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曾国藩身体已经很糟糕了。在去查天津教案的时候,就已经让家人给自己准备好了棺材。
很多好友闻讯,都送来了问候,九弟曾国荃也特意从老家赶到江宁。
曾国藩写信叫来了自己一生中最得意的徒弟——李鸿章。言辞诚恳的跟他说,少荃,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相见了。
须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是非常厉害了。他手里握有十万淮军,而且武器精良,非常能打。与恩师不同的是,他并没有学恩师进行裁撤以表自己对王室的忠心。而是大肆安排自己的亲信到各地去做官,曾国藩很清楚,他的这个弟子是一个权欲极强的人。
把李鸿章叫来,主要是想跟他托付几件事情。
一是要继续兴办洋务,国家强大,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经过和幕僚们商议,希望找一些年龄在14—17岁的少年作为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
二是要强化淮军,曾国藩一阵见血的跟李鸿章说,淮军不能裁撤。不仅如此,还需要继续加强。此刻这位老人的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二十年后。是呀,大清朝的江山已经被外敌环绕,如果没有一只劲旅如何能护佑这诺大的国家。
三是要给李鸿章推荐人才,让李鸿章要注意这些人的才能,予以启用。四海之内第一号人物,便是在西北的左季高,此人雄才大略,用兵打仗,肯定是一把好手。廉洁自守,待人耿直,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堪当重用。这第二人,当属彭玉麟。此人极富血性,一生光明磊落,嫉恶如仇,最重要的是淡泊名利,重情重义,当属天下第一奇男子。二人之下,郭嵩焘、官秀峰、沈幼丹、黄翼升、丁日昌等人均有才能,要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四是无论是办洋务也好,引用洋人的好制度也好,有一个基本点需要记住,要以中国的伦常名教为根本,辅以诸国的富强之术。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
李鸿章认认真真的听完了恩师的教诲,铭记于心。
几天后,老九曾国荃也从湖南荷叶塘来到了江宁,一看到大哥消瘦异常,先是痛哭了一场。傍晚,兄弟两个坐在油灯面前,开始了一场深入的谈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曾国藩告诉九弟,湘军可以成就我们弟兄两个,但是我们也很可能会毁于湘军。九弟常常觉得自己打下了金陵城就是国家的功臣,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长毛的灭亡与我们湘军的关系并不大呢?
甚至于是我们的运气和长毛自身的内乱才导致的湘军的胜利呢?
咸丰四年初次出兵,我在靖港大败,长沙官场尽是白眼,连我自己也很失望,但是塔齐布、罗泽南率领的陆军确是十战十胜,直接迎来了湘军的彻底翻身。
咸丰五年,我在江西三次败给太平军翼王石达开,他逼得我跳长江自杀,差点死去,但是鲍超率领霆字营赶来,打了长毛一个措手不及。
咸丰六年,从樟树镇败回南昌,石达开将南昌城完全包围,南昌城指日可破的时候,长毛内乱,一夜之间,全部撤离。
咸丰十年,在祁门,李秀成数万大军把我困在祁门,当时我只有三千军队,遗嘱都写好了。但是鲍超的霆字营赶来,再次把我解救出来。
所以,我的九弟,你觉得我能有今天,是靠我自己的本事吗?
九弟,你功劳虽然大,但是不能居全功,一半要给天。
听你说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看到有裁撤的湘军和太平军余孽混在了一起,自立山头,当了山中霸王。我很担心,担心的是什么呢?
九弟你想想,胜利者的湘军和失败的太平军竟然能混到一起,甚至于结拜兄弟,共谋大事,这在失败者看来,作为胜利者还有几多份量呢?在胜利者看来,失败者又有多少罪孽呢?如果裁撤的湘军和失败的太平军走到一起的越多,岂不是就意味着,湘军和太平军扯成了一条线了吗?
这已经泯灭了大是大非的原则,最狠的是,湘军战死的不算,活着的得有二十多万,如果有一成这样的人,恐怕天下就会大乱。目前士兵里面哥老会泛滥,有传言萧孚泗就是哥老会的重要成员,裁撤的湘军很多没有回到原籍,这些人大概有两万,大部分都已经被哥老会拉拢,成帮成派,这些人就是长江两岸随时可以引发的炸弹。
如果我们兄弟在,季高,雪琴,少荃在,他们也许会稍有忌惮,这十年八年之间或许不会作乱,可是我们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他们大多都是年轻一代的人,如果朝廷力量强,还能震慑四方,问题就在于现在是女主临朝,国力衰弱。
我常常想,下次国家的动乱,很可能会源自于湘军,即使不是本人,也可能是他们所操纵。所以说,你我兄弟二人,究竟是国家的功臣还是罪人呢?
我死之后,九弟你应当多散家财,博得一个好名声,不要再入朝做官。当今朝廷局势的复杂,远超你我的想象。恭亲王和西太后的关系十分微妙,恭亲王才能太高,但性格又软,不是西太后的对手。而醇王是西太后的弟弟,我想,日后恭王一定会失败,取而代之的就是醇王,奈何此人,没有任何的才能,而且嚣张跋扈,曾言要砸烂所有在京的外国使馆,实属莽撞。
曾国荃听完大哥的叙述,顿觉自己没有大哥考虑的深远,于是把大哥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铭记于心。
此时的中堂大人已经属于油尽灯枯,那么他还会有什么重要安排呢?
后世对于曾国藩又会有什么评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