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吃饱了吗?
如果答案是没有,那么恭喜你,你将来得二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些。最近在听王东岳先生的《中西哲学启蒙课》,其中有一讲关于吃饱饭和糖尿病关系,对其研究分析很受启发,觉得很在理,摘抄下来分享,希望对读者有所启迪和帮助。
王东岳先生认为,“所有生物都是在吃不饱饭的过程中进化过来的。所以在近代文明以前,人类从来没有过有意长期吃饱饭的经历,这才是正常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你在半饥饿状态甚至饥饿状态下,你的体能和智能通常是最好的状态。你吃饱饭跑不动了,甚至你坐在那想看一本书,智力都会下降。为什么?因为所有的生物它必须有一组基因——生物学家有的把它叫节俭基因,我把它叫节能基因,大家比较容易理解——也就是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偶然有一次吃饱饭,它得把这些能够剩余的能量赶紧储存起来,绝不让它浪费。
要知道即使是食物链顶层的生物,比如狮子老虎都经常处在饥饿状态,很少有吃饱饭的机会。因此所有生物原始生物在自然状态下从来吃不完饭,偶然有吃饱饭的机会,它一定有一组基因把它调整为把所有剩余的能量赶紧积攒在体内。我们今天突然吃饱饭了,大家知道吃饱饭是非常可怕的,于是你今天发生一系列问题,肥胖病、富贵病,最可怕的糖尿病。要知道糖尿病的那一组基因,我在这里主要讲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的那一组基因其实就是当年的那个节俭基因或者节能基因,它当年维系着生物在生存资源不足情况下的亿万年生存,是一个最基本的有利基因。但是你今天文明化生产能力提高,你突然吃饱饭,你天天吃饱饭,把所有的能量不让浪费,集聚在每一个细胞之中,最后直到把每一个细胞撑死。
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非常可怕,它的后遗症,它的并发症损害人体所有器官,所有组织。从眼睛视力最后消退、皮肤溃疡、肾功能消退、肝功能损害、心脏脑组织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能够保全,所以糖尿病是非常可怕的。它居然是那个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有力的节能基因的一个产物。大家知道在人类原始状态下或者自然状态下,既然所有生物都吃不饱饭,所以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从来是很少吃饱饭的。在那个时代,二型糖尿病几乎是不存在的,人类是没有这个病的。
大家知道今天糖尿病比例有多高?少说百分之十几。有学者统计,现在处在糖尿病前期的人已经达到53%以上,一半人已经是了。我说什么意思,如果你从小每一顿饭吃饱,你在不到20岁的时间里,你已经进入糖尿病前期叫高胰岛素血症,也就是你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你一旦吃饱吃多,它于是就得分泌胰岛素,把这些糖分变成能量,糖原,储存在所有的细胞中。如果你顿顿吃饱饭,年轻的时候,20岁前后,你已经进入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过高细胞膜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糖尿病随后慢慢发生。所以你只要孩子阶段顿顿吃饱饭,你在不足20岁的时候,你已经是二型糖尿病前期病人了。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如果这种状态继续进行、继续发展,人类将全部进入糖尿病时代。我在讲什么?我在讲文明进程是自然进程的恶化表达,我在讲自然生理与文明生态的冲突,也就是你文明化的时间非常之短,然而人体的生理反应结构是面对自然产生适应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的基因突变来不及调整对文明生态的适应,由此进一步使你这个最脆弱的有机体病态化显现。”
对于吃饭这个人生头等大事,该如何正确对待呢?王东岳先生有如下建议:
“不能顿顿吃饱,每顿饭只吃六七成。
除了青少年身体正在发育,活动量极大,或者你中年以后劳动量极大,体力支出量极大,一顿可以吃饱。
一般人在中年以后,你不但每一顿饭不能吃饱,而且你不能一日三餐。
现在讲一日三餐,这个讲法是非常不成立的。古人,活动量有多大,一日三餐才成立。
要知道,只要过度吃饱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要知道所有动物包括人类都是在吃不饱饭的过程中进化而来,因此找见饥饿感是健康的第一要素。
就想想你一天三顿饭你还能有饥饿感吗?所以中年以后文职工作者一天只能吃两顿饭。
我建议大家,仅仅是建议。
你要么不吃晚饭,要么不吃早餐。
有人说不吃早餐就得胆囊炎之类,或者胆囊结石,全是瞎掰。
这两顿饭还尽量不要岔开,比如,中午12点吃午饭,早点,七八点。或者不吃早点,吃晚点,晚饭六七点。
也就是说,你有一顿饭跟下一顿饭间隔的时间要超过14小时。干什么,找见强烈饥饿感。
如果你一天没有饥饿的那个感觉和饥饿的那个时段,你一定要出麻烦。
一饿就吃是找死请记住。
为什么?
因为你在吃饭以后,你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你只有在强烈有饥饿感的时候,胰岛细胞才开始休息,胰岛α细胞开始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不仅调动储存在细胞内的所有能量,包括糖原和脂肪,而且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时段,是整个身体生理状态细胞的总修复时间。
因此每天必须有真正的持续饥饿,才是健康之本。
请记住你是在饥饿中进化了上千万年才来到这个世上的,所以你最适应的是适度饥饿。”
不能再吃饱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