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冥冥之中“我”来到曾经与前妻共同生活过的那幢旧楼,记忆的闸门像洪水一样倾泄而出。
“我”想起了与前妻李青的种种往事。
公交车上,漂亮的她敏捷地占座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与众不同的相识方式让我们的故事有了不一样的出场亮相。出人意料地,她居然是“我”的同事,出众的美貌是她天生具有的财富,上司赏识、男性追求是所有女人骄傲的资本,她成为经常陪同上司应酬的不二人选,女神般的存在使得她无可争议的成为公司的话题人物。
李青女神又是特立独行的。除了美貌,她还拥有清醒的头脑,对“那些成功男人对色的眼神和下流的言辞,她心里厌恶她们”,对众多高干子弟及青年才俊的追求,她无动于衷,甚至漠然、冷酷地应对当众求爱的异性同事,引来公司众多女性同事的非议与嘲弄,却对忠厚、善良、老实的“我”情有独钟。
“我”们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妻唱夫随,恩爱甜蜜,可是好景不长。
在一次出差途中,李青结识了留美归来的创业成功人士,二人相谈甚欢,他欣赏她的聪慧与远见,经常向她请教商业问题。不出意外地,她选择了与“我”离婚,与他双宿双飞,共同打造属于他们的广阔天地。
离婚后,“我”依然默默关注她,看她接受访谈,看她的媒体报道,看她演绎自己的商业传奇,直至最终二任丈夫背弃了她,将一个问题企业留给了她,自己却隐匿而逃,而她在卷入高官的贪腐案中,即将被带走时,选择了自杀身亡。
离世的“我”和身亡的她不约而同地在这幢旧楼相遇。双方再叙别情、重温鸳梦。这是对过去的放下,对过去的释然。
第二天的情节,作者讲述“我”的故事之余,为读者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李青有才干有追求,不甘于平凡的生活,并大胆追寻自己的梦想,她是这部小说中最理性的人物。
她先是利用自己的美貌周旋于无聊的商业应酬之中,认清了商人的利欲熏心与丑恶嘴脸,所以才心甘情愿嫁给了忠诚踏实的“我”。在偶然发现自己的商业才干之后,她又毅然离开了“我”,纠正了走错的人生道路。在被第二任丈夫背叛后,她理性地委身于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个人。
不能说她的选择有错误,只能说她是踩在时代浪尖上的人,为达到自己目的而愿意做出牺牲,比如她牺牲了与“我”的爱情与婚姻,她也牺牲了自己的高傲而委身他人。
李青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的代表,既现实又自我,有时候还冷漠,这一点从她对待求爱者冷酷残忍的态度可见一斑,而公司其他同事对求爱失败者的嘲弄与蔑视,甚至看热闹的心理更是刻画出无数吃瓜群众的嘴脸。读到此处,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麻木的看客。
小说中求爱失败者的冷漠与看客如出一辄,“他没有正眼看我,接过纸箱说了一声谢谢,转身离去。”“他在公司工作五年,可是对他来说公司里的同事与大街上的陌生人没有什么两样。”
不得不说,李青的冷漠不是孤例,作者塑造的是一个冷漠的群体,这也是现实生活的折射,是赤裸裸的真实的再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