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橙色预警“九连橙”之后,接着升级到高温红色预警,据说昨天(21日)的温度一度打破了上海145年气象史上的高温极值纪录。魔都的魔性开始了,张牙舞爪,这是要成火炉的节奏啊。第一次遭遇有40℃记录的夏天,以前年度,即便是正午的温度窜高至40℃,天气预报也会出于谨慎维稳原则,模糊处理。今年的持续高温不是一两天,恐怕是藏不住了,索性拉响警报,短暂的恐慌过后自会习惯,抱怨几句,还是留足精神赶紧各自散去,乘凉去吧。
于是,骤然间商场里、超市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带孙子的老人、放暑假的学生都涌了进来,颇有些过节的气氛。商场倒也乐得开足了冷气,进来都是客,多多少少都会要消费一点。何况现在的大型购物商场都是综合体,或购物吃饭,或美容健身游乐,总有一样留住你,还能且玩且乘凉。
说到这乘凉的去处,商场超市爆满,图书馆也是人头攒动。遇上这样的酷热天气,文艺好学的人多选择去图书馆。双休日的浦东图书馆简直可以说盛况空前,一层楼一层楼看过去,如果不赶个大早前去占位,就只能在楼梯上或过道里席地而坐了。有座位的多半是“钉子户”,有的甚至带足了干粮,不到闭馆都没有挪窝的意思。且读书且乘凉,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这算得上是乘凉吗?乘凉是纳天地之清凉啊,这只能说是“煲空调”。煲在空调房里,不管是东西南北风,还是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都是窗外的世界,没有丝毫感觉,“乘凉”乘的人都麻木了,是不是某一天会退化成大棚里的“黄瓜”呢?
自从家家户户的窗外挂上了空调,“乘凉”这个词就渐渐淡出了。而在我的心目中,这个词却连接着童年的美好记忆。
小时候的家是在一片居民区,L型的筒子楼和另两栋垂直的楼组成了一块完整的空地,且少有车辆进出,夏天的夜晚,这里是一处安全的乘凉的场所。
厂区的大人们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来吃过晚饭,洗过澡,天就黑了,家家都扛出竹凉床或睡椅占一块最风凉的地方乘凉。那个时候不要说都没见过空调,就是电风扇也算得上是稀罕物。最热的时候,电风扇吹出来的都是热风,远不如自然风来得惬意,一到夏天似乎天天都在盼望乘凉这一时刻到来。
夜幕下,邻居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摇着蒲扇闲聊,也有爷爷奶奶在给孙辈们讲故事,还有对面楼的姐姐站在阳台上练美声。我们小孩子精力过剩,先是绕着这些凉床竹椅追来追去,嬉戏打闹,玩够了,闹够了,就睡在竹凉床上看星星,还嚷着要扇风,要听故事。记得每年夏天,大伯一来我家乘凉,我总是闹着要他讲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不能停,《三人行必有我师》、《取长补短》都是那些夏天夜晚听来的故事。听着故事,数着星星长大,遐思驰骋九天外,欲上银河揽新月……与天地近了,渐渐地似乎有些飘飘然。印象中乘凉时有位叔叔说到美国有个哈佛大学是一流大学,小时候的我一定是夸下海口要上哈佛了,不然,当年的左邻右舍怎么总是惦记着我的哈佛梦呢?真的是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几丈地厚几尺啊!
不明白为什么小时候的我总是一个人霸占着整个竹凉床,那个时候还没有独生子女政策,我还有个弟弟,也不与我争抢。爸爸会摇着蒲扇帮我驱赶蚊虫,会由着我的性子,赖在星空下睡到大半夜。
多么美好平和的夏夜啊,清爽的风带你进入甜丝丝的梦乡。
此时的夜空还是小时候的夜空吗?城市耀眼的灯光取代了繁星的闪烁,四周是空调的哄哄声,人们已习惯在装有空调的房间“乘凉”安睡。而我因为家里空调坏了,无法安眠。我独自上到露台乘凉,仰望夜晚的天空,静谧安详,燥热的心渐渐平静,睡在躺椅上竟然感觉到一丝丝的微风吹拂,朦胧中思念起童年的竹凉床,飘飘欲仙,半梦半醒中感觉天亮了,抬眼望过去,原来是半轮明月当空,洒下了一地的清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