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播方式的交互化
数字时代,MIDI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可以形成有效结合,进而在音乐传播过程中形成推动作用。人们有不同的年龄、职业、背景和性格,对不同风格的音乐有着偏爱,一支音乐想要在不同收入层次、欣赏层次的受众中得到传播和欣赏,获取更多人的喜爱,就需要互联网这一以自由为特点的传播途径进行辅助。互联网自上世纪80年代起已经覆盖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和国家,囊括数十亿人的信息资源,横跨多个行业和领域,在今天已经是社会生产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信息来源,MIDI技术支持音乐参与互联网信息传播,用户可以自由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有效改善了音乐家创作环境,促使大量的个人音乐创作人在网络上进行音乐作品的传播,促使我国音乐市场得到大幅度繁荣。除单纯的音乐作品交流外,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也大量使用数字音乐进行背景、氛围营造,兼进行音乐作品的推广工作,例如“今晚我是你的DJ”类的邀请听众参与类广播节目,一度成为非常受欢迎的广播节目;近年来,《星光大道》《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音乐选秀类节目始终高琚当年电视节目收视率帮手,虽然存在收视率下滑、黑幕新闻、抄袭等问题,但不可否认音乐选秀节目在公众心目中受欣赏的程度。这种程度的音乐传播成果正是数字时代背景下,新技术媒体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我国音乐市场繁荣和民族音乐问题传承的重担。

二、题材风格的融合化
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我国国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世界范围内音乐的传播。在现代化数字音频技术出现前,音乐人想要感受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音乐只能亲身前往采风,这其中浪费的时间十分巨大,也是导致民族音乐边缘化的重要原因;现代化数字音频技术的出现,使得音乐不再完全受到地域、人群的影响,而是更多地受到不同地域、国家、人群的影响后出现本土化倾向,例如:爵士乐、摇滚等音乐风格在我国的本土化倾向,从而实现音乐题材、风格上的融合。除本土化外,我国音乐逐渐被西方国家人民所独立看待,和我国人民将其他国家音乐看做与西方音乐同等的音乐,这种音乐观念上的改变是数字时代音频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例如:西班牙的弗拉门戈、葡萄牙的法多、印尼的甘美兰在十数年前尚不被我国人民所知晓,近年来我们已经能够在大中型城市的音乐商店内发现这些音乐作品的踪迹,也能够在网络上搜索到这些世界民族音乐。这种世界音乐题材、风格的融合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崛起,降低了人们对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消失的恐慌。除音乐外,世界民族音乐人也逐渐被社会公众所“耳闻”,例如:被称为“月光女神”的古典音乐人莎拉布莱曼的作品,改编欧美乡村音乐著称的班得瑞瑞士音乐团队的作品等都是自然界、民族音乐的经典。世界音乐范围内风格、题材的融合趋势,给我国民族音乐的崛起提供了机遇,当我国音乐人有能力做出精彩的中国音乐并借助新技术媒体进行世界性传播时,就是我国音乐走向世界音乐领域并占据更高地位时候。

三、营销手段的娱乐化
娱乐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是可以让观众、听众感到轻松、愉悦的东西,音乐在其中承担了相当重的分量,并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整个社会的娱乐程度上升成为重要的商品。音乐目前已经渗透入娱乐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广告、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还是游戏都离不开音乐,“一首好歌撑起一部烂剧”并不是网友们的玩笑之语,而是切切实实的现状。音乐联合人类的听力为人们的心灵带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抚慰,也为我国音乐人们提供了尚能维持生活和创作动力的经济收入,随着音乐营销手段的进一步娱乐化,食品、饮料、汽车甚至IT业都可以成为音乐的销售手段,为我国音乐市场提供更强烈的生命力,将音乐从商品、价格中解放出来。虽然进行娱乐化的音乐减少了在教化、文化启蒙等方面的作用,单纯作为娱乐商品而存在,降低了音乐的文化性,却是当代社会中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