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马泽宇,是这次到场的唯一一个男性,也是一名幼教工作者。
语希老师举办这次沙龙我特别有感触,因为这次沙龙的讨论让我反观到了自己。
我的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父母对孩子们都是比较高控的,然后我从上幼儿园到高二之前这段时间我都是那种行尸走肉的感觉,比较麻木,因为被他们管的多了嘛,所以在我的脑子里只有听课写作业回家吃饭睡觉这几件事儿,然后我高三的时候,高二下学期还是高三的时候,我接触了一本书讲家庭教育的书,那本书上给我呈现的一种不一样的教育观,在那里,父母和孩子能够平等的静下心来交流,我觉得那感觉特别棒。
然后反观一下我自己,跟那个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在高三的时候特别的叛逆,好像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之前是极右的,特别的害怕父母,而此时却又是极左的,非常的叛逆,憎恨父母,之后我就立志想:我是这个样子的,我被父母管的觉得失去了自我,然后我不希望在未来的这些孩子们也都像我一样失去自我,于是我大学时候就报了幼教专业,在大三四月份的毕业实习的时候,我进入了芭学园,这是我的另一个转折点。
在芭学园实习时,有一次我对一个孩子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这都是为你好,之后我的主班事后找到我谈话,她就说,你这样说,只是你认为他需要这个,其实他并不需要这样的,你没有体察到他心里在想什么。
这是应该是一个当头棒喝,也是一个转折点,之后我就从嗯特别执着于自我的那种极左的感觉,又回复过来了,机缘巧合,接触了佛学,然后尽力将自己内心的情绪控制住,去倾听不同孩子他们内在的声音,用心观察他们是怎么想的,也就是说换位思考,这是我的三个阶段。
总结一下:
第一阶段,从幼儿园到高二是无条件的顺从父母阶段,惧怕父母,此时是失去自我的阶段;
第二阶段,从高三到大三的实习之前是非常高的我执阶段,唯我独尊,且不会倾听别人的感觉,这是自我中心的阶段;
第三阶段,经历了芭学园那件事之后,我开始去降下自我中心,然后去倾听别人内心的感受,这是愿意接纳和理解别人的阶段。
若把我的心路历程当做一个孩子的成长来看则可以洞察到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不健康的教育观念会使人绕很大的弯路,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的运气很好,遇到了那本书,加上我通过后天的自我教育,才能几乎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有人穷其一生都不能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如果没有这次的语希老师组织的这次沙龙,我不会去可能没有机会去这样去反省自己内心是什么样的一个心路历程,所以我特别感谢语希老师,也特别感谢介绍我来参加这次活动的晨子姐。
我也更加地从内心里面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事业,我觉得其实不仅仅是对幼儿教育,还有对成年人也需要这样的教育,也需要倾听,也需要被换位思考,也需要被尊重和被理解,真的是这样。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