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怯懦地祈助的
别人的著作救不了你
你不是别人,此刻你正身处
自己的脚步编织起的迷宫的中心之地
…..
…..
你的肉体只是时光,不停流逝的时光
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赫尔博斯《你不是别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抑郁的情绪占据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精神世界,打开社交平台,每个人都在呻吟“今天好累”,“什么都不想做”,“好难受,我该怎么办”,每个人都深陷在千疮百孔的盒子里,走不出去也没人能进来。
这实在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明明我们这个时代物质更丰富,言论更自由,社会更精彩,为什么我们还是那么不快乐?抑郁就像是巨大的浪潮,卷走了我们的快乐,退回了悲伤。但除此之外,抑郁还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Charles Darwin)一生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在他的私人信件中,可以看到无数次绝望和痛苦交织的倾诉,然而这些并没有妨碍他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信件中无数次提到工作的救赎作用,使他得以暂时不受阴郁情绪的影响,他称工作是“生命中唯一的娱乐”和“唯一一件使我还能够忍受生活的事情”。他根据自身经历推测“忧伤情绪也能减低行动能力,不过足以使某个动物更能够防范巨大的或突然降临的厄运。”①

抑郁的确是一种与悲伤情绪、快感缺失相关的情绪,同时还伴随着睡眠、精神运动、进食上的问题,但可以确认的是,如果抑郁没有任何一点益处,它早就会在进化的过程中消失不见,或者只会出现在极少数人的身上,而如今,抑郁做为人类精神健康、心理健康的第一大问题,每年有7%的人遭受恶劣情绪的影响,那么是否可以说抑郁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存在着一定的适应力,或者说至少在早期进化的阶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听起来很荒唐?不,让我们来听下进化心理学家的解读:
当下最热门的应该属当前进化心理学家保罗·安德鲁斯(Paul Andrews)和J·安德森·汤姆森(J. Anderson Thomson)提出的分析性思维反刍假说(Analytical Rumination Hypothesis)。
抑郁情绪人群经常报告说有持续的反刍思维(rumination)-----当个体遭遇诸如考试失败、丧失等负性生活事件之后,个体的思维停留在生活事件的影响之下,不断地想“为什么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或者是“如果总是这样,我将不能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们会反复思考事件的原因、后果及其给自己带来的感受等内容。
这个假说认为,这样持续不断的思考分析,以及反刍思维的增加能使某些类型的分析能力有所增加,大脑用于巩固记忆的快速眼动睡眠(REM sleep)时间也有所增加。
另外,也有相似的研究提出,抑郁情绪能在解决问题时,给予优先处理的通道和资源,减少注意力的分散和打断分析过程的可能性。③

是否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进化心理学家如何看待抑郁的发展。
孔雀的尾巴一般被进化心理学家用来解释性选择理论,即物种的性选择是通过雄性动物通过求偶炫耀来争取雌性的,所以雄孔雀才有那么漂亮的翅膀,并通过开屏来向雌孔雀发送讯号,吸引雌孔雀与其进行交配。然而,孔雀的尾巴除了传达求偶的信号外,也被用来作为渴求食物的讯息。比如说,当孔雀宝宝的母亲在身旁时,贸然发出求食的叫声就会招来捕食者,而通过尾巴传递的讯息,母亲就会回应它,给予它食物。那么抑郁的情绪状态是否也作为一种形式,可以帮助自己在陷入困境时,向周围的人进行求助呢?
也就是说,抑郁的情绪可能作为一种社会讯号,向周围的人传递需要关注、需要“爱护”的信息,希望周围的人能满足TA的需求,从另一层面上说,也是增强了社会的联结。
另一方面,在动物研究中,抑郁状态可以在遭受失败、威胁,逃避危机的下级阶层中看到,它降低了动物追求目标的冲动,避免直接挑战上级而引起的攻击,保持着一种警觉的状态;同时向上级表示接受服从或者示弱,向他们展现自己没有威胁性,进行自我保护。③

不过,这些只能作为推测和假说,因为即使抑郁有部分积极的意义,也并不意味着这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同时,时至今日,人类基因的成长或者说变化远远跟不上环境急速地发展,正如远古人类对糖份的渴求是适应于早期环境中食物匮乏的困境,而当下,现代环境提供的丰富物质早已远远大于人类身体中所需要的部分,反而导致了肥胖症的盛行。
对于远古社会来说,抑郁的积极意义可能大于消极意义带给人类的影响,并且可能是最快获得关注、提高生存适应性的方式,但如今我们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跟无数陌生人共事,抑郁的信号不能及时地传递,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如果它曾经有效的话),这只能说明现代世界中抑郁症可能比我们想的要更无用。②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抑郁所困扰,关注“心猫”微信公众号,即可进行测试。但是,大家需要区分,我们这里是筛查,而不是诊断。这就说明,一个人即使被筛查出了高分,也不代表他就患上了抑郁障碍,而只能说,他需要注意了。
参考文献:
①Depression’s Upside---NYTimescom, 译者:黄兴宇 译自:纽约时报
②Andrews.P.W., & Thomson. J. A (2009). The Bright Side of Being Blue: Depression as an Adaptation for Analyzing Complex Problems. Psychological Review, 116, 620-654.利维坦:自杀和抑郁症是为了进化?
http://mt.sohu.com/20170218/n481084703.shtml
③Gilbert. P. (2006). Evolution and Depression: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36, 287-29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