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萍就这样混混沉沉地不知睡了多久,等她再次醒来时,宿舍已空空的,好像昨天晚上就没人回来过,可看看自己身上的薄被子,老乡应该回来过。
阿萍坐起来,见窗外耀眼的太阳,快中午了,旁边的桌子上,放了一饭盒的白粥,盒盖上还有两根油条。一看到食物,阿萍的肚子不挣气地咕噜咕噜响,她也不讲究什么了,拿起油条就吃了起来,正在她吃得津津有味时,外面陆陆续续地有人走动。
不一会,进来几个女孩,看到阿萍,都笑了笑就是打招呼了,其中一个女孩说,阿巧去找主管了,帮你问问还需要人吗?很不巧,厂子里刚进了不少人,不一定有空缺。
阿萍的心一凉,这儿若不要人,她人生地不熟的,再去哪儿找工作呢?过不了一会儿,阿萍的老乡阿巧就回来了,她告诉阿萍,很不巧,现在厂子里人满为患,暂时不要人了。但是,主管答应会帮忙问问其他的厂子还要不要人,让阿萍别着急。
阿巧又给阿萍带了一份午饭,让她饿了就先吃着,她们午休就一个小时,有时为了多干点活,都是吃完饭,就去了,工作都是记件的,多劳多得。
阿萍拿出一点钱,觉得不能白吃白住的,要给阿巧,阿巧赶紧又给塞回去了,阿巧说咱们都是一个村的,出门在外不容易,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当初她来是,也是什么不懂,开头都很难,过来就好了。
阿萍还是比较幸运的,阿巧的那个主管,当初也是从阿巧这样的打工妹一步一步升上去的,她非常理解她们的处境,也愿意帮助阿萍。
在主管的帮助下,阿萍傍晚时分,又带着行李赶到了另一家服装加工厂,那儿正好还缺一个检验工,由于是熟人介绍的,很顺利地办了相关手续,安排了宿舍。
这个宿舍是个大厂房,乌压压地摆了四五十张单人床,到比单间的宿舍敞亮多了。大厂房的最里面都是空的,边上全是那种很大的玻璃窗,外面远远就是一大片树林,正值初秋,树林里林荫密布的,傍晚的太阳照在树林里,不禁让阿萍想到了那两句诗:“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如果没出意外的话,阿萍应该读高二了,她这次把课本都带上了,虽然很沉,她也要带上,这样心里踏实。
晚上从陆续回来的女工那,阿萍了解到,这家工厂做得全是外贸服装,质量要求很严格,因而才会单独成立一个检验小组。但是从她们的聊天中知道,好多人都不愿意去,学不到实质的技术,其他小组都是按工序分的,如袖子组、领子组等,都需要一定技术的,将来跳槽到别的工厂也好找工作。
阿萍倒没有想那么多,能有个工作,能有个落脚点就不错了,她得赶紧挣钱,大弟弟阿发上学还需要钱的,她想让弟弟住校,在学校吃饭,这样学习的时间就多写,还得让他吃得好点,才能更好地学习。
这样想着,阿萍很安心地睡了,她期待明天就能正式工干活,明天就能挣上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