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桃符新,户户灯笼红。
灯笼,是过年的标配。灯笼,是传统春节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之一。有墙上挂的墙灯笼,大门口悬挂的门灯笼,还有yule用的走马灯,可谓样多、种类繁,目的却都是增加春节的节日味道,烘托浓浓的节日氛围。
过年打灯笼,是小孩子的最爱的娱乐方式之一。记得儿时,小年一过,就有卖灯笼的小贩,肩抗一根挂满灯笼的大竹竿,走村串巷叫卖。不论走到那里,后边都跟着一群抹鼻子孩子,好不热闹。再就是赶年集时,卖灯笼的也不少。
那时候的灯笼,制作倒也简单。用竹篾子编制的灯笼桶,中间粗两头收口处略窄。中间糊一圈透明塑料纸,上面用毛笔蘸红绿颜料画的兰花等饰物,两头用粉红毛头纸收口。中间穿过一个圆形木板底座,四根铁条为支架的灯笼框,木板底座中心有一铁钉,用来固定蜡烛。支架顶部有一铁条提手,灯笼点好后,手提提手就可四处游玩了。
心灵手巧的家长,也有亲自给孩子做灯笼的。儿时小伙伴大斌的爹,就是每年亲手给四个孩子糊制灯笼的。每每这个时候,我们就围在周围看。看着斌爹一步步从打磨竹签,到糊纸,再到用红纸剪裁各种花草图案 ,最后在一点点糊到灯笼四周,一个个灯笼跃然手上。整个过程中,大伙目光里充满着期待,也夹杂着些许艳羡。提着这样的灯笼过年,别有一番风味。
记得大斌曾在年三十的晚上,一不留神,灯笼里的蜡烛倾倒,烀了周围的纸框,哭着回了家。第二天他爹又给他糊了一圈新纸,他又提着上街玩去了。
这样手工的灯笼,现在早已绝版了吧。现在市场上的灯笼,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但都是工业版的,流水线产品。每种灯笼都一个风格,用同样的零部件组装而成,精致高档,却缺少了自己的个性,没有了自己的灵魂。
我还是喜欢儿时的灯笼,特别是手工版的自制灯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