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做教育行业,听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客。 通过互联网方式的广告获客成本在不断飙升,目前有些知名培训机构报出来的网上有效获客成本都已经是2000 左右了,这个成本算是非常高了,而且这个竞价费用还在不断增加,而企业为了不断提升用户增长,还要持续的进行广告的购买。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广告吃掉了大部分培训利润,但企业还不得不继续打广告,因为没有流量就没有增长,没有增长,就拿不到投资人的投资。
大家可以看到,上文所描述的情况中,企业已经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这样的恶性循环,在互联网行业中,并不是某几个产品的特例,很多的应用都陷入了这样的一个负相循环,大多应用的开发者最初冷启动的时候,没有流量来源,就只能通过广告的方式获取流量,然后从此就再也无法停止广告了。 但广告的关键词确实越来越贵,早几年购买流量还比较便宜,但最近两年,越来越高,竞争企业之间形成了军备竞赛,各方也都很无奈。
为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给你讲一个肥猪丸的经济学案例。 一家公司生产了一种肥猪丸,猪吃了之后,可以迅速增肥100斤,很多养猪的人听到后,立刻购买这个肥猪丸,最开始的时候,为了让产品尽快试用起来,肥猪丸卖的并不贵,但是随着购买的人越来越多,肥猪丸的价格有所提升,最后的价格基本上会定位 在 100斤猪肉的价值附近,也就是说,养猪的企业购买肥猪丸后所赚的钱,大部分还是要分给到生产肥猪丸的公司,而他们还是只能赚原来的钱,因为这部分多余的利润是肥猪丸公司创造出来的,他必定会拿回这些价值。互联网公司之于广告公司,就像养猪的企业之于 肥猪丸生产企业,互联网公司通过广告获取流量,赚取的利润,最终还是要归还给广告公司的,因为这部分流量是广告公司创造的价值。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破解这种恶性循环呢? 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两种方式:
1 充分利用好存量
流量改变存量,存量改变世界。之所以会陷入到上文所说的恶性循环,主要是因为公司的发展不断依赖于新流量的获取,而流量的获取又只能依赖于广告,当所有的公司都是这个思路的时候,广告自然就会不断升值。研究表明,发展一个新用户的成本,可以发展3-10 个老用户,如果公司能够充分挖掘老用户,甚而通过老用户去发展新用户,这样就形成了口碑效应,在很多行业中(例如教育),这种口碑效应的获客会比购买流量更加精准,也更加有效。
2 做品牌
很多人误解说,品牌就是烧钱,有钱的时候找几个明星代言烧一把,带来些流量。如果是这样的想法,其实就还是停留在快速购买流量的思维。品牌其实是一种投资,作品牌的目的是为了占领用户的心智,它是一种对于未来预期的投资,品牌是要把公司的一种价值主张,一个定位深入到用户的内心,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品牌的投入前期来看,感觉像是在烧钱,但持续投入后,他获客的边际成本就会越来越低,而且品牌的投入,用户记住的是你,而购买流量的投入,用户记住的是那些竞价关键字,相当于你的钱全部投入到这些关键字上了,它当然就在不断涨价了。
一家公司如果仅仅依赖于流量的供应,那么公司很容易进入流量恶性循环的怪圈,要破除怪圈,就要考虑如何能够充分利用存量用户,或者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资产,通过这样两种方式,公司就能彻底摆脱流量购买这个毒品,真正进入低成本获取流量的正向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