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觉醒》:成长总是伴随着痛苦

《认知觉醒》:成长总是伴随着痛苦

作者: 槃鹰 | 来源:发表于2023-01-30 22:17 被阅读0次

    最近,由于一篇文章阅读量比较高,日均阅读量是平常的4,5倍,粉丝一下也涨了不少,让我真切地体验了一把写作的复利。

    说实话,内心真有点窃喜的感觉。

    这种感觉有点像种了一棵树,我抱着希望每天浇水、施肥、灌溉,希望它有一天成为参天大树。

    但是它偏偏每天都只长一点点,外表基本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

    反观别人的树,长得又高又大,都已经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而我的还只是一棵小苗。

    眼巴巴地看着,有时嫉妒,有时烦恼,有时急躁,要时常安抚自己躁动的内心。

    但是,突然有一天,你惊喜地发现它长高了不少,对,就是这种感觉。

    惊喜过后,我又重新陷入了焦虑和痛苦当中——反复纠结到底是要不要日更下去?

    01 为什么文章阅读量高了,我反而焦虑了?

    看过许多老师聊写作,有的人说日更好,有的人说不要日更,要打磨精品。

    有一些前辈,通过日更,建立了自己的影响力,获得了精神和财务上的富足,我也心向往之。

    例如明白、辉哥、张萌、Scaler等。

    也看到了很多前辈,不是日更,不断地打磨精品内容,也收获了自己地幸福,做自己喜欢的事,且收入颇丰。

    例如周岭、粥左罗等。

    我之前一直认为日更是比较适合自己的,通过日更,我建立了自己用心观察、思考和写作的习惯。

    同时,个人的心力和能量也越来越足,自信越来越强。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然而,最近的数据也让我看清了一个事实,投入更多精力来打磨一篇更好的内容,似乎也非常值得去做。

    所以,我就想要不然把日更改为周更,用一周的时间来写好一篇文章,打磨这篇文章,一定会比这一周每天更新的7篇文章要好。

    这样想逻辑上确实没问题,联想到很多大佬说写作是提供价值,文章写得越好,价值也越大。

    于是,我断断停了几天日更,然后想好好写一篇文章,每天写一点。

    结果呢,还是很别扭,而且更加内耗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才明白,因为这篇文章产生的较高阅读量,让我产生了一种“期必心”,也就是期待一种必然结果的心思。

    我希望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这样类似的阅读量,给我涨这么多的粉丝。

    实际上,怎么可能呢。

    这篇文章可能选题恰好踩中了痛点,或者是平台推荐的因素,不可能篇篇都这样。

    带着这样的“期必心”去写作,就能难写好,因为会有各种达不到结果的自我怀疑。

    这种“期必心"的本质,还是速成心态在作祟,希望走捷径。

    02 日更的难点在哪里?

    有人说,日更的难点在于没有内容可写;

    也有人说,在于无法提供价值;

    还有人说,在于观点新颖,结构合理,逻辑通顺;

    实际上,这些都不是最难的地方。

    明白老师说,日更最大的难点,是平常心。

    什么是平常心呢?

    就是要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这个事实,别老想着一飞冲天。

    你看,我写了一篇阅读量还过得去的文章,就产生了闲思杂虑,想要篇篇文章都有这么高的阅读量。

    就不能接受再写一些日更的文章,阅读量很少的事实了。

    这是不合常理的,事物的改变都是慢慢发生的,个人的成长更是如此。

    想通了这一点,才能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写作,用一种长期主义的心态。

    不追求每篇文章都有高阅读量,只要每天有认真思考就可以了;

    不追求每个选题都好,只要每天都能持续下去;

    不追求每篇逻辑都很通顺,只要自己在练习,每天进步一点点

    接受有时候状态差,写出一两篇水文;

    接受有时候想要流量,蹭一些热点;

    接受别人的批评,甚至是谩骂;

    因为我就是个普通人,一个写作技能还不是很娴熟的人。

    唯有这样,日日不断,滴水穿石,一点一滴地改变。

    03 凡事不能停留于表面,要看本质。

    到底是日更好,还是周更好?

    两者都有价值,都有成功案例,都可以去做。

    有一天,我看到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里的一句话,才有点明白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他说: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关键是你有没有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练习。如果输出的东西都是在舒适区随便写写的,那写得再多也没有用。”

    所以,重点是:你有没有把自己推到舒适区的边缘去写作。

    日更和周更是一种形式,如果没有把自己推到舒适区的边缘(有人称为拉伸区、学习区),那么,不管是日更还是周更都是无效的。

    我有段时间觉得自己每天日更写得很快,有点洋洋自得,结果发现没怎么长进。

    这是因为最开始日更,是非常不舒服的甚至是痛苦的。

    害怕没内容写,害怕写得质量差,害怕无法坚持。

    但是随着自己慢慢坚持下来,每天写一篇还算通顺的内容已经不是难事,但是这也会成为了自己新的舒适区。

    在新的舒适区里,日更和周更,不进行刻意练习的写作,都是无效的勤奋。

    所以,关键就在于:给自己设置必要难度,让自己有点痛苦。

    我有时候有刻意练习,有时候没有,应该说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的。

    我更多地关注于自己的成长,比如说自己情绪的控制,习惯的保持,认知的提高,当然,这个也很重要。

    但在写作技能上面,也要刻意练习,让日更这个动作更高效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

    比如说:

    要写有价值的内容,有信息增量。

    要用滑梯理论。

    要讲故事,打比方,有情感,不要光说道理。

    要有吸引力的标题。

    等等。

    通过给自己设置这些要求,把自己推到了舒适区的边缘进行刻意练习。

    这也是《认知天性》里面强调的,学习如果太轻松,是达不到自己的目标的。

    要通过让自己痛苦的方式,在大脑产生神经元连接,让身体产生肌肉记忆。

    最后的话:

    总结一下,在成长的路上,一方面要设置必要难度,进行刻意练习,不断地把自己推出舒适区。

    另一方面是不要有“期必心”,对结果抱有必然的期待,这会使自己焦虑。

    心态上,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只管用心浇水,在根上灌溉。

    虽然表面上没有大的变化,实际上根却在悄然生长,扎扎实实,在某一天会带给你惊喜。

    共勉。

    今天是日更第222/365天,早起阅读写作第109天,都看到这里了,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_^

    每天更新文章,相信日更是一种态度。

    1、我为什么要写作?

    大佬们都说,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是成长的捷径。用写作来倒逼自己输入、学习,实践,是一种看起来笨但实际很聪明的方式。

    深以为然,每天要写东西,就得有东西可以写,还得写得逻辑通顺、观点鲜明、有启发、有意思。

    就会挖空心思去思考,去读书,时间管理、情绪、效率、认知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提升。

    学了就会用,又能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心性和能力。

    人因此变得积极而乐观,内心笃定而从容。

    2、我为什么要日更?

    跟着明白老师学习的,他日更800多天,人生因此而蜕变。

    我,一个中年程序员,不希望被动裁员,不希望被行业周期波动所影响,不希望交出人生的掌控权。

    在这个如此不确定的世界,希望有一丝的确定性握在手中。

    所以,修习一项硬本领就是万分紧迫的事情,我选择先搞定写作

    我记得从一本书上看过关于成长的公式:成长效率=正确的成长方法论X每一次刻意练习X练习次数。

    任何事情,学习、工作、创业、情感,演讲等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表述提升和成长。

    换成写作也是一样,有正确的写作方法论,每天的刻意练习,可以加速提升写作能力。

    在正确练习的情况下,频次越高,成长越快。

    一年365天,可以把自己的写作能力迭代365次。

    3、为什么要早起?

    张萌说:早起,可以比别人多活出半天的精彩。

    当你试过早起,尝过早起的甜头,一定会上瘾的。

    人生一个重要的原则:万事提前。

    清晨,万籁俱寂,头脑清晰,读书、写作,搞定最难的工作,开启高能的一天。

    高效的人生也不过如此。

    如果你也想改变,追求梦想的生活,我建了一个早起、学习的成长社群,欢迎关注私信,一起来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觉醒》:成长总是伴随着痛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lv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