的负面情绪,一定是需要发泄出来的。因此,当孩子发脾气大哭时,我们不该第一时间去阻止,而是平静温柔地陪在一旁,告诉她,“我知道你现在特别生气,没关系,难过就哭出来,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的。”

    这一步其实是很多家长最难做到的,孩子一哭我们第一反应就是马上去哄希望不哭,但往往孩子就会哭的更厉害。给予一个缓冲时间,让情绪有出口,是成功“共情”的第一步。

    帮助孩子平静

    当我们观察到孩子的哭声由响变弱时,我们就可以介入。这是最关键的,如果介入时机不对,孩子只会哭的更加厉害。

    我通常会紧紧地抱住小D,有科学研究证明,拥抱是可以帮助孩子平静的。然后向她示范深呼吸,同时对她说,“我们一起吸气~呼气~我们一起让身体平静下来。”这时,我们自己要注意肚子的起伏,这样孩子就可以感受得到,同时节奏越缓慢越好。


    那么,如何经由别人的情绪去体验其内心世界呢?

    这个过程可归纳为觉察、接纳、传递三部曲。

    共情要求家长放下自己的评判和情绪,全然地和孩子在一起,进入孩子的世界,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也就是所谓的“设身处地”。在感受中,家长会对孩子的情绪反应有觉察,既去觉察孩子直接用言语表达的内容,更要觉察孩子非言语传递的信息,比如孩子的声调、语速、表情、动作、身姿等等。此外,还需要觉察孩子产生情绪的导火索,以及孩子想说的潜台词究竟是什么,也就是孩子的需求或愿望。因此觉察是第一步

    带着这样的觉察,家长接着需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家长需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稳定的容器,能够去抱持孩子情绪的涌动。在这样的抱持中,孩子明白自己是安全的,情绪是被接纳的,而不需要担心自己被否定或拒绝。通过接纳,孩子和家长的情绪就可以对接并流动起来。

    当家长可以稳定地和孩子的情绪对接,接下来家长就可以向孩子传递理解,让孩子知道,你是被看见的。有时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比如正面管教的共情工具中所讲解的:妈妈知道你现在觉得(感觉词汇),是因为(情绪的导火索)。要是(孩子的愿望)就好了。而有时,只是需要会心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是一个牵手。

    听见温暖的话......蜷在小床上受到爱抚,像一只小鸟缩在巢里。妈妈的眼睛里,有全世界的温柔。

    在这样的传递中,孩子得以充分体验自己的情绪,并确认自己被理解。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一旦知道自己已被看见,情绪就会慢慢地淌走了。

    共情虽有一定的句式可以参考,但不建议生搬硬套。更重要的是,体验你的世界,如同我的世界。如果我们能够真的做到这一点,我们一定会知道,孩子在那个当下的感觉怎样,想法和需求是什么。

    举个例子,阳阳(化名)快三岁时,有阵子晚上老是闹着不肯上床睡觉,而且经常会给出一些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比如说,我饿了呀,我渴了呀,之类的。以前我就会问他:“噢,那你想喝水吗?你要吃什么?”可常常东西拿来他又不吃了,有几次差点都把我惹毛了。

    当时我也觉得很苦恼,孩子明明已经困得东倒西歪了,为什么就不想上床睡觉呢?后来我尝试代入他的角色,才突然意识到,他的情绪根本不是来自于他所说那些需求,而是“我入睡有困难,需要协助”。之后有一天晚上,阳阳又开始闹觉时,我就说:“嗯,你是不是有点困但又不太想睡觉啊?”他说:“嗯,不想睡觉。”我接着说:“的确是,有的时候想睡却睡不着是挺难过的。”他听了这句话之后,就躺在我怀里,身子软下来了。我又接着跟他说:“要是妈妈牵牵你的手,摸摸你的背,你会不会感觉舒服一些?”他没怎么回答,我就把他放在床上,牵着他的手,摸着他的背,结果没一分钟,他就睡着了。

    从这个小小的例子可以看到,共情有时就会像点穴一样,一旦说中了孩子的感受、原因和愿望,他的情绪就会流动起来,孩子就不需要用这部分能量来攻击自己和别人了。前面说到,共情不等于解决问题。但神奇的是,当我们能够做到不带评判的倾听,去进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同频之后,很多家长会发现,原先家长和孩子一直纠缠的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听见别人对你说安慰的话,柔软的像蜂蜜,温暖得像摇篮曲,整个人便会安静、舒服、放松下来。

    所以,要做到真正的共情,我们还需要经常问回自己

    我对孩子是否有不带评判的尊重?

    我是否承认孩子是独立于我的个体?

    我是否在心底承认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

    在共情之前,我是否已擦亮我心灵的镜子?

    我们把共情比喻为照镜子,也就是,如其所是地去映照对方的情绪。当我们能在另一个人的眼中看到自己情绪和内在需要时,我们就能够更有力量来调整自己。这对于家长的要求非常高,所幸,这也是可以学习的。家长可以学习如何擦亮自己的这面镜子,在需要的时候不但可以照亮自己,还可以照亮孩子。如果家长自己处在情绪当中,就不要急于和孩子共情,而需要先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做这三部曲,觉察、接纳、传递。“我看见你了。谢谢你来告诉我,我有一些需求没得到满足。我理解了,我爱你。我会和你一起,为我的需求负责。”也就是,让自己先暂停下来,允许自己和负面情绪对话,看看它是想告诉自己什么,自己真正的渴望是什么,然后在情绪的流动中慢慢地去调整它。

    以上引自 共情是什么?80%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做


    数字时代人力资源关注点的启发↓

    数字时代人力资源关注点

    面对时空更加灵活的场景,倘若视孩子为独立个体的话,这个架构似乎也有启发

    我们可以努力尝试:安全感→幸福感;稳定需要→自我实现


    阅读推荐(1部短片,1个理论,1则看似不相关的案例)

    一部短片

    推荐看一则介绍共情的短片(2分57秒)↓↓↓

    The Power of Emoathy

    你可以直接点击此处进入观看页面

    或是点击此处直接下载打开(27.3M)

    共情是感受他人的感受,与人相处的关键能力  Brené Brown on Empathy

    当然,你也可以只看字幕,中文翻译字幕如下

    什么是共情?
    为什么它和同情完全不同?
    共情能增进关系,同情则破坏关系
    共情 它很有趣
    特蕾莎·怀斯曼是一个研究职业的护理学学者
    她研究很多专业 与共情有关
    她提出共情有四个特点:
    ①换位思考
    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或者承认他们的角度的真实性的能力
    ②不去评判他人
    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喜欢评判别人
    [观众笑]
    ③识别他人的情绪
    ④以及表达出来
    共情是与他人共同感受
    我一直认为共情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有人落入了一个很深的洞里
    他们在底下大叫 他们说:
    我被困住了 这里好黑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然后我们看到了 说“嘿!” 然后爬下来
    我知道在底下是什么感受 你并不孤单
    而同情是 “哦”[笑]
    “这滋味不好受吧?[笑]
    额……还行 你想来个三明治吗?”
    额……
    共情是一种选择 一种易受伤害的选择
    因为为了能够与你感同身受
    我必须要与自己内心的
    某种知道那种感受的东西相联系
    共情的回答很少以“至少……”开头
    [笑]我有……对
    我们一直都在这么做 因为你知道吗
    有些人刚刚告诉我们一些非常痛苦的事情
    我们试图从中找到“积极的一面”
    我知道“积极的一面”不是动词
    不过我也把它当作动词使用
    我们试图从中找到积极的一面
    所以 “我流产了”
    “至少你知道了你可以怀孕”
    “我认为我的婚姻正在破碎”
    “至少你拥有一段婚姻”
    [笑]
    “约翰要被学校开除了”
    “至少莎拉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不过我们面对难以进行的对话时
    有时会做的一件事是
    我们尝试让事情变得更好
    如果我告诉你一些很难办的事情
    我宁愿你说
    “我甚至不知道现在该说什么 但你告诉了我让我真的很开心”
    因为事实上 你的回答很少能让事情好起来
    能让事情好起来的是心灵相通

    当然,后来宝爸又发现一个图文介绍的,翻译有所不同,图文结合看得更方便↓↓↓

    欲看图文版的请点击此处进入页面《超生动视频告诉你:什么是共情(同理心),今天终于明白了!|第560期-开心妈妈家庭教育》

    短片就推荐到这里


    一个理论

    再推荐一个理论↓

    情绪ABC理论

    可移步参阅 情绪ABC理论 - MBA智库百科

     ABC理论(ABC Theory of Emotion)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不合理观念的特征

      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孩子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得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以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三是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________,一切都完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基于ABC理论的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埃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

    埃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 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 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4. 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 ABC 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 A是指诱发性事件; 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情绪ABC理论的案例分析

          有一位家长,孩子不听话,甚至离家出走,一直摆脱不了事实的打击,情绪低落,已经影响到了Ta的正常生活,Ta没办法专心工作,因为无法集中精力,头脑中想到的就是孩子。他认为自己在感情上付出了,却没有收到回报,自己很不幸。于是,他找到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告诉他,其实他的处境并没有那么糟,只是他把自己想象得太糟糕了。在给他做了放松训练,减少了他的紧张情绪之后,心理医生给他举了个例子。"假如有一天,你到公园的长凳上休息,把你最心爱的一本书放在长凳上,这时候走来一个人,径直走过来,坐在椅子上,把你的书压坏了。这时,你会怎想?"

      "我一定很气愤,他怎么可以这样随便损坏别人的东西呢!太没有礼貌了!"年轻人说。"那我现在告诉你,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想呢?"心理医生接着耐心地继续问。"哦--原来是个盲人。他肯定不知道长凳上放有东西!"年轻人摸摸头,想了一下,接着说,"谢天谢地,好在只是放了一本书,要是油漆、或是什么尖锐的东西,他就惨了!""那你还会对他愤怒吗?"心理医生问。"当然不会,他是不小心才压坏的嘛,盲人也很不容易的。我甚至有些同情他了。"

      心理医生会心一笑:"同样的一件事情--他压坏了你的书,但是前后你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可能是因为我对事情的看法不同吧!"对事情不同的看法,能引起自身不同的情绪。很显然,让我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情绪ABC理论的观点。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日积月累,还会引起情绪障碍。

      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C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同一件事,人们的看法不同,情绪体验也不同。


    理论+1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身边的案例+1

    宝爸加班晚回家,开门漆黑开灯眨。
    但见桌上半杯奶,必是母留娃剩下。
    一饮而尽杯洗净,放入厨房不管它。
    夜深人静观母娃,退而出洗便睡啦。

    谁知奶瓶旁有勺,次日清晨妈发话。
    只见奶瓶不见勺,是不是个睁眼瞎。
    扫地拖地不干净,随便检查灰一把。
    换位思考哪去啦,你还顾不顾这家。

    一个宝爸没有注意(此无视非彼无视)宝妈搅拌过奶放在桌边奶瓶旁的勺子。宝妈就此事,产生的情绪,上升到不成事不顾家的高度(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感觉观点有点不合理——涉及过分概括化 糟糕至极 ),及由此产生了一种不愉快情绪,这种情绪影响着彼此的心情。

    这是理论解读,如何破,解铃还需系铃人,他渡不如自渡。


    身边的案例+2

    太阳当空照,宝儿没有笑。
    因为没睡好,还要妈妈抱。

    宝妈在洗漱,宝宝喊欲哭。
    宝爸忙上前,试图安慰速。

    谁想宝不要,伸腿踢多高。
    让你快走开,出去了最好。

    宝妈提共情,学了要用到。
    建议加示范,宝爸说无效。

    可能妈很近,欲求而不得。
    想要不能要,怕是最烦恼。

    未敢前去破,怕立不及到。
    宝妈洗漱毕,妈抱宝宝好。

    这是想共情而未能成功共情的案例,可能因素有:宝爸还没有做到共情话术的灵活熟练运用,对宝妈即将到来的依赖,对宝宝的烦躁情绪产生畏惧(让他静一会,反应不那么激烈),方法选择的犹豫,场景时间因素等。

    您有什么好的建议么,愿闻其详。

    只学不知等于未学,只知不做等于未知。


    一则案例

    最后,一起看一则看似不太相关的案例↓↓↓

    我不做共情的解读,但仿似看到有条件养育的放大版阴影和无法挽回的悲剧,看到无条件养育存在的意义和坚持下去的理由。

    浙大博士跳江,留遗书说不愿有来生:为什么变优秀和做自己难两全

    ——下一站明玥

    他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这是他在朋友圈给世界留的最后一段话,言语隐忍、平静,一看就是这一代年轻人中受过良好教育的单纯之人。

    对即将结束的生命没有任何留恋,对决意告别的生活也没有一句控诉,仿佛在说另一个人的故事。

    但那一句“只愿没有来生”,无比沉重,暴露了他深深的厌倦和无奈。

    我斗胆揣摩一下,说“只想做我自己”,说明他活着时没有做到;说“不想责备任何人,至少认识的没有坏人”,或许内心本来多少想抗议一下。

    为什么做自己这么难?

    一个可能是,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开始,环境就教育我们削掉本性,去适应这个按某种范式运行的世界。

    环境当然是人构成的,是已经适应了的人,他们也许包括父母家人、老师长辈,甚至整个舆论环境。

    博主荞麦也抱怨过她妈妈带小孩的方式。

    荞麦的儿子刚刚两岁,在小区里听到汽车的声音,就会马上躲到草丛里。

    结果她妈妈,孩子外婆在旁边说,你是男孩子啊,胆子怎么这么小?

    荞麦当场气炸。

    这孩子的天性就懂得谨慎,本身是非常好的特质,可大人却看不到优点,只在旁边说你不勇敢。

    ……

    所以理想的父母,就是能够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帮小孩认识自己,去长成他们自己,而不是变成一种模板,变成别人口中的“别人家小孩”。

    只要读书好就能收获好评价,于是越要强的孩子,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于是,他们做不了自己了,困在了那种“优秀”的牢笼里,动弹不得。

    中国的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不是健全一个人的。——许子东

    无条件教育是不可能的,无条件养育是有可能的,值得努力一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可不可以

    可不可以?可以!

    你说行,就行,不行也行。

    可不可以 和你在一起

    我们之间有太多回忆

    爱上了你 没什么道理

    只是刚好情窦初开遇到你

    只是刚好开花结果拥有你


    鸣谢 小林漫画

    Hi@寒舍 20181127    @出差路上 20181128  今晚第五课(规则建构第一课)很遗憾,得请假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绪管理第四课20181121共情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xg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