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注重家庭和传承的国家,每一个父母都悉心栽培自己的子女,抱着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期望为自己的子女付出了所有。长大的儿女,像羽翼丰满的鸟儿一样离开家乡,飞向远方的城市,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更美好的生活;而家园,连同幼小的下一代,也就留给了农村年迈的双亲。
而且从古时候起我们就有养儿防老的思想,希望自己精心栽培不断付出抚养长大的儿女能够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安逸和谐。
但是,农村的这些老人却没有这样的好运……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背井离乡进城务工,留下了一个个独孤守望着家园的孤独身影,这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被人们称为“留守老人”。农村留守老人不仅要劳作于田间地头,有的还要承担起抚养孙子孙女的重任。老人们在默默操劳的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他们,被称为农村留守老人;与他们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农村留守老人数量已近5000万,他们缺乏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失能无靠等突出问题。其中81%的留守老人靠自我劳动生存。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各种突发状况是无可避免的。而留守老人的外出子女普遍是年终返乡,有的甚至数年不归。留守老人在子女外出期间生病的情况时有发生,但由于往返的成本太高,除非是严重危及老人生命,否则一般情况下外出子女不会回来照料老人。如此一来,子女外出务工必然会导致留守老人生病需要照料时子女缺位,从而出现不能及时就医、生病期间无人看护或得不到良好看护的现象。遭受各种急慢性病痛的折磨,是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所共同面对的现实。
虽然他们也像其他所有父母一样细心栽培了自己的子女,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子女却离开了这个家,让他们独自守在家里,自己照顾自己。
人老了有喜静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独。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生活往往无过高的奢求,因此来自子女的精神慰籍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农村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这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孤独。特别是独居老人感到有心里话没处述说,有时间没事打发,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严重的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另外,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老人大多是“蹲墙根、找树阴、聊聊天”,在家庭外边也难以找到精神寄托。
这些留守老人们中,幸运的一部分老人能有老伴陪着,而另一部分老伴早逝的老人就只能一个人待在家里,自己陪伴自己。
这些老人的生活环境常常不怎么干净,因为这么大年龄的他们照顾自己都很吃力,又怎么能把家里收拾的多干净整洁呢?
作为子女,应该多抽些时间常回家看看养育你的父母,特别是逢年过节时,试着想想父母期盼的目光,不要让老人们独自过年,即使再忙也常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多组织娱乐活动,比如组织戏班子唱戏,集中看电影等,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
更让人心酸的是,这些老人家甚至没有煤气灶,他们只能靠最古老的柴火煮饭做菜,而且柴还得自己去山里找。
因为孤独,因为想念,他们常常一个人发呆,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子女,回忆着自己这一生。
看了这些留守老人的照片,我的心里真的好难受,我好几次都关掉了手机屏幕,因为我实在是不忍心看下去,这些辛酸的照片你能坚持看完么?
这些老人,为了自己的子女付出了一切,但是到了现在快花甲古稀的年龄,还要自己一个人的生活,照顾自己,给自己做饭洗衣,直到现在也没有享受儿孙绕膝的快乐。
每当他们闲下来的时候,他们就会看着远方的一条路,那是儿女回家的必经之路……
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是建立在孝道思想的基础上,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儒家认为:“孝为百行之冠,众善之始,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