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写作,爱生活!
《心理治疗基础》读书笔记七

《心理治疗基础》读书笔记七

作者: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1-22 10:31 被阅读0次

    投射

    把本人不愿承认的情感、意图和观点等错误的归于别人,这种防御机制叫做投射。

    投射可以看做跟反应正好相反的过程。

    健康的投射具有下属两个特点之一:

    1,当事人知道,我们总是带着一定的情感和价值观去看世界,使世界染上了主观的色彩。

    2,投射具有建设性,甚至创造性。

    反之,如果当事人不知道或不承认自己在投射,认为客观世界就是主观上所渲染的那样,并且投射不但不创造任何社会价值,还妨碍或破坏了人际关系,这样的投射便是不健康的,甚至是病态的。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每个人对同样的客观事实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实的反应都带着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所以我们对外界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的反应都不是真实的反应,都不是客观的,都带着各自的主观性,都是投射。比如自己心情好的时候,看着周围的一切,花儿是笑的,鸟儿的叫声也是欢快的,小狗小猫向你扑过来,是在欢迎你,走在路上,感觉到周围的人都在关注你,都在欣赏你,赞美你都。可是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花是无精打采的,鸟儿的叫声里带着悲戚,小狗小猫扑过来,你讨厌的一脚踢开它们,有人不经意看你一眼,你以为他是故意瞅你,看不起你,敌视你,蔑视你。

    其实所谓的别人敌视你,蔑视你,看不起你,都是你自己的投射。别人真的敌视你吗?真的蔑视你吗?真的看不起你吗?

    我们看不惯别人的某些地方,往往也是我们自己的投射。比如特别看不上别人迟到,要么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要么自己不允许自己迟到。

    自卑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但自卑的人很容易认为别人看不起他,而他却举不出任何证据?

    把自认为不好的观念和态度硬栽在别人头上,是投射最常见的形式,可以称之为推诿,推诿愈甚,自知之明愈是缺乏。缺乏自知之明又使推诿更进一步,这样病态可能日趋严重。

    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有自知之明,自己的归自己,别人的归别人。这是最好的,也是最健康的。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往往会把过错都归到别人身上,把好处都归到自己身上。

    恐惧症病人都承认别人或事物并不值得害怕,认识到害怕是没有道理的,可事到临头仍然十分恐惧,通常,这是一种投射,是对自己的恐惧的投射。这种恐惧从哪里来?源于对自己情欲的过分压抑。过分压抑会引起情欲反抗的增加,使病人感到情欲似乎要挣脱控制变成非礼的或违法的行为。恐惧会更加强烈。一旦投射出去,便比较容易应付,因为外在的人事物可以采取回避来处理。因此恐惧症病人通常有病态的回避行为。

    具有偏执人格特征的人最常采用的防御机制是投射,这种人警惕性很高。

    信任和亲密是最困扰偏执者的两件事,礼貌,诚实和尊重是与偏执者相处最关紧要的规则。

    即使是病态的投射,其中也往往包含着点滴的真理。

    治疗者承认病人的投射有一定道理,表示对病人理智之信任。采用“看来情况如你所说...这当然是可能的”这样的措辞。富于同情和共同商讨对策的做法,是病人能接受的。

    投射是防御,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投射对当事人一定是有道理的,是有部分合理性的。比如我曾经把自己的某些渴望期待投射到别人身上,当然没有被满足,所以我又按照这种期待来要求自己,你做不到的,我来做,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是也锻炼了自己。如果你觉得我这都是在投射,质问我,我会拒绝跟你交流,因为你不跟我一伙,我凭什么跟你建立好的关系?

    对于猜疑心重的病人,要尽量避免直接提问。

    直接提问,有被质疑的感觉。本来就比较敏感,可能会因此更敏感。

    理想化

    赋予自己或别人过分夸大了的优良品质,以处理心理冲突,这种防御机制叫做理想化。

    理想化的表现之一是,把感官享乐视为邪恶,这种禁欲主义蕴含的道德观常能使克制自己的人感到高人一等。

    理想化防御一旦失败,有可能导致对自己或别人的过分贬低。

    我个人的理解,理想化是把一个人的优点或者是自己的优点过分的夸大,忽略对方的或者自己的缺点,把自己(他)想象成一个理想的完美的人物,可以说是美化型的以偏概全。恋爱中的人,尤其是女人智商为零,是不是就是把恋爱对象理想化了的结果呢?自恋的人是不是把自己理想化了呢?如果把自己理想化,基本就会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你看我是多么的完美,多么的优秀。可是如果这种理想化失败了,结果会如何呢?从高山跌落到谷底,完美主义形象坍塌。一文不值了,陷入自我贬低。

    割裂

    把自我割裂成好的和坏的两部分,而不能整合起来,这是一种不成熟的防御。

    有时孩子们会感到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这是由于他们正在体验着两价性情感和意向,这是孩子们需要指导和帮助的重要时刻,成年人前后一贯的态度和父母亲态度的一致,有助于孩子渡过难关。

    佛罗伊德将孤立视为“阻抑”之“显著对立面”,“阻抑”是把观念逐出意识而把情感保留在可觉察到和体验到的范围内,孤立则是把情感逐出意识的领域,观念却保留在了意识之中。

    割裂是不是两极对立呢?因为在过往中我们接受的很多的教育或者是观念,都是非黑即白,非对既错,而不能很好的整合两极。比如孩子听话懂事乖巧的时候,觉得他是天下最好的孩子。他不听话叛逆的时候。觉得他是天下最可恶的孩子。另一半对自己好的时候,觉得嫁给他就嫁给了幸福。可是他一旦有不足之处,有些瑕疵行为,觉得自己怎么就找了这样一个男人?天下倒霉事儿怎么全让自己遇上了?而不能很好的认清楚一个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人不是圣人,不是完美的人,只是一个普通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第四章  行为研究

    惩罚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试验说明,一个行为的后果或效应决定着该行为此后出现的概率。这样个体在特定环境下便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环境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惩罚是社会代理人为了控制人们的行为最常采用的方法。因为惩罚对于减少惩罚者不喜欢的行为来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效应强化了惩罚者的行为。惩罚不能消除人们的行为储备。

    惩罚是为了控制别人。比如打孩子就是为了控制孩子。比如孩子说慌打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减少说谎这种行为。可能当时打的时候,可以立竿见影。这就强化了自己这种行为,孩子再说谎会继续打。

    惩罚的第一个效应是激起行为人的情绪。而这种情绪跟受惩罚的行为可以是不相容的。

    打孩子会激起孩子的情绪,可能是愤怒,可能是恐惧。打孩子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孩子好,减少说谎的行为,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却不是父母的爱。打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情绪也是负性的,也许是愤怒,也许是其他的。

    惩罚的第二个效应是事件过去以后,受过惩罚的行为本身可以引起跟行为不相容的情绪。

    被打以后,想起这事,还是会有情绪。比如有的人已经几十岁了,想起小时候被父母打被老师打,还是会觉得很生气,很愤怒,或者是很丢人。

    惩罚的第三个效应是对结果的负强化。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行为。挨打,是正惩罚。一般无效,但基本都会用。因为人都想逃避惩罚。

    人们认为,有一种推动行为的内在力量,叫做驱力。驱力减弱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推动行为的驱力可以使个体趋向满足需要的客体。也可以是回避。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可以产生获得性驱力。特殊的恐惧则是在减轻痛苦的过程中学到的。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有些驱力是推动型的,可以推动人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吃饭,找对象。有些是回避型的,比如逃避危险痛苦。

    驱力是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和学习的先决条件。但是特定行为的实际发生取决于环境情况。

    当两个或多个驱力不可调和时,便导致冲突。就行为而言,可以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以及趋避冲突。

    对于神经症来说,下述两种冲突最重要也最常见:

    1,愤怒或攻击倾向与恐惧或回避逃遁倾向之间的冲突。孩子受惩罚是怒惧冲突的根源。如果孩子的怒是合理的,家长应该给予肯定评价,并适当补偿。如果是不合理的,最简单的办法是装着没有看见不予理睬。也可以用转移目标的办法,最坏的办法是惩罚,因为容易造成怒惧冲突。如果滥施惩罚,也有可能使孩子逐渐丧失发怒的能力。

    作为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负性情绪到底是否是合理的。无论是否合理,都应该予以积极关注。对于合理的,比如孩子被小朋友欺负了,他很生气。至少证明孩子被欺负以后会有积极回应,这是合理的。家长应该肯定孩子的这种感受。如果可能,应该尽量的理解他,同理他,关心他。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有有人理解有人关心有人爱的。

    当然有的时候孩子出现负性情绪是不合理的,比如孩子非得要一样东西,不买就哭,打滚,撒泼。这种情况下可以冷处理,也可以转移其注意力。惩罚是最不恰当的方法。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永远蠢蠢欲动。甚至可能形成未完成事件,这就是蔡加尼克效应。还有一点,如果过度的惩罚。可能会让孩子失去自我,失去发泄情绪的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2,需要与恐惧之间的冲突。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敏感,喜好活动。活动对促进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是不可少的,这些需要表现行为时常是如果经常受到惩罚,惩罚激起的恐惧可能与需要构成冲突,为了避免受罚,孩子只好压抑自己的需要。

    小孩子对什么事儿都感兴趣,都想探索一番。如果这个时候家予以惩罚,可能就会压抑了孩子的兴趣。慢慢的孩子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可能最终成为一个无趣的人。就像一颗小树苗,这里分出来的叉,被掐掉;那里分出来的叉,被掐掉,最终只能长一根光杆。

    父母对子女实施惩罚,常得到广泛的支持,这是传统中的弱点。很多人在正当权益甚至人身安全受到侵犯时,既不愤怒,也没有正当防卫行为,这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培育出来的国民性呢?所谓邪恶,就是肆意践踏别人的权益。

    毛然的两阶段学说(两因素学说),第一阶段,无关或中性刺激由于条件联系而引起焦虑,无关刺激成了危险信号。第二阶段,回避反应由于它有减轻痛苦的即时效应,而得到强化,所以持续下来。

    惩罚太多,会妨碍行为者对信号的辨别。如果惩罚太重,行为者为了减轻痛苦,对危险性小的信号也极力回避,行为模式主要是防御性的。

    儿童通过惩罚得知数在父母心目中什么行为是坏的和应受惩罚的。为了免于下一次的惩罚,儿童不假思索或者被迫接受了父母的观点,违禁意识便发展起来。

    惩罚导致对情欲的压抑,过分的压抑也不可能消灭情欲,情欲的反抗和蠢蠢欲动使病人产生模糊而深埋着的罪恶感。所以“病态的良心”,就是惩罚最严重的恶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治疗基础》读书笔记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su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