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不提笔
近来用闲暇的时光,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翻阅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就好像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坐在你的对面,侃侃而谈属于他那个年代的爱情。你在艳羡里听完他的爱情故事,然后一个人先是笑,接着感恩,最后是怅然若失。
我为什么笑呢?
书中许多温馨的细节打动我,读着让我笑的有好些地方。举例子说吧,第一处是一九三五年七月,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去牛津留学,二人因为吃不惯房东做的菜,便另觅住所,自己烧饭。两人都不会做饭,但又充满好奇,有一次店里送来了扁豆,二人不识货,一面剥,一面嫌弃壳太厚,豆太小。后杨绛忽然醒悟,扁豆是专吃壳的。读至此真的觉得很好玩,两个不会煮饭的人,合伙搬家,又合伙冒险做饭,还不忘怪罪起扁豆皮厚豆小起来,扁豆可真是冤枉。
另一处是杨绛去医院生产,钟书那段时期只得自己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钟书先生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只笑,答: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啊!”“墨水也能洗。”钟书先生便放心回去,然后隔天,又苦丧着脸,又做了新的“坏事”杨绛总说“不要紧”钟书先生也就真的放宽心。这里的细节也打动我,这也是信任的一种吧,在钟书先生那里,爱人都说不打紧了,那就是真的不打紧。有时候,这里,钟书先生是孩子,杨绛则是大人。另一处也是关于做饭,杨绛做饭弄虾,虾乱蹦,杨绛慌忙跑出厨房,说以后不做虾了,钟书笑答:“虾还是要做的,不过日后我来打理”这里,钟书又成了大人,杨绛则是孩子了。好的爱情就是这样吧,我可以是孩子,你也可以,只不过你是孩子的时候,就让我做大人吧。
又为什么感恩呢?
读这本书的时候,没带任何苛刻的现代人的条条框框的好男人与好妻子的定义,去看书中的两个人的相处。觉得他们的相处自然,和谐,也可能杨绛先生回忆的时候把夫妻间不愉快的都忘记了,我感恩她忘记了,因为这样,我读这本书的时候除了笑就是艳羡,也让我在当下爱情的深渊里舒了一口气。让我相信还是有好的爱情存在的。
至于怅然若失,不过是读完书以后,回到现实里,觉得新时期的爱情都参杂了太多而已。有时候是失望,有时候也有希望。
比如那天,我在学校浴室门口看到的那个男生,送女朋友去洗澡,末尾,揽过女朋友的肩,认真的抱了抱她,又认真的亲了亲。我不去想象他们以后会怎么样,但就是那个当下,那个认真的样子真的打动到了我。
他们的爱情里,灵魂相依,更把琐碎的生活过成了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