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都有前因后果,就像蝴蝶效应。
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却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和巨大的连锁反应。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有时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孔子要“隳三都”,就要探寻三都的来龙去脉。
“三桓”贵族权力集团,是鲁国的历史遗留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要追溯到公元前659年鲁僖公执政时期。
鲁国国君皆短命,如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往往让今天的读者看得一头雾水,我必须费力不讨好地梳理一下。
出现在今天故事中的鲁国国君分为三代:第一代鲁桓公,第二代鲁庄公,第三代鲁僖公。
先说鲁桓公。话说鲁桓公有个小儿子,据说此子出生时,手中掌纹恰似一个“友”字,故取名为季友。
为啥叫季友呢?因为中国古代同父同胞之男子排名,不叫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而叫“伯仲叔季”。取名季友,说明他是鲁桓公第四个儿子,上面三个哥哥分别是鲁庄公,庆父、叔牙。
按今天的评价标准,鲁桓公是个典型的“窝囊废”,非但治国能力平平,私生活也搞得一地鸡毛,最终被自己的老婆和大舅哥(齐襄公)联手迫害,惨死在齐国。国君之位传到鲁庄公手里。
鲁庄公英人中龙凤,明神武,跟他那窝囊废的爹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关于他的事迹,在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有详实记载,此处按下不表。鲁庄公在位时,齐国春秋霸主的地位虽早已确立,但鲁庄公凭借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手段,对外不卑不亢,对内养精蓄锐,使鲁国赢得了霸主足够的尊重,身处危局而能不倒,确保了国家安全。这在群雄并起,弱肉强食的国际形势下,实属难能可贵。
季友,是鲁庄公的亲弟弟。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季友对国家忠心耿耿,对兄长也是一片赤诚。
短命的鲁庄公去世,鲁国陷入夺权和立嗣的内斗。
今日观众喜欢看清廷内斗的电视剧,但要论起朝廷内斗,春秋时期才是祖师爷,以后的都是小儿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左传》的名篇《郑伯克段于鄢》,那真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宫廷内斗大戏,哪个高明编剧要是能整出一部电视剧,绝对爆火。
鲁桓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庆父和叔牙想篡夺君位,但小兄弟季友不答应,三个兄弟开始斗法。中国有个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如果保护除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可能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我估计,这句话就是当时季友提出来的。
好吧,经过两年艰苦卓绝的斗智斗勇,季友终于除掉了庆父和叔牙。
公元前659年,年幼的鲁僖公在季友的鼎力协助下被拥立为国君,自此,鲁国开启了鲁僖公时代的篇章。
对国家功勋卓著,对王室忠心耿耿,季友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家柱石,无出其右。
鲁僖公自然对这位长辈感激涕零,便把汶水以北及费邑赐给季友,并赐封季氏世代为上卿。从此,费地成为季氏的私邑。
但是,鲁僖公留了一个心眼。这个心眼,在鲁国当时混乱的政治格局中,的确起到了让贵族势力集团互相牵制,互相制衡的作用。
在一个组织体制中,绝不允许出现权力一家独大的格局,否则最高统治者难以掌控。就好比一个企业总经理,总要同时聘请了几个副总经理,因为他绝不能容忍副总经理一家独大,出现尾大不掉的现象。聘请几个总经理,彼此地位平等,职务并列,谁也主导不了谁,谁也指挥不了谁,在他们之间制造矛盾,甚至鼓励他们之间互相监督批评,互相检举揭发,以达到权力制衡的目的。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将地方政府的管理事务交给与王室毫无血缘关系的异姓官员,打破了周朝制定的分封制。那么,秦始皇怎样对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官员进行权力制约呢?
秦始皇的方法是权力双轨制,在任命地方官员的同时,保留当地的贵族势力。地方官员拥有政治权力,而贵族则拥有政治地位,两者在地位上平等的。地方官员虽拥有权力,但那是针对平民的,他不能随意对贵族集团进行处罚,所以直到宋朝的包拯,想要杀一个贵族还需要冒巨大的风险。贵族集团虽然拥有地位,却没有任何政治实权。两者之间就天然存在着矛盾,草根起家的官员痛恨贵族的地位,世袭传承的贵族又艳羡官员的权力,两个矛盾体的并立并存,最终达到了状态的制衡。
鲁僖公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他对季友心怀感激,又是赐封尚大夫又是赏赐土地,但他又担心季友的势力一家独大。所以,他留了一个心眼。
庆父虽然是国家内乱的罪魁祸首,但毕竟是同宗同族,不能株连后人。于是,鲁僖公封庆父的后代为孟孙氏,封邑在郕。
于是,鲁僖公封叔牙的后代为叔孙氏,封邑在郈。
季孙、叔孙、孟孙三家世代为鲁国大夫,共执国政。因三家同为鲁桓公之后,史称“三桓”。三桓中又以季孙氏势力最大,私属甲士达七千余人。
鲁僖公不会想到,也绝无可能想到,当初打得行云流水一般的如意算盘,暂时构成了贵族势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维持了国家政权稳定,却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足以颠覆政权的政治隐患。
好啦,这就是“三桓”大致的来龙去脉。
这就是真实而又残酷的历史,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地具备历史局限性,他只能站在当时的现实立场去考量问题,而无法预知事物的最终结果,更无法主导历史的发展轨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