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孩子听不进去话,总爱说不的时候,如何不发火,解决问题?
1.帮助孩子准确表达
记得我嘟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说不,动不动就是:不可不可。刚开始我还以为真的是孩子自己不愿意,结果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其实是因为我们大人平时老是习惯性告诉孩子:不许干嘛不许干嘛。然后孩子处于学说话模仿的阶段,所以自然而然就在重复练习。所以有时候其实并不是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关于这一点,对于小龄孩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大龄的孩子就可以引导孩子直接用语言说出来。比如:我不想要什么什么,因为什么什么。或者我不什么什么,我想怎么怎么样。
2.把自己想象成孩子,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做大人久了,就会忘记孩子本身。所以,这时我们不妨蹲下来,看到孩子行为背后更加深层次的需求。
偶尔不愿意洗澡,是水太烫还是盆变大了?孩子害怕。
偶尔不想吃饭。是因为不饿还是身体不舒服,不知道怎么样表达?
3.提供选择,或者利用游戏化解矛盾
比如:我都现在已经走路很稳了,但是时常会走着走着喊妈妈抱抱,如果我有精力呢,抱抱就抱抱也没啥。如果有时实在没力气了,我就说:妈妈好累呀,咱们来比赛吧,看谁先跑到那棵大树跟前,这样我们就都很开心地跑到了目标跟前。
问:除了发脾气,还有哪些沟通技巧能让孩子愿意听从?
意识到情绪变化,开始在逐渐改变说话的方式。
1.给情绪按下暂停键
当我们内心情绪不断积累,快要爆发时,可以先深呼吸,在内心自我对话:
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我发火真的可以帮助他吗?
深呼吸冷静,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
2.多用描述性语言,少用批判性语言
多用我看到,我观察到,我了解到第一人称开口。不要用你开口。客观地说出这件事情导致的结果即可。
问:大人也需要情绪宣泄,有什么比较好的宣泄途径?
1.找到自己沉浸其中的事情
孩子睡了给自己认真做个保养;设置周末半天没娃日做个美甲,喜欢收纳整理的彻底来个断舍离。
这时我们会更容易发现,我们除了是妈妈,也是自己。
2.允许自己彻底地休息
养成中午小憩的习惯,睡好了,能量有了,身体更放松,心里更自由。
问:想提升自身情绪管理能力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1.降低音量,温柔慢慢说话
2.记录情绪日记
每天晚上记录自己当天发火的事情
比如:
孩子做了什么?
我在哪个时刻发火了,为什么?
如果重来,我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工作生活亦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