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道德经》3

读《道德经》3

作者: 华南帝虎 | 来源:发表于2019-12-09 23:08 被阅读0次

    甘德礼(读《道德经》3)原创分享609+246天,光山心协智慧父母课堂持续分享第231天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崇尚标榜贤才,是民众不起争心;不炒作炫耀难得的货物,使民众不去做盗贼;不展现能引起人私欲的东西,使民心不受惑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使民众虚心、饱腹;减弱民众的欲望,强壮民众的身体。使民众常保持无知无欲的自然淳朴状态,那些诡计多端的人就不敢耍诈。以无为来治世,则没有治理不好的。

    这一章节,很容易使人误解。因为对本节内容没有正确的理解,的确让人感觉到岂不是缺乏大志,好像是推崇碌碌无为。如果我们从老子生活的时代,结合正确的理解老子的思维模式,就不会产生歧义。老子最强调“无”的作用,因为有形的大家都看得到,大家也都能理解,可是“无”却往往是被忽视,甚至是看不到的。当人们看不到“无”的作用时,困扰就会随时降临。因为“无”和“有”会相互转化。老子生活的年代战乱频繁,国家之间争相任用“有才”的人,维护国家利益或者扩张势力范围,所以大量的所谓“贤才”都参与到战争中,导致战乱频繁,国弱民疲。过度的标榜“贤才”,使民众纷争不断。老子倡导作为一个领导人,不要过度的干预民众,用连续几个“不”展现“无”的作用。

    其实“尚贤” 本来是很好的一件事,重视人才。可是这个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走向了他的另一个方面,真正的人才反而被过滤掉了,投机取巧的人反而被披上了这种“贤”的外衣,挂上“贤”的名声。所以老子在当时这些情境下是提醒作为领导者的,任何一件事情它都是有尺度的,这个度把握不好就会转化到相反的方面。

    甘德礼2019年12月9日23.0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道德经》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xw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