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走来,不觉已年近不惑,几位同行聚在一起,有人感叹:我们在一个法治精神缺失而经济急剧膨胀的年代选择了法律专业,毕业后又选择了进入国家机关而不是自由职业,四十盘点,除眼角皱纹,两鬓白发早现外,只有稍许对中国法治不死的贼心了。

微博上有一段哲言,说是当一个人开始有意识地缩减自己的社交圈时,说明人态已届老境。工作后,我的社交圈一直不大,生活半径无非就是在单位和家两点间做双向流动,下班回家,耗时最多的就是书房和卧室,偶尔出去和朋友小聚。如今,儿子已经上了小学,正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我有意净化了社交圈,力求给儿子成长做个潜移默化的典范。一次聊到长大了要从事什么职业的话题,儿子的提问让我沉吟许久,第一个问题是:妈妈你学法律后悔吗?第二个问题是:你希望我也当一名检察官吗?
第二个问题好回答,我从不会把自己的梦想作为一种代际传承放在未来,这不仅对孩子不公,也是愚蠢的。当然,我也不反对孩子以后从事法律职业,前提条件是那是他自己的选择,觉得此中有真趣。
第一个问题呢?我想,我得好好问一下自己了,对自己“从检”十五年的人生来一次碎片整理。整理了一些时日,得出了一个答案:选择无悔 我心依旧!

2003年大学毕业后就很时髦的挤进了内蒙古第一批省考大潮,放弃了大都市的繁华,回到了家乡踏踏实实做了一名小公务员。参加工作后,命好,碰到了几任好领导,凭着一股意气风发、满腔热血,从小内勤做起,一路过关斩将冲到了第一检察部主任。闲暇时,当年一起进院的小伙伴们常感叹:咱们这代人算是天之骄子吗?一共十几年的光景,竟然赶上了几次大型改革:“两反转隶”、“员额制”、“大部制”……单位的老大哥笑谈“我把反贪局都靠黄了”。
从检十五年,办案千余件,每天面对狗血的剧情,庆幸我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想当年那个法庭上动不动就拍案而起、剑拔弩张,转眼间又会陪着被害人一起掉眼泪的小女子,如今早已修炼的云淡风轻,气势如虹。庭上无论与辩护人如何针锋相对,庭下依旧握手言和,都是在尊重自己的职业,没毛病。
十五年来,别的不敢说,律师界的朋友攒了一大票,前不久,办了一个扫黑大案,在律师界还混了一个“明星公诉人”称号,荣幸之至!

在扎检十五年,一直特立独行自得其乐地活着。忙时办案、开庭、提审,闲时写点毫无载体套路可言的小散文,画点自己都看不懂的抽象画,乐哉悠哉。本想就以这样随遇而安的心态到退休,但当各种荣誉、褒奖潮水般涌来时,我惶恐,扪心自问,何德何能?
电影《辛德勒名单》的最后,辛德勒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犹太人握住他的手,说:你已经做了你所能做的,结局如何并不重要,在我们看来,救一人即救整个世界。闻此言时,内心一凛,是啊,我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对我而言仅是一份职业,但对每一起案件的当事人而言,又岂不是他(她)的整个世界呢!

佛家说:心生善念,三界感存。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小宇宙,那么,每个人心中就应该都有一个美丽的星空,只是你还没发现或者因为人生的匆忙没空去仰望而已。人生智慧,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心怀梦想却不胡思乱想,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做你想做的,做你能做的。
于是,我选择了做我想做的,认真做我能做的,继续在法治的道路上追梦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