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年包青天》: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公孙真,其实才是真正的智者

《少年包青天》: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公孙真,其实才是真正的智者

作者: 兮言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21-07-20 23:38 被阅读0次

    小时候看少包,看的是包拯一本正经的查案,关注的是案子的本身,长大后,大家的关注点,就越来越发散了。

    而小兮的落脚点,也习惯性地落在人物角色塑造上面。

    剧中,有这么一个戏份并不多的人物,他的出现,总是让小兮下意识地将他跟同一个故事背景的电视剧《清平乐》里被屡次驱逐在朝廷中心圈以外的范仲淹联系到了一起。

    这个人物,叫公孙真是公孙策的父亲,庐州知府大人。

    公孙真除了是“康伯”所演,身上偶尔能看到“康伯”的影子算是最大的惊喜外,很多观众都对这个角色嗤之以鼻,十分看不起他胆小怕事的样子。

    但公孙真,真的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

    在小兮看来,他更像是大智若愚的智者,是个真正通透敞亮,“扮猪吃老虎”的角色。

    01、公孙真有自己的风骨

    大宋朝重文轻武,文人的地位高一些,大多的读书人都有自己的风骨和傲气。

    公孙真出场的时候,是在高丽太子被刺杀后,他第一时间站出来善后,让人火速开展调查,抓拿刺客,然后把太子迎到府衙里谈话。

    高丽太子鼻孔朝天,直接问责公孙真,他答话之际,紧张的说话都不利索,看起来,确实是胆小怕事的样子,这时候,他身后的儿子公孙策和包拯听着,也是满脸的懵逼。

    公孙真是主,高丽太子是客,他们远道而来,是为和亲,说白了,是为了跟大宋结盟的。

    表面上看,大宋有求于高丽,是高丽占了上风,但事实上,高丽会放弃大辽选择大宋,其实也是权衡过后,认为跟着大宋更有利的。

    这说明,两者在和亲这件事上,没有谁有求于谁的问题。

    再说国力来看,大宋不比高丽差,更没有必要处处被压一头,公孙真之所以愿意释放出胆小怕事的姿态,不过是不愿意这个事再起什么风波。

    这是从大局出发的形势所逼,加上他的官职,确实相对较低,所以,对待这样的国宾,公孙真不愿跟对方起冲突,是可以理解的。

    只不过,随后的高丽太子言语之间,对大宋极尽侮辱的时候,公孙真反倒硬气了,不仅直接跟太子刚,让太子好好说话,在太子不依不饶的时候,甚至慢慢地坐了下去。

    高丽太子:“大宋,天子之国,找一个口吃的府尹,那么跛脚的也可以做元帅啦”。公孙真:“我大宋人才辈出,最不济本官,太子不要菲薄我大宋的官员”

    高丽太子:“找个最没用的来接待我们,这算什么意思,我要跟你们皇帝说一下”。公孙真:“下官不才,但也懂得尽忠报国……”

    原本,他是站着被指责,一副做错事,小心翼翼挨训的样子,可他坐了下去,神情中,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和不把他的威胁放在眼里的凛然不惧。

    那种姿态,颇有种“你尽管去告状,我不怕”的意思。

    在这一刻,说他胆小怕事?像吗?

    不像。

    甚至,弹幕里,也有不少网友注意到了这一点,纷纷提到:“庐州府尹还算有点骨气”。

    后面,有些时候,确实他的表现有些胆小怕事的样子,但显然,那些举动,和如今他的硬气,骨气是相违背的,这些说明什么?

    说明他很有可能,只是在权衡利弊后作出相应的选择,也就是说,是他愿意让别人觉得他胆小,他才表现的胆小。

    02、公孙真的背景,有很大的疑点

    在看的时候,小兮就有个疑惑,八贤王为什么对公孙真的态度很不一样,有点像是很熟悉公孙真似的。

    “屈指一数,你离京到此当官,已经有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你从未回过京城”。

    结合这部剧的最后一个单元“翻龙劫”里的故事真相,再回来看这句话,信息量很大啊,这里面,至少透露出好几个疑问:

    第一,公孙真离京到庐州为官,说明他之前是京城的官员。从京城,到地方,这是降职了, 那么,他犯了什么事被贬官了?

    第二,这二十年,他从未回去过。一个官员,偶尔回京城面圣,或者其他的,都是有可能的,可他一走就是20年,在庐州扎根的样子,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不回去,还是不能回去了。

    第三,八贤王为何会对公孙真离京的时间记得这么清楚?甚至也知道他从未回去过这个事?

    大宋国土辽阔,人才济济,20年的沧海桑田,整个朝廷上下的官员更替,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吧。

    八贤王这样一个权利中心的人,为何会对小小的府尹的事这么清楚?说明他有注意公孙真,甚至可以说,他们也许曾经有交情,所以八贤王注意他的事。

    第四,这个时间点,也很敏感,是正处于宋仁宗出生后那几年。

    根据最后一个单元,八贤王对包拯所说的当年的事情。当初,朝廷分了不同的派系,皇后和庞太师大权在握,屯兵在城外,等同于逼宫。

    假设当时的公孙真是站在了庞太师的对立面的官员,那么,皇帝连给自己的孩子和宠妃一个真相都做不到,又如何保住那些跟庞太师不是一个流派的官员呢?

    这么一想,是不是可以合理猜测,当初跟庞太师不是一派的官员,大多在皇帝的力保下,逐渐被边缘化了。

    留在地方上韬光养晦,为老百姓做事,是保住他们最好的办法。

    此外,在包拯追查案子的过程中,楚楚和小艾被确认为嫌疑人的时候,公孙真跟公孙策两父子有过争执。

    而他们争执的根源在于,公孙策和包拯要真相,而公孙真要的是对高丽的交代,这一点理念,跟八贤王是完全不谋而合的。

    顾全大局,舍小保大,公孙真很清楚,这些事,涉及到的,不是几个人的事情,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高丽和大宋之间的结盟和对战的问题。

    这个事处理不好,那就是生灵涂炭,水深火热,处理好了,所有的一切都能回到正轨。

    以此,其实也能看出他的为官立场和处世之道,这样的他,跟八贤王年龄相近,理念相似,谋略行事相近,若说20年前,他们有什么交集,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一个畏畏缩缩,胆小懦弱的府尹,入得了八贤王的眼吗?

    显然不是,所以,公孙真有时候的胆小表现,大概率只是一种扮猪吃老虎的伪装。

    03、太差的公孙真,养不出公孙策这样的孩子

    整部剧里,很多网友最欣赏,最喜欢的,莫过于两个人:一个是八贤王,一个是公孙策。

    公孙策是真真正正的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而且,他还聪明,通透。

    对比于流连于市井,跟着母亲长大的包拯,公孙策在为人处世上,和对现实,时局的认识,显然要比包拯成熟,优秀太多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包拯在调查出楚楚和小艾有可能是杀害高丽太子的凶手时,高丽方咄咄逼人。

    此时,八贤王显然不方便直接插手这件事,他也想早点平息这件事,息事宁人,可偏偏包拯不愿意“舍小保大”,非要查到底。

    八贤王自己当然也不愿意让无辜的百姓就这么牺牲,但又必须尽快给高丽一个交代,于是他做了一个折中的法子,那就是以太晚了为由,推脱将事情挪到第二天再处理。

    这是在为包拯争取时间,也是在确保事情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以免祸事蔓延。

    之后,包拯还在念念有词,疑惑八贤王为什么不站出来为楚楚和小艾说话,反而纵容高丽的人咄咄逼人。

    这时候,公孙策告诉了他,八贤王已经在给她们机会,给他争取时间了。

    公孙策能看透八贤王的意思,能明白局势,分析利弊,这些事情,不是说,他在为官的父亲身边就能学到的。

    而是要看他的领悟能力以及家里长辈的引导教学。

    除此之外,公孙策这人,优点还有很多。

    在单元剧“魔法幻影”中,懂得谋定而后动;在“翻龙劫”里,更是让人明白了他这个人的情义。

    一直以来,公孙策其实都很傲娇,对包拯的情感很复杂。

    都说他对包拯有瑜亮情结,其实不算是,周瑜跟诸葛亮,更多的时候,是对立的竞争关系,但公孙策对包拯,算是“又爱又恨”,“又敬又不甘”的情绪。

    所以,在危难面前,他更愿意跟包拯同进退,共患难,但同样的情况落在周瑜和诸葛亮身上,那就未必了。

    可以说,公孙策身上集合了许多人身上所没有的闪光点,试想想,如果公孙真真的是个糊里糊涂,胆小怕事懦弱的府尹,他能养出公孙策这样的儿子吗?

    所谓虎父无犬子,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通透的父亲教导,公孙策才能长得这么好。

    结尾

    公孙真这人,出场的时间很少,但他的每一场戏,其实都将他的小人物弧光,刻画的生动鲜活。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常常能在公孙策的身上,乃至其他的事情里,去揣摩一丝关于公孙真这个人物刻画的故事。

    一个丰富立体的角色,绝不仅仅是靠角色自己能刻画完整的,还需要有剧中无数相关角色,相关剧情的辅助和衬托。

    很明显,公孙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至少,不仅仅是一个胆小的府尹这么简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包青天》: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公孙真,其实才是真正的智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ld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