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昨晚睡好了吗?
从 2017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 中,我们可以知道以下几个事实:
一半以上的人作息不规律
约8成人主观感觉自己睡不好
9成以上的人睡前离不开电子产品。
基本可以下判断:大家的睡眠都不怎么好。
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总感觉自己没有睡饱。于是,去查了些资料。
一、不是没睡够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神经科学家Jerome Siegel,调查了居住在玻利维亚、坦桑尼亚和南非偏远地区的族群,发现他们的睡眠时长与睡眠习惯都是相似的。Siegel已经在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的睡眠领域研究了40多年。
基本结论如下:
生活在非洲和南美的狩猎采集族群并没有比生活在现代国家的我们睡得更多,与我们一样,他们每晚的平均睡眠时间都在6.9~8.5小时。
此外,狩猎采集族群的人们几乎从不会在白天小睡一会,但是他们依然生龙活虎并且从不认为自己缺觉。
这一不可思议的一致性打破了民间一直认为我们的祖先睡得比我们多得多的谣传,也澄清了关于“现代人究竟睡多久才合适”这一问题的误区。上述研究成果来自论文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
自打19世纪70年代电灯的发明开始,电视、互联网以及其他高科技产品蜂拥而至,研究人员曾认为,拜这些高科技所赐,现代人的睡眠时长比我们狩猎采集祖先的“自然”睡眠时间少了很多。
由于缺乏数据,一些研究人员甚至认为我们的祖先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睡眠节律,也就是比生活在工业时代的我们每天平均多睡2~3个小时。因此才会有医生建议成年人每晚睡8~9小时(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成年人每天睡7~9小时)。
然而Siegel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在劝告人们增加睡眠时长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搞清楚人们到底需不需要比现在更多的睡眠?”
实际上,这些原始部落里的人们,会直到日落2.5小时至4.4小时后才会睡觉,并没有比我们多出2-3个小时。
研究人员认为,除非你是一名为了大脑发育而需要更多睡眠的青少年,否则人们每晚并不一定非要睡足8小时,当然如果第二天感觉昏昏沉沉则是一个例外。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圣地亚哥睡眠研究人员Daniel Kripke对此表示赞同。“我更倾向于相信人们需要睡足8小时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下图来自 微信2016睡眠时长报告 。微信用户群体大,一般人睡觉前都在刷微信,醒来第一件事也是打开微信,这个统计相对可信。与原始部落一对比,我们睡觉时长基本上是及格的。我还看了几个报告,甚至有说这几年我们的睡眠时长还增长了。
但是,大多数人依然感觉非常不好,早上起不来,白天没精神。
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这里:
二、只是没睡好
可能并不是时长的问题,而是质量的问题。
毫无疑问,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数码设备了,太阳下山之后依然如此。试问哪一位朋友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躺在卧室的床上,拿着智能手机、平板或者看着电视,舒服又惬意。不过,根据最近由休斯顿大学的研究者们发表在《Ophthalmic & Physiological Optic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称,数码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导致睡眠紊乱的发生。
在这一研究中,志愿者们(17-42岁之间)在睡前三个小时内穿戴着能够隔离短波长的玻璃罩子,同时保持原有的玩数码设备的习惯。结果显示,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志愿者睡眠期间体内褪黑色素58%的水平,这比服用OTC褪黑色素补剂要有效得多。
"这一研究传达的最重要的讯息是:数码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对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穿戴隔离罩子的期间,志愿者们均表示睡眠质量有所提高,入睡时间变短,睡眠时间有所增加。
事实上,最大的蓝光光源是太阳,但LED设备也是主要的蓝光光源。蓝光会加剧我们的清醒状态,调节机体的生物钟。这种人造的光线会激活眼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的光敏受体,从而抑制褪黑色素的产生。
我们应当减少暴露在荧光屏之前的时间,或者穿戴能够隔离蓝光的设备,从而减少夜间受到的蓝光的影响。"佩戴护目镜能够降低蓝光对光敏受体的激活作用,从而能够提高睡眠质量"。
睡得好不好决定了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睡前不带手机上床,解决你80%的睡眠问题,这就是我的发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