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从13岁起就开始读寄宿制学校,因为那所中学是十里八乡教学质量最高,最好的学校,全市的重点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对教学质量要求相当严格。
别的学校还没有的多媒体教室,我们学校早早配备齐全,各种教学道具,做实验用具都比其他学校齐全。显微镜,微机室都甩了其他学校几条街,但是在生活住宿方面的建设真的不敢恭维。
宿舍里是南北两面大通铺,一个宿舍挤着40多个女生,铺是木板子上面铺的草垫子,垫子上再铺家里带来的五颜六色的褥子。
统一用班费扯上一大条床单,值日生每天早上除了打扫卫生,就是趁同学们都去教室后,把大床单铺好,为了显得整洁美观。
就连洗脸盆和毛巾都要摆出各种造型,想想当时为了四十个脸盆和四十条毛巾真是煞费苦心,要好看,还要颜色搭配,还要造型美观。可能所有的审美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培养起来的。
最痛苦的就是冬天,没有暖气,近40平米的一间宿舍里唯一的热源就只有一个火炉,引火用的干树枝儿和树叶还是学生们劳动课上在附近的林子里捡回来的。
因为怕煤气中毒,通常晚上八点之后,炉子里就不允许再添煤,而且煤是每天限量供应的,凭宿管老师发的一张煤票只能领取一桶煤。烧完就没有了。
下了晚自习后,宿舍里面的冷,站都站不住,睡觉除了比巴掌大些的热水袋,就是靠自身发热。
不过每天一组的值日生是最开心的,因为要负责给每一个同学灌热水袋,所以不用上晚自习。
灌热水袋的场面,那叫一个热烈,因为锅炉房只有两个热水龙头,所以想要灌上水袋,都是要靠抢的。
通常都是一个班里的男生女生,相互配合,男生占住一个水龙头,接满一大桶热水,女生负责一个个把热水灌进热水袋中,再跑着送回宿舍,塞进被窝。
有时候碰上不团结的班级,只能干着急,或者不负责任的值日生,水袋的口拧不紧,就会满被窝被水淹了,和别人挤一起。否则根本就没法睡觉!
说到睡觉,40多个女生,睡在一间屋子里的场面,也是很诡异的,有磨牙的就像小狗崽的叫声,有打呼噜的节奏还算和谐,最让人害怕的是有个女生说梦话,还不是含糊不清的那种呓语,而是嗷嗷大喊,说不定啥时候就给你来一嗓子。
有一段时间每晚做噩梦,梦到被一座山压着,还以为自己是孙悟空转世了呢!后来有次中途醒来才发现,是旁边长得人高马大的舍长两条腿都压在我身上。
再三警告,再被发现,我肯定会请她吃“花卷儿”,就是连掐带拧,她才改了这毛病,每个人只有一尺宽度的地方,我都佩服她是怎么翻过来的身。
如果你半夜想起来喝水,再回去,非得左推推,右挤挤,使出浑身解数,才能爬上床去。
放寒假的时候,想把褥子拿回家去,才发现,褥子的一头早已和宿舍墙冻为一体了,揪不下来,如果想顺利把这亲密程度分开,就得拿热水浇一下,才行。
如果说住的问题可以忍受,吃饭就是学校里另一大发愁的事情,食堂的饭,除了白菜,土豆就是豆腐拌酱,主食米饭馒头,大锅饭连点油水也没有,而且还是定时定量。
就那样的伙食,只要打饭铃声一响,从各个班里还是会涌出一波又一波儿,抱着饭盒,冲向食堂的男生女生,那场面丝毫不逊色于战争时期抱着炸药包冲锋陷阵的感觉。
一会儿的功夫,食堂外面排起的长龙阵,就会从食堂门口绕出外面的甬道,排到教学区去,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所以几乎上学的那几年都是饿着长大的,我一度怀疑自己的身高没长,都是因为那会儿营养跟不上导致的。
学校里吃饭时,经常会上演这样一幕,一个男生抱着一罐肉酱在前面疯跑,一群男生举着叉子勺子在后面猛追,如果被追到,那么很不幸,那一罐肉酱基本就见底了。女生相对还矜持些,起码会用咸菜,拌菜什么的相互交换着吃。
如今和同学们谈起,都还是各种搞笑的揭底。谁谁谁偷吃了谁私藏的花生米,谁谁谁,趁宿管老师不在,偷抱了一大块煤回去。想想那时所受的苦,有人沉默,有人浅笑,但不曾有人放弃。
现在虽然生活变好了,但是孩子们吃苦的能力却在一点点变弱,甚至稍微不顺心,就会有各种自杀事件发生。是人的抗挫折能力变弱了?还是从小的生活太顺利了?可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打卡第四天: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4)篇1592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