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
从电影《我不是药神》谈开去

从电影《我不是药神》谈开去

作者: 芦笛微微凉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17:14 被阅读88次

    天空中飘着雨丝,树叶被水洗过,绿得正起劲。从电影院出来,我忽然生出浓浓的苍白感和无力感。

    01

    《我不是药神》,美团打分9.7,够高!听说很多人都看哭了,朋友圈里晒,看这部片子要事先准备足够的纸巾。

    剧情不算复杂,主人公程勇家暴,离异;老父生病,特别缺钱,有钱就有命,没钱就没命;儿子要抚养,前妻要带儿子移民;卖印度神油,没钱交房租,房东大锁一落“交租开门”。程勇的人生几乎陷于绝境,蓬头垢面,典型的油腻中年一枚。就在那时,慢粒白血病患者吕受益,想求他买印度产的仿制抗癌药“格列宁”,这个药与德国产的正品药药效几乎完全相同,但价钱天壤之别。程勇在金钱的诱惑下,决定尝试着去做。药带回来了,几经波折,也卖出去了,并且在卖药过程中,结识了因女儿患慢粒白血病,丈夫跑路的思慧;因患病不愿连累家人而离家出走的黄毛彭浩;同样患病且会讲英语的刘牧师等人。他们组成了“卖药小分队”联手卖药,进价五百卖价五千,获利颇丰。在自已有药可吃的同时生活境遇也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德国“格列宁”医药代表要求彻查假药事件,卖假药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勇不想做牢,他权衡再三最终将代理身份转给了卖假药的张长林,转而投资正当合法的生意。

    “卖药小分队”解散了,吕受益吃不起高价药,死了。其清理创面的悲惨情节让人痛彻心扉,他妻子落魄憔悴的无助让人哽咽难言,更有那最终没能当面叫一声“爸爸”的幼儿。药贵人穷,徒叹奈何!

    来自贫困家庭的黄毛,只能再次回到屠宰场苟且,回不去并不遥远的家乡,见不了日日思儿的双亲,全家福的合影仍只能压在桌上……

    美丽坚强的思慧,仍以柔弱之肩,收起尊严,扛着女儿不敢想像的未来。

    善良而充满悲悯之心的刘牧师啊,他是上帝的代言人,然而上帝也无法改变病人的命运。

    其实对于主角程勇,我喜欢不起来,哪怕他自带主角光环,因为他家暴。镜头下他的妻子悲伤、忧郁,脸上写满了生活给予她的折磨。一个能对妻子动手的男人,除了性别是男以外,不配称男人。我不认为他会全心全意对别人负责,哪怕他在大众眼里很优秀。

    吕受益的死促使程勇重新卖药。

    当然,一切都是电影情节的需要吧。程勇也只是个普通人。他被带到了风口浪尖上,一切都在推着他向前走,黄毛彭浩的舍已护他,激发了他人性中的最大的善。不为追名,不为逐利,散尽家财,不顾自死安危,最终他被病患们推上了“神”坛。

    影片折射的是底层老百姓的医药状况,看了电影我却联想到对于老百姓来说同样息息相关的教育问题,大概是我的代入感太强了。影片中老婆婆说: “谁家还没有个病人啊?”套用一句:“谁家还没有个上学的孩子啊?”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孩子在上学,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是如此。

    02

    问题来了。

    盼望着,盼望着,南风来了,夏天的脚步近了。暑假终于来了。谁在盼望?学生盼,老师盼。那么家长盼吗?

    家长盼望暑假吗?求解中

    两个月暑假,中小学生如何安排?总结身边的孩子大致有以下几种:

    精英型:出国游学,线路多多,想去哪国去哪国。增长见闻,开阔眼界。费用以万为单位。

    土豪型:高额聘请各科老师补课,尤其是英语。一个月三五万的薪资照样养不起一个娃的假期。

    白领型:形形式式的夏令营,什么全脑教育,经典国学,户外拓展啥的,费用以大千为单位。

    经济型: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乐器、绘画、书画、健身,任凭选择。每一科费用以大几百为单位。

    小资型:父母亲戚组团,自家开小班,一对一轮流教学,哪个大人有空哪个就戳上一节。

    散养型:扔村里乡里,到点回家就给口饭吃,自由奔放,爱干啥干啥,费用以百为单位(买买买)。

    圈养型:看家里,不准乱遛达,以免发生意外。费用:适当提供零食,报销水费电费上网费。

    放眼身边,多的是家庭境况与电影中 “卖药小分队”相似的人,非精英非土豪非白领,好点儿的可算上经济型,娃的暑假主要用来上各种班,费用不是很高。但是这些兴趣班大多集中在城里,无人接送是个难题。

    小资型的大概亲友中有做老师,恰好也有暑假,恰好没什么培训,恰好能帮照看娃。当然娃可不能多,否则有违规带家教的嫌疑。

    更多的是散养型和圈养型的了。怎么散养,怎么圈养?

    散养的,父母该上班的上班,该外出打工的打工,孩子呢,给两钱,爱上网吧的就上网吧,爱交友的就交友,爱摸鱼的就摸鱼,当然,危险系数也大大增加。新闻时有报道:某处孩子在某水库游泳,结果……

    圈养的呢,除了吃和睡,总得有让娃打发时间的法宝吧,别急,太好办了,有网络,给个智能手机一切搞定。于是一个假期下来,孩子又多学习了很多网络知识,游戏又多升了多少级。父母不知道玩游戏太多不好吗?知道!但知道又能怎么办?没办法!

    03

    办法总是要想一想的。

    于是就有人打起了老师的主意:能不能请你带带我家孩子?带还是不带?

    无论散养的还是圈养的,其实很多家庭多么希望假期也能有人帮带着孩子啊,如果能再帮教点知识,如果能缩小点与城里孩子的差距该多好啊!特别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暑假到父母那儿去,不太现实;父母假期回家带孩子呢,同样不现实。所以这些孩子大多都是跟着祖父母,管饱就好!

    有市场就有人提供服务。有的老师禁不起诱惑,夸美纽斯一句“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几乎将教师推上神坛。教师要尽力想家长所想,急学生所急。

    然而教师事实上也只是职业而已,是谋生的手段而已。教师也是普通人,教师干活了居然还要收费,这就让人不可理喻了,呵呵。

    去年暑假看到一则信息,农村小学一名女老师,暑假里面收了20来个学生补课,共收四千多元人民币,结果被查处。没收非法所得,发配到更偏远的学校。所在的学校校长连带责任,降职批评。在职教师不得有偿家教是条底线,她触范了底线,被查处也无话可话。

    但当时我觉得挺悲哀的,一个暑假四千块钱,在房价早已过万的小城应该不算多吧,凭她一老师,就算做家教,到上海南京这样的大城市,会挣不到吗?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一个暑假会挣不到吗?操心着二十来个孩子是轻松的活?她的行为违规了,但是对于二十来个家庭来说,是福音啊。对于二十来个孩子来说,不必闲逛,安全系数大大增加。可以有所约束,少接触游戏,哪怕没学到多少知识,最起码犯网瘾的机会要小一点儿吧。

    一旦上网成瘾,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意识到危害。作为一名老师(申明一下,我坚决不做有偿家教的事啊),面对上网成瘾的孩子的无力感,就像影片中那些吃不起药的病人无助而抓狂。如果你也经常见到课堂上怎么也叫不醒的孩子,如果你也常看到狂补作业的学生,如果你也接触过破罐子破摔的原本聪明伶俐的娃娃,或许你能体会我心中的痛。

    我们都不是神,但是看了《我不是药神》,我知道在正义的裹挟下,其实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成 “神”。请

    救救网瘾中的孩子!

    放假是开心的事,但勿让暑假摧生一批新的网瘾少年。

    从电影《我不是药神》谈开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电影《我不是药神》谈开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ad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