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注:2014年读研,选修《观赏园艺》的作业。
摘要:本文主要简单分析了长沙市晓园公园的入口设计理念,功能分区,并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重点对晓园公园青年湖进行了景观感知。
关键词:晓园公园;功能分区;景观;感知
1长沙晓园公园简介
长沙晓园公园位于五一东路火车站附近,是市政府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投资于1984年动工兴建的小型园林式公园,占地3.77公顷,园中建有中日“友好和平”青铜群体塑像。塑像是日本鹿儿岛市赠送给长沙人民的珍贵礼物。群塑由4组8个中日青年组成,他们昂首挺胸,向往未来,热爱和平,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还建有“东苑”、“园中园”,湖边设有“云水居”茶楼,“聚远楼”服务部。在湖岸和小山上建有形状各异的“迎旭亭”、“双秀亭”、“半亭”等建筑小品。园中种有樱花、紫菜、桂花、玉兰、睡莲等名贵花木。园内还辟有儿童游乐区,设置有多座人体、动物群雕。晓园的建成,为长沙人民和国内外旅客新添了一处幽静、清新的休息场所。
晓园公园是一座小型的休闲公园,是长沙火车站周边地区空闲时间休闲的不错去处。之所以取名“晓园”,大概是考虑了其小巧玲珑的特征吧。
2 公园入口设计
晓园公园有主入口和次入口各一处。主入口位于南门,于五一大道相接,毗邻火车站,交通便捷。方便广大市民休闲娱乐。
2.1 公园南门入口设计
在南门入口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头,正好挡住了前方的视线。设计人员将人们好奇心理稍加利用,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公园大多会在入口设置绿篱,大石头,湖泊等来阻隔空间,从而达到分隔空间的目的。晓园公园也不例外,采用先抑后扬的处理手法。大石头的选取力求自然,然后加上爬山虎的藤蔓的柔软线形来柔和石头的坚硬冰冷的质地,使之新增生气不少。爬山虎的绿叶与大石之下的麦冬上下呼应,浓浓绿意将这石头裹得很是严实。石头刻有几个苍穹有力的大字,名为“好景长在”。走进晓园,第一眼就是那块绿意满满的石头了,很想一探究竟。晓园入口的设计就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而特意弄的一笔,“故弄玄虚”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坏事。
入口两侧的设计也是配合这石景有意设计的,首先看看我们入园后的左手边,你会发现有一张晓园游览图,游人进来后可以看到晓园的整个功能分区情况,这就方便了大家的观光。同侧植有浓密的高大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植物搭配是一个整体,不能生硬将他们孤立,具有一体性的设计才能创造出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再看看右侧,有苍翠的松柏和地被植物麦冬。整体性自不必说,我觉得更有特色的一点,就是这棵松树自然向大石头倾斜,与大石头一块,产生夹道迎客的效果。
2.2 西门入口设计
西门入口设计的巧妙手法,在于用了典型的框景设计手法。一入门,立刻被眼前的景观所吸引。在白墙上弄个框达到聚焦景观的效果。在爬满爬山虎的墙上,绿意盎然。这分明就是“绿墙”。在最炎热的夏天,进门的那一瞬间全身燥热的细胞能立即享受这绿色带来清新效果。心里嗖的一下凉了下来,舒坦。透过框,我们能看到一假山石景立于红花檵木灌木丛边上,旁边有一湖,波光粼粼。接着我们继续走,又碰上一美景。在乔木绿色背景之下,两红花檵木矮篱夹着一太极八卦阵的魔纹花坛,花坛前被盆花簇拥着,色彩艳丽,很是美丽。和南门的处理方法有点不同,这里的设计有遮挡视线的作用,其实它的后面是青年湖,晓园唯一的水景。分割空间之后,还起到引导的作用,是通往其他空间的标记。围绕这一标记我们确定了游览路线。
3 功能分区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公园大致的功能分区。晓园占地面积很小,在功能分区方面比较麻烦,与大型的公园有些不同。从晓园游览图来看可以大致分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文化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服务设施。
3.1 儿童活动区
儿童活动区主要是儿童游乐场,是专门为儿童提供娱乐的地方。晓园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了适当的儿童娱乐设施。根据儿童喜欢蹦蹦跳跳,而特意加入了充气的蹦床和小迷宫。这是几乎所有公园都会采用的。游乐场还特意设有石凳石桌和长木椅,供家长和儿童休憩。这些休息设施设计比较合理,至于树荫之下,夏天也能合理使用。游乐场内最让人感到心情舒畅的是花坛及人物雕塑,是游乐场的一个亮点。
那是一个年轻漂亮的母亲用双手将自己的孩子放在单膝上,脸上洋溢着喜悦。想象一下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坐在花丛中,还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是多么幸福美好的事情啊。这个景观的设计与该区的主题紧密结合,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成为游乐场的一大亮丽的色彩。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迂回走廊,木制的,有古城长沙历经沧桑的味道。走廊有一木简之书,看起来还是挺有韵味的。游乐场虽小但是挺温馨。
3.2 文化娱乐区
文化娱乐区主要是由一个大草坪和友好和平铜像群组成。大草坪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举办什么大型的活动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该区的周围植物的配置都是不大高的植物,而且很多没有封闭,出现很多漏景,框景。是一个开敞的空间,在地形的设计上采用下沉地形,适合人们聚集在一块活动。游人在里面骑着单车可以优哉游哉。友好和平铜像,是日本国鹿儿岛市赠送长沙人民的珍贵礼物,象征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在草坪周边设置很多休息设施,考虑相当周到。
3.3 安静休息区
安静休息区,按照一般的设计,应该是公园当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区。晓园面积较小,规划并没有那么明显,并不是整体一块地方,而是分散在青年湖附近。形成了几块比较明显的区域。一处是在青年湖附近的桂花林,是人们休息和老年人活动的区域。桂花树的浓绿,确实是驱散夏天炎热的好东西。老年人能够在这里练气功,打太极,盛夏的傍晚时分尤为合适。
另外一处在青年湖湖边,湖边是避暑的最好地方,男女老少皆宜。在湖边种上树,摆上桌子椅子,就能休息一会了。最后一处是与文化娱乐区相邻的区域,茂盛的树木形成很好的隔绝。那里有一亭叫双秀亭,很秀气的一个亭子,在这树林之中宛如欲飞的大鸟。
3.4 园务管理区及服务设施
晓园公园对市民免费开放,没有售票部,在南门与西门两线之间的居中位置就是园务管理区,方便处理游客遇到的问题。服务设施主要位于湖边。
青年湖湖边设有“云水居”茶楼,“聚远楼”服务部。云水居茶楼比较雅致,适合人们休闲,因其临水而得名。在湖边品茶饮茶是一件乐事吧。
4 青年湖感知
给我印象最深刻就数青年湖了。围绕着青年湖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设计,都比较合理。有水的地方就有植物,有植物的地方就会有生机。青年湖应用的主要是假山石泊岸。假山石营造出的效果贴近自然,在假山石附近植上挺水植物,植物的生气会打破石头的沉闷死寂,从而获得些许生机。尤其种上花艳秀美的水生花卉,待到花开时,整个泊岸上都弥漫着迷人的色彩。
湖边是人们休息的好地方,坐在树荫下,吹着夹杂着青年湖水气的自然风,舒心极了。青年湖作为晓园最大的水体,岂有不充分利用之理。水面之上可以设置水上游乐设施,如小船的和滚水球。那是孩子们与水亲近,与大自然亲近的最佳方式之一。从岸延伸一点,有一亭,名曰溢香亭。为什么取这个名了,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单从字面上理解,就能想象出亭四周弥漫着香气,很有可能是香料植物带来的沁人心脾味道。亭中看风景的感觉和站在远处看亭子的感觉不大一样。亭中看风景,离水很近,地势较高,看起来跃然于水上,如飞鸟展翅,居高临下。湖里养了些鱼,可为钓鱼迷提供不错的垂钓机会。水面的浮水植物或漂浮植物很少,显得水面很开阔。水面植物的倒影清清楚楚,宛如一面明镜。如果四周开满花,应该别样美丽。俗话说小桥流水人家。青年湖是小桥流水“云水居”。晓园并没给这座桥命名,我取名曰“云水桥”,这样与“云水居”完美呼应。
桥两边景各具特色。一边是花大而艳的水生鸢尾,另一边则是刚抽生才露尖尖角的荷。两景不同,富于变化。桥边上砌着打磨光滑的石头,方便游客休息。
坐在桥边观景又有不同。站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就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还有一处是堆砌较高的假山,旁边配置些许植物显得没那么呆板,水、石和植物三者有机结合,往往能产生不错的景致,在这假山石之上常有人取景拍照。假山石错落有致,水的倒影看上去更有石头的那种稳重沧桑感。虽然立有警告牌,但是还是有人敢登上假山之巅,登高的感觉是何等的激动人心。登高望远,能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
5 小结
晓园公园虽小,但是小的别致,小的优雅,小的玲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园建筑及其陈设格局,在继承我国园林艺术传统的基础上,保持浓厚的湖南地方风貌。园中楼、阁、亭、榭,小巧玲珑,山水相连融为一体。在湖岸及小山之巅建有“迎旭亭”、“双秀亭”、“溢香亭”、“半亭”等小品,各具一格,相映成趣。“闹处寻幽,门掩无哗”,在以“小、精、特”为园林特色的晓园内,绿草如茵,花木繁茂,种有市树樟树、市花杜鹃花,日本国花樱花,以及具有长沙市特色的红檵木、玉兰、桂花、苏铁等名贵树种,不论春夏秋冬,晓园的景色将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