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课查堂,发现s同学桌上赫然放着一个黄色小风扇,s同学边听课边悠闲吹着风扇,好不惬意,我走过去,悄悄把风扇拿走了,s同学当时就有不乐意,我没管他,等着他下课来找我,我借机立个规矩,结果他没有来找我。
第八节自习课,我走进教室,s同学趴着,同学们安静自习,s同学拿着平板故意放出了《好汉歌》的歌谣,旁边同学笑得哈哈大笑,我顿时有点火,我说,既然这么喜欢听歌,那请你给大家唱一遍,s同学说不会,我说,不会没关系,先跟着平板学,会了再唱给我听。
这时,s同学突然站了起来,大声说:“老师,请把风扇还给我!”,我一下没晃过神,“为什么要把风扇还给你?”“天气这么热,我怎么不能用风扇?”“今天天气热吗?热你还穿两件衣服,不会脱衣服吗?”“我上课在听课,没影响纪律”“昨天我不是说过吗?不要带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来教室,每个人拿着个小风扇上课转呀转,那课怎么上?”我口苦婆心讲着道理,“把风扇还给我,我没影响大家”,他不依不饶,“等会放学再来谈这个事”我不想跟他争下去,他的目的很明确,要回风扇,而且表达今天他没错,他在听课。
放学了,我要他留下来,解决问题再回家,他生气了,哭了,背着书包站在队伍里准备走,我走过去,轻声问,不是想要风扇吗?等会去办公室谈,他说:“不要了,我要回家”我说风扇对你那么重要哦,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再回家好不好?”他说:“我不需要呢,我回家睡一觉就好了。”然后好多同学都在等着放学排队,我没有理他,旁边的同学j,小声跟他交流了起来。
我去放学了,然后留着他们两个在走廊上交流,等我放了学回到走廊,我发现他们两个有说有笑,然后我问你们聊了什么?j是这么告诉我的。
聊天记录如下:
j:你是不是感觉很委屈?做的跟其他同学一样好,只是带了一下风扇,就变成这样子了。
s:点头.
j:是不是感觉这个很不公平?很不人性化?s:沉默
j:这个社会底线是法律,而这个学校的底线是道德与纪律但你并不知道这个规定,委屈吗?这个世界就是一个鸟笼。鸟笼约束鸟的行动,但是鸟笼也会保护鸟,不受外界的侵犯,学校也相当于一个鸟笼,我们就是里面的鸟,即使没有外界的侵犯,鸟也会自相残杀或者是互相侵犯。有时候你感觉这个世界上有痛苦,但是再苦也要忍着,其他人都是这样子的,我也一样,一次冲动就会变成众矢之的,被他人嘲笑,就像你被他人嘲笑一样。什么事情都要看开一点,不用假装快乐,也不用假装忧愁,如果是快乐就与这个世界分享,如果是悲伤最好烂在心里,很少有人会同情你,即使同情,也很少有人会安慰你,人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坚强中脆弱,又在一次次脆弱中坚强。坚强的面对每一件事,坚强后面也有孤独,孤独并不值得表扬,但是发泄影响到其他人也并不值得赞赏。忍受一切偶尔倾诉,承认错误,也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j回去之后发给我的他们两个之间的对话,我觉得有意思,这个s有没有听懂他的这段话,我没明白。但是我觉得这样j看问题是看得比较深的,他一个13岁的孩子能够从这种角度去看问题,跳出这个现象,以他的视角来分析,看到了问题的深层,去思考,去表达,所以我还是挺钦佩他的思维。
其实今天早上我进教室,我就发现他桌上了4本书,我一看就有点吃惊,他读的书是《人间失格》,《生命活着的意义》,还有两本是《挪威的森林》和《罗生门》。从他的言语,他是能读懂这些书的,而且读懂了,而且还能用他学到的东西领悟去安慰他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15908/f0bd4f4ec82f9088.jpg)
s同学后面的释怀,也许就是他觉得同学在关心他,在帮助他,所以他心里面也就开心了,也不在乎他说的话是什么。其实我们也是这样,失意时,郁闷时,如果有人能跟我们说说话,能够排解一下心中的郁闷,不管他说的是什么,我们也就会释怀了,开心了。
j同学有成就感极了,因为他觉得他又拯救了一个同学,s同学不好意思了,因为今天是他的情绪太冲动了。
孩子的世界如此纯真,美妙,又不可捉摸。我们好好看着吧,给他们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会比我们的自认为成功的教育更好,不信,下次你也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