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币圈,似乎又活过来了。这一回,激活人气的不再是一些虚头巴脑的加密货币,而是被业界人士称为区块链的IPO的STO。
STO的全称是“Security Token Offering”,指的是证券型通证发行,是一种以Token为载体的证券发行。对于STO这个新物种,行业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支持STO的人认为,它融合了IPO的优点,解决了ICO的缺点,未来区块链行业是STO的时代。反对STO的人认为,在没有法律合规的前提下,它不过是币圈最后的挣扎。
炸裂币圈的STO
作为证券型通证发行,STO这种Token代表某种资产或权益,比如公司股票、债券、黄金、基金等,因其具有证券属性,所以受证券机构(例如美国SEC)与相关证券法律法规的监管。
其实,早在2017年年底,美国就提出了STO募资模式,经过将近一年的发展,已经有几个融资项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今年10月12日,美国电商巨头Overstock旗下的区块链子公司tZero公开表示,已完成证券代币发行(STO)。这也是首个发行成功的STO项目。据悉,tZero的募资过程是从2017年12月18日至2018年8月6日,一共发行26,228,711个代币,筹资1.34亿美元。
根据相关规定,2019年1月10日以后,90天的锁仓周期到期后,合格投资者可在二级市场使用tZero代币。在STO结束后的一年后,即2019年8月6日后,普通投资者将可以买卖tZero的Token。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规模未达到IPO的企业来说,STO是一个能带来更多募资、流动性的选择,也能为经济带来更多创新和选择。在他们看来,通过STO,可以募集到的资产,不单单局限于数字资产,甚至可以将我们生活中所有的有形资产转变成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证券型资产。未来,基于证券化通证的发行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全球市场规模至少400万亿美元。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币圈严重高估了STO的价值和意义。
有观点认为,STO其实是“新瓶装旧酒”,用Token的形式包装了传统的证券,并未在实质上有新的突破。“现有的STO大多对应现实中公司的股权、债权或房地产投资信托等金融资产,如果仅仅简单地将现有的证券通证化,那么确实创新不足,产生的价值有限,纯粹只是证券在区块链上的简单映射而已。”
这些人认为,将一种或多种不同的资产组合后再分解成若干份进行出售,这不过就是传统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据悉,从tZero的少量公开信息和智能合约代码中发现,在tZero整个STO过程中,从合格投资人的筛选,到代币流通,以及未来的股息分配,完全是由发行方进行操作,只是在发行完成后简单地将传统的登记簿重复copy了一份到区块链上,除了增加成本,并无实际意义。
“资产Token化是未来的趋势,但现在这种中心化的STO方式没有实质上的创新,也没有改进商业模式。”
STO目前缺乏优质的资产
STO目前的发展困局之一在于缺乏优质的资产。
一些投资人直言,“有资产做支撑,STO是有价资产和权益的,对公司本身来说有保护作用,但其流动性不如ICO,这是STO的不足之处。”
“融资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融资。真正的好公司恐怕都不会考虑STO,最后结果又变成一群烂公司一起忽悠。”
STO是创新,但不能解决真实的问题。
现阶段来说,大多数STO资产都是传统市场上的次级资产,“就好像P2P接收的大多数都是银行不要的次级贷款一样,因为优秀的资产肯定会选择相对健康、体量大、更成熟的市场上市。”
“STO如何与纳斯达克、红杉、软银这些交易所和巨额基金争夺真正的好项目?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需要有足够的流动性,才能够吸引真正的好项目。但是谁来提供从零到一的流动性呢?”
如果Token交易稀少,它仍然相对缺乏流动性。目前来看,STO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还远远比不上传统证券市场,所以流动性溢价暂时还不存在,更多的是宣传、PR的效果。
STO的另一个阻碍是监管
“不能让STO像ICO一样,又成为割韭菜的工具,这样就又被玩坏了。”
证券型通证在投资额度和投资者范围都受到比较大的限制。
以美国投资者为例,合格投资者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之一:过去两年收入20万美元,或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不含住所)。针对海外投资者,需要将资金打入相应的银行账户并冻结3个月,在得到银行对资金来源的合法证明后才可以投资STO。
监管制度的滞后,也是当前美国市场的证券型通证最大的障碍。
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想进一步推广证券型通证,就必须修改现有的证券制度,以便让更多的个人投资者参与到投资中。
由于各国法律法规的不同,全球区块链发展一直都处在无监管的情况下野蛮生长。想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STO的价值,必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从现状来看,STO的火爆并没有扭转区块链目前的发展困局,只是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技术发展尚未成形,也并没有被金融市场广泛认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