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考高中没有考好,落入普通中学。进入普通中学还不被老师同学看好。在班里遇到同是天涯沦落人,成为知音,结果唯一的知音也背叛她,还说她的坏话。
人生一连串的不如意,使她无法承受。她终于崩溃了。她的人生一片黑暗,她开始失眠。失眠又使她的学习也力不从心。学习成绩下降。直到无法上学。她只好在家休学。
她在家休学已经两个月,面对这种情况不知道怎么办?自己独自一人关起门来,不想和任何人说话。
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突然变成了这个样子,她父母的朋友也看到了她的问题,建议她的父母赶快给她看看去。
第一次咨询
父亲来到郝老师工作室,把孩子的情况讲述给郝老师,一个在单位当领导的男人,竟然边说边哭了起来。 郝老师已经从父亲这里听出了问题。这对父母对孩子的学业非常看重。这个女孩也很优秀,在学校里还很活跃。在班里担任宣传委员。 现在人生遇到挫折。 郝老师建议父亲把孩子带来。
第二次咨询
诊断 她是个从小在学校一路受宠的孩子。因为,高中没有考好成绩,从重点中学滑落到普通高中。进入不如意的中学,还不被老师同学关注。因为在初中时,她是班里的宣传委员,是个被老师与同学关注的公众人物。她不习惯于默默无闻。这样似乎感觉连学习的动力也没有了。扎在人群中,没有人肯定她,认可她,赞美她,她就象被丢失一样,看不到自己的存在。本已中考失意,没想到新的环境又使她很失落。在她如此不如意和黑暗中,遇到了一位同是天涯伦落人的知己,她象紧紧的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没想到,她这位落难时的知己,不久又背叛了她,甚至还在背后说她的坏话。又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她的人生节节败落。一个接着一个的打击,使她缓不过来了。她抑郁了,她开始失眠了,没想到,她竟然连上课的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了,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成为倒数。这下她感觉自已一切都完了,这个成绩会让老师同学歧视她。她越这样想,思想负担越重。思想负担越重,她越无法入睡,结果连学也不能上了。她不得不休学在家。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有任何人能够解决她的问题,父母看着她这样,很着急,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心的朋友劝她的父母,赶快给她看看。
经过两个小时的咨询,她的问题的症结清楚了。她遭受到一连串的打击,她的内在的生命没有建立起来。她在以外在的肯定和认可为人生的动力。现在这些外在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她的人生的价值倒塌了。她最后寻找到的一个生命支点也倒塌了。她不知道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她的人生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而且,看不到光明在哪里?
再深入挖掘她的原生家庭,她在父母眼里是个令父母骄傲的孩子。父母也十分宠爱她。她在父母这里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学校。在学校是老师,同学夸奖的好孩子。她已经习惯了被欣赏,被宠爱的感觉。而在这个不称心的学校,却连这个感觉也找不到了。她从小的习惯被打破了。而最后抓到的一根救命稻草也丢失了。
两个小时的诊断,治疗方案也已经出来了。治疗她的问题,需要建立内在的生命。
第三次咨询
上次咨询完一个星期后,郝老师告诉她,回去后早晨起来跑步,白天运动,把觉睡好。她按照这个去做,第三次咨询,事隔一个星期后,她的脸色已经从上次的灰青变为黄色。精神状态也好了许多。因为,她找到了能够理解她的人。说出来,内心就感觉到一种释然。
这次郝老师已经进入对她的问题的治疗。郝老师问:你想过没有,你将来想成为什么人?她摇摇头,似乎这个问题还从来没有想过。郝老师又问:你喜欢什么?她又摇摇头似乎也不是太清楚。郝老师又问:你最羡慕什么人?她回答说:作家。郝老师问:在功课里,你最喜欢哪一门功课,是语文吗?她点头默认。她又告诉郝老师:她喜欢阅读文学作品。
建立内在的联系 外求变为内求。在这前,她的学习动力来自于老师,同学的认可和赞扬。如果不能够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和认可,她感觉学习就没有了意义。
价值观的偏离
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