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华网的报道,近日,在百度Create 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开场演讲中表示,“人机共生”时代,中国迎来AI黄金十年。未来10年,AI将成为改变世界的有力工具,千行百业被重构,人们的生存空间将大大拓展,技术的价值将被充分开发。
会上,李彦宏判断,智能交通将是影响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可使5年之内中国一线城市将不再需要限购和限行,10年之内基本解决拥堵问题。
他认为,智能交通可以解决三大问题:第一,减少90%道路安全事故。第二,系统解决拥堵问题。第三,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可以助力碳减排。数据显示,94%的交通事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自动驾驶将消除人为因素。随着技术成熟,自动驾驶会比人类司机更安全。同时,百度的智能道路系统,正通过车路协同实现交通畅通无阻。实验数据证明,当一个城市全部路口都实现了智能化和城市级的区域信控优化,能够提升15%-30%通行效率。
李彦宏的说法一出,立马引发了大家的热议,李彦宏凭什么敢做出这样的判断?李彦宏敢这么说的底气到底在哪里?正好,最近一段时间李彦宏的新书《智能交通》面世,我们不妨就根据李彦宏在书中的论述,来看看李彦宏凭什么敢于这么下判断?
首先,当前限行的原因是大量的需求和供应的矛盾。其实我们看到这些年中国各大城市的限行现象最核心的原因并不是说我们的城市已经真的拥挤不堪,而是因为大量的时间和地点的错配,大家可以观察发现每个城市需要限行的只是少数几个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段,如果能够通过智慧交通的路网系统将整个城市的道路进行有效的合理规划的话,让每辆车都接入城市道路规划的物联网之中,那么就很有可能实现大部分的车都不需要限行。其实,限行也依然会拥堵,所以限行其实不是解决拥堵最好的办法,提升道路路网的合理利用率,进行有效的市场规划,这可能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其次,自动驾驶其实才是解决拥堵问题最核心的关键。从目前来说,不少自动驾驶产品已经出现了,就以百度为例,百度8月发布的“萝卜快跑”,在过去的一个季度,提供了11.5万次服务,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同时,李彦宏宣布了萝卜快跑的“下一站”:2025年希望将服务扩展到65个城市,到2030年扩展到100个城市。如果像萝卜快跑这样的自动驾驶服务能够全面普及的话,很有可能将会大大降低对于私家车的需求,大家不妨想想看,大多数自己开车上班的人,除了一些做顺风车的人之外,大部分的人都有大量的座位浪费,如果能够把这些座位全面高效利用起来的话,完全有可能让每天需要出行的私家车数量大大降低,从而有效解决了社会成本,其实这才是李彦宏说的基本结局拥堵的关键所在。
第三,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则是尽可能地降低道路事故。除了我们说的路网规划和自动驾驶之外,人工智能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这就是进行技术的全面革新,如果AI的自动驾驶可以普及的话,那么交通事故出现的概率将会有大规模的下降,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交通事故,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当前的市场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太多,如果所有驾驶者都是人工智能的话,那么所有车辆都遵守规则各行其道出现事故的概率就会降低很多。与此同时,由于每个车辆都是人工智能驾驶,那么即使有事故,事故的责任认定也非常清楚,交通事故影响日常通行将会非常少。
因此,李彦宏的底气其实就来自于其对于自动驾驶乃至于整个智能交通产业的信心,你觉得李彦宏的设想会实现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