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0岁巨婴爬树威胁父亲:“你不道歉,我就不下来!”

30岁巨婴爬树威胁父亲:“你不道歉,我就不下来!”

作者: 态度1988 | 来源:发表于2019-12-09 04:02 被阅读0次

    还有23天第一批90后就三十岁了。

    而立之年的他们却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

    “我不管,我还是个宝宝。”

    “要不是你们提起,我都不会觉得自己奔三了,但我没觉得自己老。”

    90后的自己没车、没房、没对象、甚至连头都秃了,怎么一眨眼就30了呢?

    相较于父母这一辈,90后的我们似乎还没有长大。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

    浙江诸暨一名男子和父亲发生争执而赌气爬上10米高的大树,不肯下来,最终在民警的协调下才爬下树来。

    视频中,该男子在距离地面很高的树干上蹲坐,村民和父亲在下面劝说,男子一直无动于衷。

    父亲无奈之下报警求助。

    在民警的调解下,男子坚持要父亲道歉,才肯下来。

    而在僵持了1个多小时后,父亲因心疼儿子,答应道歉,男子这才从树上爬了下来。

    据报道,这名男子已经30岁了,因为自己的女儿生病,而父亲指责他没有照顾好孩子,因为感到委屈才爬上了10米高的大树。

    30岁的人了,竟然还赌气爬树。

    不少网友都纷纷表示:

    “看把他能耐的,就让他呆在树上吧,到了饭点他自动就下来了。”

    这位还未断奶的成年“巨婴”也不禁令我们心生疑问:

    他荒唐得如此理直气壮,而究竟谁会来为这份荒诞买单?

    孩子长不大,

    是家长的补偿心理在作怪

    心理学家王浩威在《晚熟时代》中提到了一个概念——成年涌现期。

    它是指那些生理年龄上已经脱离了儿童和青少年阶段,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却还没办法承受成年期应有责任的人。

    而这个阶段通常介于青少年和真正的成年之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不大。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经说过,“是家庭塑造了人。”

    而这名30岁的男子之所以敢在大庭广众之下爬树威胁父亲向自己道歉,家庭教育方式恐怕也难辞其咎。

    有一位网友说,这让他想起了他的父母。

    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好,父母都下了岗,一家人靠父亲在外面打工过日子。

    母亲对他的需求百依百顺,只要家里有10块钱,就会把10块钱都花在他身上。

    宁肯穷了全家,也不能穷了孩子,是他父母的教育信念。

    这也就使得他养成了伸手讨要,不懂得感恩的毛病,常常是今天花明天的钱,消费远远超出他的能力。

    工作以后赚的钱还不够养活自己,结婚买房更是掏光了父母的钱包,已经而立之年的他,不仅没能力赡养父母,倒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吸血虫,甚至他还会抱怨父母,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但父母从来没有责备过他一句,倒是一直在竭尽全力去满足他种种合理甚至不合理的需求。

    人在自己的物质条件有限,无法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时,会产生愧疚感,而这种愧疚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补偿心理。

    他们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使得孩子回避了成长过程中应该经历的痛苦,越来越无法长大。

    被过分溺爱的孩子,

    从来没有长大过

    在朋友圈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交警在大街上跪地执法,前面还跪着一对母子。

    据悉,男子涉嫌酒驾,被交警当街拦下。但一旁的母亲怕儿子被处罚,于是给交警下跪求情。无奈之下,交警也只好跪下给老人解释酒驾的危害。

    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替他扛下所有的责任,会造成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迟缓。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需要经历八个阶段。

    从婴儿期的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开始,到第五个阶段,也就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在这一阶段中,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从而进入社会集体。

    如果他前几个阶段中基本的信任,基本的勤劳都是缺失的,那么他就是浑浑噩噩的一个状况:不知道自己要干嘛,眼高手低,总觉得对每件事都有兴趣,但是做什么没有多久就会放弃。

    埃里克森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核心原因在于—他丧失了出发的力量。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就失去了自我认同的可能。

    只有看到过,经历过,孩子才能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也才能知道他的人生要做什么。

    父母看似为孩子创造了完美的成长环境,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成长。

    晚熟时代,

    最需要的是什么?

    晚熟这个词,相信我们并不陌生,意大利人口中的“大宝宝”,西班牙人说的“千元族”以及啃老族、月光族等等,它早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症候群。

    正如大前研一所提出的“低欲望社会”:现在失去上进心和消费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实际上也是主动逃避责任的表现,拒绝长大。

    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究竟可以怎么做呢?

    不要再让“为你好”,束缚你的人生。

    微博的热搜“妈妈面前的我也太难了”里,有网友分享了她小时候与妈妈有关的往事:

    “小时候,我的衣服只有两个颜色,红色和粉红色,而原因就是妈妈喜欢红色,她觉得红色耐脏也漂亮,她从来没问过我的意见和感受,因为那是为我好。”

    在中国家庭中,父母的那句“都是为了你好”,早已绑架了我们的童年。

    却没人意识到这句话给中国孩子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

    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冈有一句名言:“为别人好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孩子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最需要从来不是我帮你做决定,而是给予孩子一定的尊重和耐心,让他自己来做选择。

    无论这个选择是带来了好的结果,抑或是糟糕的结果,懂得接受,懂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才是身为家长给孩子上的最重要的一课。

    我们终将长大。

    这一代年轻人,大学读得越来越久,赖家赖得越来越晚,单身阶段也越来越长,似乎这一切都在表明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90后越来越拒绝长大。

    我们沉溺于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沉溺于他们对自己的无限宽容,于是就形成了现在越来越晚成熟的情况。

    拒绝长大,是我们不愿意跳脱父母给的舒适区,不愿意承担这个年纪该承担的责任。

    而对于我们来说,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才是一段好人生的开始。

    心理学家王浩威在《晚熟时代》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的人生,开始于你不再拒绝长大,再晚熟也要成熟,再迷茫也要坚定,再焦虑也要向前走。”

    如果说,在晚熟父母抚育下长大的我们,成长中充满了缺失。

    那么,但愿历经成年涌现期的我们,能够做一个成熟的父母,去理解孩子,用更多的爱去拥抱孩子,与他们一同成长,这也是我们所能做的最大的幸事了。

    愿你学会爱与被爱,不再拒绝长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岁巨婴爬树威胁父亲:“你不道歉,我就不下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gv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