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军:
何说才能让对方听得懂?
这里也介绍三个方法,我们先看第一个,在脑海中整理出“三个箱子”,先思考再表达。
在职场沟通中,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话题零散。很多时候,你说了一大堆,可是对方却听得云里雾里,根本摸不着头绪。这种情况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清晰表达的背后隐藏的其实就是快速分析和归纳的思考能力。所以,要想避免掉入话题零散的陷阱,你需要在脑海中整理出“三个箱子”,先思考再表达。这三个箱子就是“事实”、“意见”和“感情”。
我们先来举个例子:销售部门在召开内部会议,部门经理突然点名让小王谈谈对新产品的意见。小王感到非常紧张,于是想起什么就直接说了。他是这样说的:“从目前来看,新产品的销售还是不错的。不过,昨天我偶遇了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我们聊到了公司的新产品。同学有关注过我们的产品,只是觉得价格有点高所以没有购买。这个价位对于职场新人来说确实有点偏高。对于有家庭负担的人来说定价是否合理呢?所以我觉得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市场调查。最近也收到了新产品的一些投诉。不过,我还是很期待下周关于新产品的电视宣传广告。所以……”
没等小王说完,部门经理就已经黑脸了,问他到底想说什么?这时会议的气氛非常尴尬。试想一下,如果你是部门经理,遇到这样说话混乱、没有逻辑的下属估计也是这种反应。那么小王应该怎么利用“三个箱子”来梳理要表达的内容呢?
第一个箱子贴上“事实”的标签,里面放入你观察到的客观现象。第二个箱子贴上“意见”的标签,里面放入你对事实所做的思考。第三个箱子贴上“感情”的标签,里面放入你的诚意和热情。
对于上面的例子,小王应该这样分类。在事实的箱子里放入“目前新产品销售不错”“定价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有点偏高”“收到客户投诉”这些内容。意见的箱子里放入“对新产品的销售前景看好”“需要做进一步的市场调查”等内容。感情的箱子里放入“很期待下周关于新产品的电视宣传广告”等内容。
整理一下,小王的表达可以变成这样:“我想说3点内容。第一,新产品的需求预测。新产品在销售三周内销量达到100%,起步很好。但是我们也收到了一些顾客投诉。第二是投诉的应对策略。大部分的顾客投诉都是反映新产品售价过高,所以我建议做进一步的市场调研重新定价。第三是产品的宣传战略。我建议多渠道投放产品广告,比如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方式。同时我也很期待下周关于新产品的电视宣传广告。”
你看,这样的表达是不是更加清晰,让对方更容易听明白呢?作者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收集与这三个箱子有关的内容。这样我们在表达时会容易展开话题,丰富谈话内容。
说完第一个方法,再看第二个方法:使用结论先行的三明治结构能帮你表达得更清晰。
除了话题零散,人们在沟通时还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罗列一堆事实,让对方没有耐心听下去。比如以下这个场景:经理向销售员询问销售报告的情况,想听听他对项目发展的看法。销售员回答说:“这周我去拜访了A公司,对方很热情。刚好顺路,我就去拜访了旁边的B公司,不过负责人不在。我让B公司其他员工帮我转达了来意。昨天我接到C公司的电话,他们希望当面会谈一次。”
看起来这个员工说话很有条理,根据时间顺序报告了自己的工作进展。但其实他只是在罗列事实,并没有提出实质的意见。而且他的回答会让经理非常恼火,其实经理最想知道你的结论是什么。所以在沟通中使用结论先行的三明治结构就非常重要了。什么是三明治结构呢?就是结论、理由、结论这样的表达方式。用结论把理由像三明治一样包裹起来。
先说出你的结论,让对方好奇你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希望你继续说下去。然后你再说明理由,让对方觉得“哦,原来如此啊”。最后还需要再次强调一下你的结论,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这里有一个固定的句式。
第一步,用“是什么”来引出结论。比如上面的例子中,销售员可以这样说,“谈到今后的项目发展,我认为下个月我们是一定会收到新客户的大订单的。”
第二步,用“会这么说是因为”来陈述理由。销售员可以说:“我会这么说是因为在与多家客户的接触中,对方都非常肯定我们的产品。”
第三步,用“因此”这样的句式来重复你的结论。销售员可以说:“因此,我认为下个月我们是一定会收到新客户的大订单的。”
黄亚军:
用自问自答来确认你的表达是否完整。
上面的方法对于加强逻辑性来说非常有效。不过为了避免疏漏,我们还是有必要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验证表达是否完整。否则对方会觉得你说的话太过偏激,只是你个人的想法而已。那么,如何自问自答呢?答案是3个角度,立场、场所和时间。
立场是指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你在给顾客推销产品时,要从顾客的角度来进行自问自答。比如,顾客会对我们的产品产生什么疑问?他使用我们的产品后会得到什么好处?他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不只是面对客户时需要变换立场思考。如果你是员工,有时候可以从管理者的立场去思考项目和团队的发展。这样当公司有什么安排的时候,你就更容易理解上级的意图。
第二从场所的角度去思考,这就是空间思维。比如你是总公司派来的员工,召集各地的分店长开会。会议的目的是更新各分店的原料采购系统。这个系统的透明度更高,效率也更快,非常方便总公司了解所有分店的原材料采购情况。你在会上的发言也是充满感情和有条理的。但是各位分店长听了你的讲话,觉得还是不能接受这个系统。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就在于你没有站在分店的场所进行思考。每个分店的采购系统原本就是有区别的,而且也是各分店习惯了的。总公司强制他们使用统一的采购系统,反而不利于他们开展生产活动。
这种变换场所思考的角度,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也是适用的。因为各个国家的销售情况差别更大。
第三个是从时间的角度来思考你的表达是否完整。时间的三个维度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比如“去年、今年、明年”、“短期、中期、长期”等。举个例子,你在做项目方案时参考过去的经营理念
,再着眼当前和未来的规划,考虑得就会比较充分。再比如你向领导汇报工作计划,可以说现在需要做什么,下个季度要准备做什么,年底前要做什么。当你被点名要求即兴发言时,可以说回望过去怎样,立足现在怎样,放眼未来又怎样。这样的表达方式会让听众觉得你的条理特别清晰。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重点内容,如何说才能让对方尽快行动起来?
这里介绍三个方法,我们先看第一个:站在对方的立场讲话,摆出利益,让他有当事人的意识。
当你向客户展示了公司产品的各种性能之后,客户回答你说再考虑一下。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向他摆出利益,让他产生当事者的意识,他才会购买产品。你的表达方式要以对方为主语。比如你不能说我们公司的产品怎么好,而应该说贵公司如果买了我们的产品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这跟我们之前提到的转换立场来思考有一点相似。这样的表达方式会让他觉得你是在说与他有关的事情,他当然会更加在意。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名销售员,你需要向一位厂长推销你们公司的电脑会计系统。在你介绍了系统非常多的优点之后,厂长并没有立刻决定购买。如果你能告诉他采购系统后能获得什么利益。比如这样说“您这边的工厂以前处理会计业务都是使用人工,用了我们的操作系统后会非常方便。而且使用了我们的系统之后,贵公司每个月就不用请税务师来上门核算了。这可以省下很大一笔费用呢。”
使用此方法的前提是你要弄清楚对方在乎的是什么利益,然后才能朝他感兴趣的方向进行说服。一般来说利益不只是物质上的,它还包括心理上的利益和情绪上的利益。心理上的利益指的是对于工作的成就感等。情绪上的利益就是指获得愉悦的心情。
比如你在跟领导汇报方案的时候。你对领导说:“我们只要通过了这个销售方案,产品的销售量就会增加一倍。”这就是向他抛出物质上的利益。然后接着说“我能够负责这个项目要感谢领导您的赏识。”这样说会给予领导心理上的利益,让他有成就感。最后再补充一句“如果您能同意这个方案,我今后会更加努力地跟着您打拼的。”让领导感受到情绪上的利益。
我们还可以扩大对方的利益。比如透露与对方有关的第三方的利益。举个例子。有一家食材供应商的销售员。发现他负责供货的那家酒店附近在开发高档公寓。销售员预测这家酒店以后会增加很多年轻顾客。于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酒店进货的负责人。销售员提醒他顾客的年龄层有变动,以后菜单可能也需要有所变动。酒店负责人听了之后非常感谢销售员。
说完第一个方法,再看第二个方法:预留第三种方案让对方容易做出选择。
只给两个方案有时候很难让对方行动起来。这时你给出第三个方案就可以让他行动起来。举个例子,公司很多员工最近表现不太好,工作效率低,顾客投诉也增多了。领导希望你拿出方案来解决这个事情。
你给出的方案是制作员工业务手册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可是领导听了之后反对,他认为手册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在工作现场积累经验才能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那么,到底是按照员工手册来规范他们还是在现场积累经验更好呢?这时如果你能把这两种方案结合起来,创造出第三个方案就更容易说服领导。
第三个方案就是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制作员工手册。这样制作出来的员工手册的操作性就很强了,员工也更愿意去执行。那么工作效率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如果只给一个方案的话,对方会觉得你没有从他的角度来考虑,可能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准备的方案太多的话,对方就更难选择了。准备三个方案时你可以暗中引导对方按你的想法来进行选择。
最后一个方法是,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更容易让对方采取行动。
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叫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其实,这句话的鼻祖竟然是哲学家尼采。1886年尼采在《善恶的彼岸》这本书中写到,“但再说一遍,而且要再说三遍,它们是权宜之计,权宜之计,权宜之计”。刘慈欣在它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也用到了重复三遍的说法:“我是这个星球的一个和平主义者,警告你们,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他们都是把最后一个词重复了三遍。
作者认为,将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3次能够让对方采取行动。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我们来看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团队的领导人,想要提升成员的气势,在晨间例会上对他们说“不要想太多,积极地行动起来吧”。其实这样的话语是没有太大的煽动性的。如果你利用重复三遍这个方法,就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行动、行动、行动。”这个方法其实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曾经用过。
1948年,牛津大学邀请英国首相丘吉尔参加“成功秘诀”讲座。人们都非常期待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成功秘诀。演讲当天,丘吉尔走上讲台,只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会场安静了一分钟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简短有力的话语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鼓舞。
我们再来说一个身边的例子。樊登老师曾经去到加州研究院,采访一位心理咨询师问他怎么能变得不焦虑。心理咨询师说保持正念。樊登再问他如果抑郁怎么办?他说保持正念。樊登又问他如果失眠怎么办?心理咨询师还是说保持正念。你看,把一个句子或者词语重复三遍,可以让对方受到强烈的冲击,从而引起重视。心理上重视才会有行为上的触动。不信,你可以试试这个神奇的方法。
回顾一下,我们提到了在职场中如何从“感情”、“逻辑”和“利益”三个角度提高沟通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方法。首先,你要投入感情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愿意听你说话。其次,你说的话要有逻辑性,才会让对方听得懂。否则说了半天,让对方云里雾里,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最后,职场中沟通的目的当然是让对方有所行动,比如让上司听取你的建议,让同事帮助你完成工作,让客户与你签订协议。所以,你要摆出利益,才能让对方真正行动起来。
不过,针对对方的个性,你可以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比如对方注重感情,你就着重从感情入手,打动对方。如果对方特别理性,你就从理论入手,用完美的逻辑征服对方。如果对方更加注重利益,在谈话时,你可以先把他能获得的利益说出来。三种方式因人而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感情、逻辑、利益这三个谈话重点一个都不能少,只是你要根据场景和谈话对象进行适时地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