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毕业一年后起便开始相亲,在此之前,对于另一半没有任何遐想。基于家境贫寒以及家里人“学生就要好好读书,看电视容易导致心散”的说法,在那青葱岁月里,当同龄人都在追《流星花园》的时候,我只能发发呆或者读读从同学处借来的《意林》、《读者》之类打发时间。因此对于恋爱,对于另一半毫无概念。
之后就读师范类院校,独来独往惯了,加之自己性格孤僻,依然是奇葩一个。当然了,这些都是内因,就外表而言,主要还是因为我没有让人惊艳的脸蛋或凹凸有致的身材,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普通人。
所以,不可避免地,毕业后没多久便走上了相亲这条道。从一年相一个人到一年相好几个人,从见一面到微信互动再决定是否有必要见面,一路走过来,发现情感之事最是讲究机缘。
25岁的时候,相亲对象的必要条件是:大学毕业;在遇到“地中海秃发”之后更新为需要对方有一定的颜值;经历过一些事,认为长得再好看的人,日子久了觉得也不过如此之后,升级为需要彼此三观一致;再之后慢慢懂得其实人品和心态最重要,能承担该承担的责任,面对分歧与矛盾,互相能有效沟通解决才足以支撑彼此共同面对生活的鸡零狗碎。
事实上,在遇到那个人的时候,除了记得底线(人品),其他东西压根都想不起来,就算想起,也会用很多很多“理由”跟自己讲,那些都不重要。
认识萝卜是在我生活状态最糟糕的时候,初见时,我就像个木头一样,介绍人让我干啥就干啥。他对我的印象极其不好——人瘦瘦小小,不怎么说话,气色不好,脸色也差,没啥表情。加上嘴唇发白干裂怕不是有什么大病。而我对他的唯一印象就是,做设计的,手很漂亮,擅长我不擅长的接人待物,但那又怎样,与我无关。
就是这样对彼此都没有进一步接触意愿的两个人,最终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有了后来。
所以说啊,人算不如天算,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