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

作者: 小久_ab87 | 来源:发表于2022-02-07 22:14 被阅读0次

1. 《饥饿的盛世》

在图书馆遇到的书,带回来过年看。

讲的是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的故事,讲了一个君主从父辈接手江山之后的文治武功,创了一个“人口最多疆域最广经济总量最大”的“盛世”,然后又是如何在“盛世”的构建过程中埋下了诸多隐患,国运不久就走向衰败……

读到倒数第二章,忽然从书页里掉出一张折叠得小小的纸,展开看时,是一份高二理科班的高考数学复习卷,属于一位姓叶的小朋友!

说实话,虽然高考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猛地看到数学卷子,还是会头皮发麻……就像那些噩梦忽然成了真似的。

复习单元是“导数”。叶同学用黑笔写的每一道题都是错的,又用红笔写了答案和解题过程!可以想象他做题和抄正确解答时候有点生气吧……

然而,孩子啊,我在你这么大时,可不会看这样的书啊,什么“盛世”,什么“乾隆”,与我无关,我们学校图书馆都没几本书,只有教辅书啊!我记得高中的图书馆不但书极少,还对学生借书诸多限制,使得我在初中时饥不择食乱看杂书的习惯被治理“好”了(假期不算),竟然一年也没借过两本书~

这么看来,叶同学能把《饥饿的盛世》看进去,数学题做错就做错吧,毕竟还只是高二呀。从卷子上写的日期推断,他应该是今年夏天才高考,来得及的,加油啊叶同学!

2. 寒冷的盛世

春节期间气温奇低,连续阴冷,本南方狗竟然被生生冻哭三次,而且平生第一次开始使用“老年人才用的”热水袋了!(啊啊啊谁发明的热水袋)

更冷的还是来自江苏某地的“新闻”。其实那不是新闻,因为没有正规媒体报道,只是自媒体与社交平台上的接力,造成围观而已。那也的确不是新闻,因为搞不好这样的事情几十年来已经多次发生,当地人习以为常,认为是“民俗”的一部分罢了。

丰县,好像就是出了刘邦这种小人的地方,民风还能好到哪儿去?

官媒们在全力以赴报道盛世华章,哪有功夫关注这个。自媒体算是社会的私力救助?有总好过没有吧。只是,年后有的部门上班办公了,删帖的力度与速度都马上见长——唯有在这方面,行政力量是绝对高效的。

想找个寒冷的地狱,让那些“不是东西”的人形禽兽,不,不能贬低了禽兽,那些“不是东西”的人形生物,关进里面待着,无期!

另找个更冷的地狱,留给我这除了围观、愤怒又做不了什么的人,值得一个地狱。

3. 早春

对精神病人来说,春天会触发一些不好的症候。只能熬过去。

现在正是早春,天地间常常飘着细小的雨丝,无声地渗透。一切在悄然生长。在西江边,李花最先破颜而笑,摇曳生姿,倾倒一片。连路边最弱的小草,吸饱了雨露,都抖擞起精神来,开出芥粒般的小花,笑语盈盈。

更高纬度的地方,还下着春雪呢。春天的雪,不是那种苦寒干冷的了,是温润的,是绵柔的,给大地穿上一层小衣裳。那是我喜欢的白糖雪,是童话里的雪啊……

世界还是这么美。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地狱。

图 by Niki

相关文章

  • 早春?早春

    平凡•原创 玉兰花开了?开了! 下楼,一抬眼,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玉兰花怎么就开了?也不和我商量一下。 继而哑然失笑...

  • 早春

    早春 文\林嘉梓 空洞的酒杯装不下的是关于早春的想象,溢了出来化作一江春水向东流去,映出桃花的欢颜。打岸上走过的人...

  • 早春

    早春浅凉 赏一场盛世花开 泛白的天空 惊扰了待开的花蕾 晨曦微露 捋一觅朦胧的烟霞 宁静的乡村 炊烟在屋顶袅袅升起...

  • 《早春》

    柴门迎犬吠, 空巢待燕归。 蓬蒿不识面, 东风习习催。

  • 早春

    晚来秋风急, 冬去叶无声。 和风吹杨柳, 万物始发生。

  • 早春

    当立春的字样 出现在日历上 北风就像被贴了符咒一般 霎时减去了嚣张的气焰 檐上的积雪 开始用泪水书写着 离别的赠言...

  • 早春

    春风一夜酷 白露为霜寒 柳枝摇曳美 嫩芽朦胧惊

  • 早春

    偶然回眸间 是一树花苞欲放未放 满天都是踱步的飞絮 风把它的花香藏进兔子的绒毛里 阳光在她身上流动 仿佛下一秒就要...

  • 早春

    春来甚早, 未唤东风同道 借得雪花万树开 也给新年增俏 不见春色怡人 仍是满目枯草 只有傲雪梅花 黄裙粉裳,枝头含...

  • 早春

    玮莲 晨曦中万物静默 腐烂了的干草 横斜的树枝 北归的鸟 融化了的黄土地 雾蒙蒙的春天的早晨 有温暖的风自南方刮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早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sv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