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若能成为朋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三观大抵要相同吧,意气大抵要相投吧,要说得来,有默契。
在能成为朋友的人的身上,肯定会有自己欣赏的地方,如此才会被对方吸引,进而相交,进而成为莫逆。
然而除了上述这些,我认为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方身上没有自己深恶痛绝或不能接受的缺点。
是人都会有缺点,每个人对每个缺点的耐受能力却不一样。同一个缺点,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不值一提的微瑕;但对某些人来说,却如肉中刺一样无法忍受。
比如对于爱迟到的人,有些人觉得这是无伤大雅的毛病,又不是爽约,只是晚到几分钟而已,他们的重点在于到了就好,多等一会儿没关系。只要其他方面都好,依然可以和爱迟到的人成为朋友。但有的人就完全不能忍受对方一次又一次的迟到,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和忽视,即使对方有再多的优点,也不愿意和爱迟到的人成为朋友。
对于同一个缺点,不同人有不同的反应,这大概是和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经历、所受教育有关,无关乎个人品性好坏。所以,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也是要看缘分的。即使都是优秀的人,也不一定就能成为朋友。
相对于朋友,灵魂朋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容易做到。因为只在精神层面交流的朋友,摒弃了世俗的关系,比如完全不用顾及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等等,完全不会涉及金钱利益或权力规则等等,那么就更容易获得单纯的交往的快乐,更容易有相互的认同,思想火花的碰撞。想来,这也应该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朋友状态。
但实际上,灵魂朋友是更难得的。因为既然达到“灵魂”层次,朋友之间的关系就更加深刻更加高层次。成为灵魂朋友的双方,不仅互相了解对方心灵深处的想法和需求,也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更高一级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互相就能心领神会。大概,这是比知己还要再高一级的关系了吧。
蔡澜先生曾经说,他和好友倪匡、黄霑有个默契,就是不管什么人在背后对他们说另外两个人的坏话,他们都一律忽视。这个默契,蔡澜先生也称之为“承诺”。我想,这大概就是灵魂朋友之间的一种默契,一种无需说出口的承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