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叶妍,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6岁半,小女儿3岁。
今天由我来和大家分享《宁宁没有刷牙》这篇文章给我的感悟。
之前说由大家轮流分享文章收获,我浏览了一下目录,《宁宁没有刷牙》一下就被选中了。这是3年前看过的文章,记得当时对其中的抽丝剥茧,就是“五体投地的佩服”六个字。
渡渡鸟最先是2016年4月在微博上发了这篇文章。当时我大女儿3岁9个月,还处于对刷牙这件事“时而顺畅,时而对抗”的状态,认为“我的地盘我作主”。而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极度焦虑的老母亲心态,一次不刷,心里有千万只蚂蚁爬过。每每通过强迫她刷牙,实现我满满的控制欲。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刷牙就是我和她之间的一个硬硬的梗。唐老师也许还记得,为这个“问题”我不止一次咨询过她。
所以一看到渡渡鸟写有关她家女儿刷牙的问题,简直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看看渡渡鸟是如何思考的。心里想着“哈哈,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原来大神的孩子也有同款状况。”
一开始,我是抱着“给我一个良方”的心思去读的。譬如“宁宁不肯刷牙,用什么游戏力方法引导?”原来渡渡鸟将这件看起来可以转头而过的小事,并不是给出一剂药方,而是首先将“姐姐为何要告状,而且专门针对宁宁”的心思一一道来,用水一样的智慧,看到这件小事的源头。而看透却不说透,换种方式正面强化“心心为小妹着想”。其次,对于宁宁不合作刷牙这件事本身,同样也看到背后的因由,就是“这是我自己的事,由我来决定”。这个时候,不需要说什么蛀牙的道理,不用“理”论,用“情”论,亲亲,抱抱,就是处理一切关系的绝世秘方。再加上将牙齿拟人化游戏力玩起来,就已足够。
感悟一:学习做一个调皮放松的人。因为欢笑先于教育,轻松先于紧张,调皮先于规范。
一大早,心心起床后就来报告宁宁昨晚没有刷牙。为缓解心心的情绪,渡渡鸟特意来一段蜜汁对话“你是小蜂鸟?哦,不,你比蜂鸟胖多了。你是啄木鸟?哦,不,你比啄木鸟长得漂亮!你是猫头鹰?哈哈,你的眼睛很大,像小猫头鹰。好吧,亲爱的心心猫头鹰,一天开始喽!飞出去吧!”这些小鸟的比喻,渡渡鸟就是信手拈来,真是一个很调皮放松的妈妈,单单是这一段,我就觉得特别好,渡渡鸟自己就是一个“疯疯癫癫的妈妈”,假如我们自己也能俏皮起来,不那么严肃刻板又红又专,家里的气氛,尤其是早上,也能跟随着活泼起来。倘若当时妈妈说“是啊,小妹没刷牙的确不好,她不懂事,我们待会儿继续督促她吧。”这样真是太呆板了。我自己就是太严肃认真了,“老板娘”(老是板着脸的娘)是经常做的。我想,也许我们一时还做不到这样古灵精怪,那就照搬模仿、举一反三地套用这些句子,练习多了,也许会成习惯。也是很好的方法。
感悟二:负面情绪最先指向的是身边最亲密的人。妈妈是孩子所有情绪的后台。
细致如渡渡鸟,她思考了这件事的源头,至少反应了两个问题:
一、心心的不好情绪,是从前一晚就累积起来的。而负面情绪,最先抵达的第一拨人,就是身边亲密的人。
这一点很重要,了解到“当自己能量干涸时,特别容易对他人吹毛求疵“,就了解到为何孩子“一见到妈妈就不行了”。妈妈就是孩子所有情绪的后台啊,更要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襟去接纳TA的情绪。
![](https://img.haomeiwen.com/i5017270/61573d8c8b670dcf.jpg)
感悟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奋记录,量的输出,会带来质的改变。
心心换了牙,严格控制自己吃糖。自己不能吃糖,却看着如影随形的妹妹无所顾忌地一张嘴一个,这个场景,也太挑战一个6岁小孩的大脑了。渡渡鸟深深理解,还将之前某次的“糖与牙”之姐妹对话和动作,详细举例写下来。这让我特别震动。我想也许渡渡鸟当时就有写日记记录的吧!且不说她的观察力洞悉力,而这该是有多勤奋的记录啊。这一点触动我了。也许我们还没能做到象渡渡鸟一样的明察秋毫,但这个“勤奋力”,是我们可以为之努力的。很多妈妈,都将孩子的“金玉良言”及时记录,这一点就已足够好。再者,将孩子日常的片断客观记录,最后,将自己对事情的体会、觉察及时记录。如果能做到如此勤奋的动笔,那离自己“蝶变”也不远了。我想群里很多妈妈都正在这样践行着。想到此,我也得多多努力啊,生活的细节,转头而过,不记录,就像沙子从指缝间流走得无影无踪。而且,渡渡鸟每天4点半起床工作,想想这些“大人物”自身的勤奋,我们也不敢懈怠吧。
感悟四:提防自己的持戒优越感。
二、心心严格自律,期望借着自律去控制身边的人,但发现宁宁并不买账,心心还能严格要求自己吗?别说对一个6岁的小孩很难,对成人来说,也极其不易。
这样的事情,在成人世界里比比皆是。比如妈妈自己是个严格遵守“不能迟到只能早到”这一“规矩”,却发现自己的孩子根本无所谓,怎么催促依然不紧不慢,不由得抓狂和控制,情绪被带走。比如自己是个节俭但又渴望物质之人,很多想买的物品,放在购物车里,一段时间又删去,但看到孩子不爱惜东西,喜欢什么就说“买买买”,不由得又气急败坏,简单粗暴地制止。又或如,自己学了很多育儿理论,知道怎么“科学育儿”,时刻警惕自己“有所不为”,这时对其他育儿团队的人(如丈夫、公婆),很容易会产生优越感,继而产生对他们的要求甚至强迫。
“这就是持戒者最应该提防的持戒优越感:因为持戒,因为选择选择'有所不为',而对'有所为'的人产生强迫性。”
觉察到这一点,就明白自己和孩子,和其他任何人之间的差异:别人和你不一样。也许自己是在忌恨那些没有追随你信念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5017270/8f67da96304837a9.jpg)
感悟五:不必说破孩子背后的情绪原由,这样会对孩子形成心理暗示、负面强化:你就是这样差的一个人。
渡渡鸟对心心的一连串心理洞若观火,她看透却不说破,她不会脱口而出“你是因为自己不能吃,所以小妹吃糖才让你不开心”,她知道这样的大白话,就固化了心心的思维模型:是的,我就是妒忌妹妹,我想控制她,但我不能这样,所以我要忍;或者我也放弃自律。
反观我自己,“看透不说透”这一点实在道行太浅,譬如大女儿故意弄乱妹妹搭的故事场景,我就说“你就是因为自己无聊,看着妹妹自己玩得开心,你也不给她玩。”或者,大女儿要我抱她洗头,她已经6岁多了,我根本托不出她沉重的头,我就说“你就是因为看到妹妹有得抱抱洗,所以你也要抱。”说出来,明知道是废话,对她一点心理建设没有。但自己就没有用水一样的智慧,去找源头。
水的智慧,不但“平静观察,跳出当下,用镜像去探查本质”,还会正面引导。对于心心报告宁宁没刷牙这件事,渡渡鸟换了个时间悄悄和心心聊天,先强调“谢谢你为小妹着想”,再辅之以刷牙建议,和对她特别想吃糖的理解,将温暖和爱流动起来。可见这个妈妈用心之妙、之细。爱的能量会流动,心心收集到的爱,会忠实地传递给宁宁。由此,这无不在时时警醒妈妈,尤其是多子女家庭的妈妈,让爱的能量从上游到下游,再回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5017270/85706ec015f24fa5.jpg)
感悟六:表达爱意的蜜汁对话学起来。也许自己童年没有从妈妈口中得到过,那么,从现在开始,练习表达对孩子柔情蜜意的语言。爱,再多也不嫌多。
而宁宁不肯合作刷牙这件事本身,渡渡鸟知道这是一个4岁孩子的反抗语言。她首先来一句“大宁,妈妈爱你。”,这是一句关键的开场白,柔情蜜意。看到这里,挺惭愧,自己和孩子的蜜汁对话太少,“妈妈爱你”这四个字很难说出口,没有灵动起来。所以,遇到不合作问题时,这个开场白也是一个很好的模仿方式。即使不能随口道来,那么用大脑有意识地说出来也是好的,相信慢慢就会习惯。
这篇文章到现在,一晃三年,“不肯刷牙”的时候,大女儿已悄然过去,也就是到了当时的心心的年纪,开始自律,即使懒得去刷也会用意志坚持。而我的小女儿已3岁,是另一个当年的姐姐,又到了宣誓自己地盘的时候。而我已然是比之前放松太多的妈妈,放松的状态,各种游戏力就会水到渠成。有时将牙刷比喻为小蜜蜂;到牙齿花朵里采蜜,有时将各种牙齿喻做兔子牙、长颈鹿牙、大笨象牙,比比哪个最白;有时假扮牙齿清洁工,要到牙齿大街里搞卫生了......很多时候她要求自己刷,其实她还不能真正做到刷得认真干净,就是胡乱搞两下。要是以前,我不同意,我要再帮孩子(大女儿)刷一遍。而现在放松了,我会想“嗯,虽然刷得不彻底,但没关系,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为自己付出劳动的机会,很大地增加她的成就感呢。这一点比每次和她斗争,强迫完成任务重要得多呢。”
特别喜欢这篇文章,还因为最后渡渡鸟说到“现在育儿路上,告诉我们怎么做的太多太多,都是药方和药,都是36计和108条策略;但是告诉我们为什么的太少,我只想一点点说清楚为什么。像一条河流,从源头到大海,经历了多少,携带了多少,我们看到的,远不是它的全貌。”
![](https://img.haomeiwen.com/i5017270/8d39c4728c23d83f.jpg)
这段话我反复看了一遍一遍,说到心坎里去了。快节奏、急功近利,大部分人都问一句“这个问题怎么破”,就希望立竿见影。而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篇,可以说是渡渡鸟“灵力值很高的沟通”的其中一篇。提醒我们,“用水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自然而然,细细冲刷涤滤——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5017270/27b91b87527f376a.jpg)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给我的收获。谢谢大家收听!
最后要特别感谢小管家倩文,她一次次指导我怎样分享语音;我电脑没装微软,她又帮我做PPT,帮我选模版,然后又帮我的照片做底片、选颜色,还很细心地问我文字要搭配的颜色。我真感动,生活就是由很多细小平凡但又充满爱的事情组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