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早安!
今天,朋友圈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所谓理想,就是理性的去想。”,不禁思绪万千,立刻在心里反问,“那梦想呢?是不是就是梦幻般地去想?”。这一看一想一问,倒也把两个时代咂摸了一遍。
小时候,经常会面对一个作文题目——我的理想,我们也会在抓耳挠腮后,或洋洋洒洒、或如控油瓶写下“我的理想是做一名科学家,为祖国的现代化贡献力量。”、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女排运动员,为国争光。”……那时候科学家的刻苦钻研、运动员的提振国威、老师的和蔼可亲、医生的治病救人都是小孩子眼里实实在在的物象。科学家的概念来自课本里李四光巧改名字的机智和为国勘探石油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线的了不起,茅以升爷爷潜心研究桥梁的痴迷连同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不得了,陈锦润叔叔几麻袋验算草稿解开哥德巴赫猜想的不容易,电视上、收音机里也是女排十连冠顽强拼搏提振国威的轶闻趣事,是对几十年汗水权当洗澡水,裹伤胶布可做四季衣的回报。至于老师,是歌曲里深夜静悄悄,灯光仍在亮的孜孜不倦,是狠狠打了我手心的严格要求。而收下了农村老大娘感谢救命的几个鸡蛋的医生就是实实在在的挽救生命的白衣天使。小孩子的眼睛里闪现着时代的特色,自然笔下就是真实社会的映照。那个年代整个国家集中精力抓生产,经济蓬蓬勃勃在发展,弘扬奉献、奋斗的主旋律创造的是让人民从当家做主的自豪中开始发展经济富国富民的朴实氛围。当然发展的时代局限,媒体宣传的不发达,让孩子缺乏更多的选择可能,少了更多的诱惑干扰,所以立足脚下的理想自然朴实无华。虽然我们当中绝大部分也没有成为科学家,也鲜有提振国威的可能,但这代人对现实的自我约束和对社会的自我适应也成了国家发展的动力。
不知不觉,我们的孩子嘴里开始不停的蹦出梦想这个词汇,连马云都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纳闷了,他可是比我们大的多的人啊。更奇怪的是,如果哪天有人说出理想两个字倒像是成了古墓派传人小龙女的不合时宜。更也许是我们上了年纪,对梦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担心,但总归是随了大流也不提那个理想了改叫梦想。后来慢慢才感觉到,生活的的确确发生了变化。走进农村,墙上的婚纱照不逊色于舞台上的大明星,小院里楼上楼下的装饰不比城里人差多少,虽然不是个个家庭都如此,农村整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前段时间大姨去世,回到曾经印象中的那个小乡村,表哥曾经挂着鼻涕满地跑的小孩子已经变成了穿着入时,车进车出的农产品合作社的网店负责人,时代让他们在解决温饱后有可能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远方。
作为外乡人,来到礼县这二十几年,目睹县城的几度大变化,被我戏称“家乡宝”的老公曾经骗大学同学说,他们礼县有交通灯,被我好一顿刮脸皮。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也是日新月异,有几次去了原来被称为乡里的东台村,迷迷瞪瞪居然转不出来了,现在都成了生意兴隆的集中休闲区。有好多人曾经做梦都想不到的生活居然变成了现实,难怪人人都把梦想挂在嘴上了。
虽然依然对当今小孩子动辄要成网红,崇拜挥金如土的歌星、影星有很多的担忧,但孩子们更具体的要当宇航员、疫情过后要当下一个钟南山也是一种很大的进步。时代让我们的孩子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而不是像战乱中的叙利亚,以色列依然在生存中梦想吃饱,这是国之幸事,你、我、孩子之幸事。
理想是成长的营养品,梦想也是成长的催化剂,不是吗?[握手][握手][拳头][拳头][拳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