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医神奇诊法的掌骨侧诊,一通健康和你一起学习。
第2掌骨诊病是按照生物全息律为理论基础而发明的一种诊法,早在1973年我国学者张颖清发现了第2掌骨侧的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随后,他创建了“第2掌骨侧速诊法”,这一学说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一、掌骨侧诊手法
以患者左手第2掌骨为例,测试者与被检查者对坐,用左手托起患者的左手,患者左手如松握鸡蛋状,肌肉自然放松,虎口朝上,示指尖与拇指尖相距3cm,测试者用右手拇指尖在患者左手第2掌骨的拇指侧与第2掌骨平行处,紧靠第2掌骨且顺着第2掌骨长轴方向轻轻来回按压,可觉有一浅凹长槽,第2掌骨侧的新穴即分布在此浅凹长槽内。测试者以左手拇指尖逐个按压穴位,拇指尖垂直于浅凹长槽的方向施力,并略带以第2掌骨长轴为轴的逆时针方向旋转30°的按揉动作,从而使指尖的着力点抵达第2掌骨为脊柱位置的小人的内脏位置。按照第2掌骨侧全息穴位群的分布图,在第2掌骨侧从头到足穴用力按压1次(如果1次测试不明显,可重复按压1~2次)。在按压时注意观察与询问被测试者的感觉,如果按压的穴位出现酸、麻、胀、痛、重等感觉时,可在此穴重力按压,如果被检查者因不可忍受而发生闪躲或抽手等反应或面部出现皱眉、咧嘴等表情时,就证明此穴为压痛点。
在诊察右手时,基本方法与左手同,唯按揉的方向有异,按揉左手采用逆时针方向,按揉右手采用顺时针方向。
二、全息穴位群分布
全息穴位的分布特点: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为胃穴;胃穴与头穴连线的中点为肺心穴;肺心穴与头穴连线分为三等分,上1/3处为颈穴,上2/3处为上肢穴;肺心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胃穴与足穴的中点为腰穴;胃穴与腰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上1/3处为十二指肠穴,上2/3处为肾穴;腰穴与足穴连线分为三等分,上1/3处为下腹穴,上2/3处为腿穴。
第二掌骨侧速诊法第2掌骨的每一个穴位点都与一定的脏器相联系,具体如下。
1.头穴 头,眼,耳,鼻,口,牙。
2.颈穴 颈,甲状腺,咽喉,气管上段,食管上段。
3.上肢穴 肩膀,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
4.肺心穴 肩,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管下段,背。
5.肝穴 肝,胆。
6.胃穴 胃,脾,胰腺。
7.十二指肠穴 十二指肠,结肠。
8.肾穴 肾,大肠,小肠。
9.下腹穴 下腰、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肛门、骶。
10.腿穴 腿,膝。
11.足穴 足,踝。
三、临床意义
1.找到压痛点后,寻找所在的全息穴位对应图,可知所对应的脏腑、器官的疾病。
2.如果左侧的压痛比右侧的强,提示左侧疾病。
3.如果肾穴压痛,可根据中医的理论进行延伸,可推测耳、骨、腰、膀胱、小肠等疾病。余仿此。
4.根据压痛的性质判断虚实,以痛、胀为主的提示实证,以酸、麻为主的提示虚证。
5.在按压时,寻找异常点,如整个掌骨都有压痛,就一个点不痛,这就是异常点,整个掌骨都不痛,就有一个痛点,这也是异常点。
6.可按压掌骨对应的穴位治疗相关的疾病,如急、慢性胃痛,可以按压胃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