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滴滴决定上线外卖业务的时候,我在心里为他叹了口气。我知道,那个曾经一夜蹿红的明星创业公司,那个兼并快滴、收购优步的年轻巨人,似乎未能等来真正绽放,就开始陨落。
记得滴滴在 2015 年由“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的时候,我还为其组了一篇稿子发在当时任职的《创业邦》杂志的公众号上。我还记得写那篇稿子时的心情:当时的负责人问我,滴滴改个名字,这个选题值得写吗?我答,这是大事,标志着滴滴的重大战略升级,值得写!
谁知道,将“出行”视为公司业务发展核心逻辑的重度垂直公司,竟被美团“逼”到做起了外卖。
即使滴滴能为其切入外卖业务找出 100 种理由——包括但不限于所谓的“算法能力”和“运力”——但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美团开始发力打车业务。
不过,美团切入打车的逻辑顺理成章,因为出行本就是吃喝玩乐的一部分,符合美团作为一个生活服务平台的定位。出行之于美团,或许可以说,是早晚的事。
与之相比,滴滴做外卖的逻辑就很难说通。这一方面是因为外卖业务不符合滴滴的长期战略定位,另一方面则是,滴滴尚处在亏损状态,此时切入更难盈利的外卖市场,更像是给自己雪上加霜,而非绝地反击。
事实上,美团大多数业务均已实现规模盈利,唯独外卖业务还在亏损。而且,按照王兴的说法,外卖业务的“亏损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另外,公开资料显示美团外卖市占率达 56%,已是一家独大。在这种情况下都难以盈利的外卖业务,理应是所有创业公司敬而远之的禁区。
由此来看,“滴滴外卖”像是滴滴在面对美团“宣战”时反应过度而催生的产物,其结局可能会无果而终。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美团打车”对滴滴出行的影响或许被舆论得有些过了头。在出行领域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的滴滴,本不该因此乱了方阵。无论有没有“美团打车”,滴滴都应该不遗余力地做好打车,并想尽办法实现盈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