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王思聪豪掷百万招编剧:为什么我们缺“好编剧”

王思聪豪掷百万招编剧:为什么我们缺“好编剧”

作者: 流觞阵地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20:07 被阅读0次

最近,看到“王思聪豪掷630万招募编剧”,上了热门话题。

网友们都在感叹:中国真的需要好编剧了。

现在国内的大部分影视剧不是翻拍、就是小说改编,真正脱颖而出的“原创剧本”少之又少。

为什么我们缺少“好编剧”呢?

01

有人说是我们的“体制”问题,“好的”过不了审。也有人说是行业问题,编剧的地位和待遇低。

这些可能是造成现状的一些因素。

可我今天想说的,是另一个看起来不怎么相关的“原因”——“审美”的问题。

大众对“审美”这个词一直有两个“误解”。

误解一:总觉得审美是艺术家、设计师、美妆师、摄影师这类跟“美”有关的“专业人士”才需要具备的。

其实,“审美”是每个人的事儿。

误解二:“审美”就是评判TA漂不漂亮。

其实,“审美”并不是单纯的“好不好看”的问题。

02

毕飞宇在《小说课》里说:

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和这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编剧的“质量”,很难跳脱出他(她)所处的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质量。

记得前些天,亚裔女演员吴珊卓(Sandra Oh),凭借《杀死伊芙》获得了第76届金球奖的“电视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吴珊卓成为了史上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亚裔演员,她也是金球奖史上首位非白人主持人。

这是在好莱坞作为“边缘族裔”的亚裔的“一场胜利”。

而我们的各种“媒体平台”,对这件事的报道,被一个关键词占领了,“女版林永健”。

亚裔的“光荣时刻”、吴珊卓的演技、在好莱坞的努力和拼搏、梦想与现实、《杀死伊芙》剧本的质量等等,那么多的主题内容可以报道。

可我们所见的几乎所有新闻内容、至少是标题都被冠上了“女版林永健”、“林永健的妹妹”、“长得丑”.......

03

大众的“审美愿望”引导了报道方向,没有“吸人眼球”的热门关键词,文章可能根本就没人看了。

同样作为文字工作者,编剧的“尴尬”境地也是一样。

一个时代和民族的“精神”,不应该是只有“漂不漂亮”而已。

为什么那么多演技好的“老戏骨”无戏可拍?

因为他们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这个民族的“审美水平”了,人们觉得他们“不好看”。

而大部分编剧写剧本,还是要“养家糊口”,不能让写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没人愿意拍。

一个需要“老戏骨”支撑的年代剧不如“霸道总裁爱上我”的青春剧卖的好。

04

可能有人会说,我觉得好不好看、丑不丑那都是我自己的事儿。

没错,每个人的自由选择都值得尊重,审美自由同样如此。

但是,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作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一分子而存在着。

蝴蝶偶尔地扇了几下翅膀,都能引发龙卷风。

我们每个人,都对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有着被你自己低估了的“影响力”。

你当然有自己“审美自由”的权利,但你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审美水平”,某种程度上在映射着整个时代和民族。

反之,我们每个人又被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民族“影响着”。

就像编剧,要写跳出“民族审美”的东西,是很难的。

文章的最后,就以毕飞宇在《小说课》里对“审美误判”的阐述结束吧:

美的误判相当可怕,具体的表现就是,拿心机当智慧的美,拿野蛮当崇高的美,拿愚昧当坚韧的美,拿奴性当信仰的美,拿流氓当潇洒的美,拿权术当谋略的美,拿背叛当灵动的美,拿贪婪当理想的美。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流觞阵地微信公众号:takuse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思聪豪掷百万招编剧:为什么我们缺“好编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q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