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也就是年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客观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面对人生事实和周围伙伴都是表里如一。
随着年纪增大,慢慢感知到自己的局限性,判断是有失偏颇的,有的时候需要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在工作上面我总是觉得我是对的,那么这样的观点导致我遇到任何事情都容易失去客观性,因为我很难发现自己身处局限。当我被告知或者教育说,要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自己有局限的,瞬间烦恼就来了,也许以前我更加天真。
于是,在工作方面我竭力地把自己刻画成公正的形象,有时候暗自假想我是对方会怎么思考我,通过这种假想来扶正自己操作,事实竟然让我变成了表现型人格,这样没有自我了,没有自己的成果产出,不能自顾自地活着了,处处有担惊受怕,处处需要环顾四周。那么这样的我就是在市场上总是关注价格的散户一样,没有安全感,自己就像青蛙,时时刻刻保持警觉,然而真正令人失望的是就算这样,我依然还是市场上的倒数,做不出有任何效果的工作。
我曾经在遛狗的时候看到我家狗对我随意的挥手,立刻期盼地迎上来,貌似有什么好处即将到来,在那一刻我觉得我就是它,周围环境一切因素都是像主人一样牵引着我,我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关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介于此,我希望摆脱这种表现型人格的束缚,真正成为定投践行者,定投所有标的包括自己。
事实上,我对于工作的向往也是基于短期价值的表现,如果领导能够给于任何安慰、奖励,我这件被吩咐的事情会办得心安理得,然而如果这件事悬而未决、模棱两可,我大多数就是会拖着办的,这和自己公正有很大出入,表里不如一。今天不是为了批评自己而来,而是为梳理自己这种表现,进而让自己以后做的更好。所以不要轻易说自己是客观公正的,我离哪儿还远得狠。
因此要客观的认识自己,客观对待自己,才能更加有效应付这个世界。另外要明确注意力是有限的,要集中注意力做哪些有长期价值的事情,短期和长期其实只能选择一个,不可能两样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