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谁也没有看到他走向汨罗,谁也没有看到那块冷冰冰的顽石,在温热的怀里渐渐沉入水底……”
苏东坡有一篇文章写到屈子,中有一句令我感触颇深:“生无所依,而死无以为坟。”
其实,有时候我也会想,屈原真的就只有死可以选择么?
读罢《离骚》,似乎恍然大悟了。屈子固然有许多方法,但他选择了死。选择了和他的理想、他的抱负、他的忧愁一同沉入那无尽的深渊。这才是屈原,这才是成就了千古凄美的屈原。
《离骚》之美,在于文本之美。
或许后世的香草美人之技法会称得上是远超先祖,但《离骚》如此自由激荡、纵横捭阖的跌宕起伏仍是绝无仅有的。庞大而复杂的结构,精巧而多样的语言,无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花草辉映、万物有灵、汪洋宏肆的奇幻世界。自然风物、世事曲折,皆是美得如此奇幻,几近于不真实了。
美人坚守自我,香草不堪污浊,而世人却尽摧毁之能事……矛盾的推进,环环相扣,奏响了这一千古绝唱。
《离骚》之美,在于人格之美。
读罢《离骚》,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屈原,而不是一种关乎浪漫主义的,关乎伟大的,概念化的象征。他终其一生而“好修以为常”。即便是在政治失意,因世人不解其心而满心哀愁之时,屈原仍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不动如山,屹立不倒。
屈原的人格之美,若仅止于此,便也可以说得上是虽超乎常人,却不免格局之小了。屈原之伟大,更多是在于其个人之悲喜,从不为个人之得失。“岂余身之惮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确,屈原在最后不止沉江这一条路可以选择,但对于屈原,对于那个“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屈原来说,却也仅此一道了。为了内心之终极而前往,甚至可以说是为了死而死,这就是屈子之为诗人,是屈子之为不朽诗人。
闻一多先生曾说:“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屈子,至于今天这个时代,是世人的无奈与痛惜,亦是世人的神往与追求。
愿历经世道演变,沧海桑田,屈子孤独之感,会稍有舒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