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莫斯科绅士》读书笔记23

《莫斯科绅士》读书笔记23

作者: 梅美生活1 | 来源:发表于2024-05-21 08:21 被阅读0次

《莫斯科绅士》第一卷小结(1~9)

《莫斯科绅士》第二卷小结(10~12)

《莫斯科绅士》第三卷小结(13~20)

《莫斯科绅士》读书笔记21

《莫斯科绅士》读书笔记22


                第四卷

23、一九五三年  传道者与叛逆者

一、出场角色

1、伯爵—64岁,博亚尔斯兰餐厅领班,餐厅“三巨头”之一。

2、安娜·乌尔班诺娃—过气的电影女明星因被文化部部长看中,重新又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她同时是伯爵的情妇。

3、索菲亚—20岁,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举办的音乐演奏会上取得优秀成绩,获得斯大林格勒红十月青年交响乐团团长亲自邀约入团资格。

4、列普列夫斯基—就是“主教”。现任大都会酒店经理。

5、弗里诺夫斯基—红十月青年交响乐团的团长。

6、潘捷列伊蒙—文化部部长。

7、卡捷琳娜·利特维诺夫—米什卡常对伯爵提起的心上人,基辅女诗人。

8、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门迪茨—米什卡的全名。

9、埃米尔—博亚尔斯兰餐厅主厨,餐厅“三巨头”之一。

10、安德烈—博亚尔斯兰餐厅主管,餐厅“三巨头”之一。

11、瓦西里—大都会酒店礼宾接待员

二、内容梗概+解读

本篇主要讲索菲亚在音乐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并获得专业人士的青睐。伯爵终于见到米什卡向他常说的心爱基辅女诗人卡捷琳娜,而她为伯爵带来米什卡的赠物与他不幸离世的噩耗。

正文

伯爵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慢慢等待。演出十一点结束。招待会十二点结束。按理说,她们半小时前就该到了。

伯爵朝“大使”后头看了一眼。那儿藏着他的一瓶唐·佩里侬(法国名贵香槟酒,被称为“香槟之父”)把手伸进冰桶,里头的冰已融了一半,水温刚好是10℃。如果她们还不回来,温度会越来越高,这瓶酒就没什么喝头了。恰好宝玑双响钟发出钟声,午夜到了。

下午早些时候,博亚尔斯基餐厅的助理经理把所有工作人员召集起来,当众宣布了点菜、下单和结账的新规定。晚上,新规定开始正式实施,餐厅主管服务台后多出张桌子与一名书记员。顾客看到了餐厅变得像股票交易所一样纸单乱飞。等他们点的小牛排和芦笋尖被端上桌,早已变得和肉冻一样冰冷,他们不得不发火。很明显,这行不通。

当晚第二轮客人进餐到一半时,“主教”已在餐厅门口驻足片刻。伯爵自幼所受的教育告诉他,一个有教养的人,不管有何种顾虑,都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本着相互合作的原则办事。所以,他从餐厅中间穿过去,跟在“主教”身后来到外面走廊。

“列普列夫斯基经理!”

“罗斯托夫领班,”伯爵切入主题,但“主教”显然没有听懂。于是伯爵只能表示,希望来餐厅的顾客能吃得满意。“主教”表示作为大都会酒店经理,必须确保酒店各方面都百分之百符合标准,他得花很多精力和时间消除所有偏差。比如,厨房的洋葱和做菜用掉的洋葱数目上的偏差,顾客点酒的杯数和从酒瓶里实际倒出来杯数之间的偏差。

伯爵顿时浑身变得冰冷“你是指偷窃?”“我有那么说吗?既然你们几位对此事如此上心,那就请你尽快将我们刚才的谈话转达给杜拉斯主管和茹科夫斯基主厨吧!”伯爵答应的同时也不由咬紧牙关。

伯爵重新踱起步,嘴里哼着莫扎特 C 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这是一首欢快曲,它非常符合女儿的性格。第一乐章的节奏和10岁的索菲亚放学回家后,把当天的十五件趣闻一口气讲述给他听时的节奏一模一样。第二乐章奏鸣曲的节奏变得舒缓起来,这更像17岁的索菲亚。她常会在周六下午大雨滂沱之际,在腿上搁一本书,或者在留声机里放上一张唱片,独自坐在他们的书房里。节奏变快的第三乐章颇有点彩画派的风格,你几乎能从音乐中听出13岁的她下楼梯的情景:往下跑,到楼梯口,给人让路突然刹住脚步,然后又接着往前冲去。

可它是不是有点欢快过了头呢?评委们会不会觉得它缺乏时代厚重感呢?当索菲亚选择这部作品时,伯爵曾用“欢快”和“相当有趣”来评价它,以此含蓄地表达了他的担心。是的,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担心,但在那之后就该后退三到四步,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

突然,衣柜门开了,安娜拉着索菲亚冲进书房。“她赢了!”

“啊哈!”二十多年来,伯爵还是头一次这样欢呼。他拥抱了安娜后,又拥抱索菲亚,向她祝贺后再次将她拥入怀里。

伯爵要求把所有经过都说一遍。索菲亚害羞地笑着,并把这个任务推给安娜。女演员说:“演奏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表演大厅举行。索菲亚之前有五位参赛选手,两名小提琴手,一名大提琴手,一个吹法国圆号的,还有一位弹钢琴的。所有这五个人都足以让音乐学院引以为豪。他们举止神态非常专业,对乐器演奏也极其精湛。他们分别演奏了两首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两首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作品,一首鲍罗丁的作品。然后,就轮到索菲亚出场了。

索菲亚一露面,就能听到台下的人倒吸了一口气。她穿过舞台来到钢琴跟前时,身上没有发出一丁点声,像是飘着过去的(索菲亚插嘴说是安娜教的)她在舞台上亮相的气质是教不来的。当主持人宣布索菲亚将要演奏莫扎特第一钢琴奏鸣曲时,下面传来一阵交头接耳声和椅子轻轻挪动的声响。可她一开始演奏,那些声音就立刻没了。

她弹得那么轻柔,那么快乐,观众从一开始就被吸引住了。座位上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她演奏完时,台下掌声雷动,连吊灯上的灰都要被掌声震下来了。

伯爵听完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突然,他惊呼一声,从椅子里蹦起来,他把装着香槟的小冰桶拎了出来。瓶口的软木塞冲上了天花板,香槟淌了他一手,大家全笑起来。他拿出两只细长的香槟杯,替两位女士各倒了一杯,然后用一只葡萄酒杯给自己也满上。

“为索菲亚干杯!今天晚上标志着一段伟大历程的开端,她的音乐之路一定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爸爸,这只不过是一次校内比赛而已。”

“这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局限性之一。我亲爱的,一段美好的历程开启时,你是感觉不到的。我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相信我的话,不会有错。”

这时,三人听到外面有某种动静。伯爵把酒杯放下,从衣柜的夹克中间钻过去。他发现安德烈和埃米尔来了,埃米尔手里正托着一个钢琴形状的十层蛋糕。“埃米尔预先为索菲亚的胜利做了一个小点心,请代我们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安德烈说。

“瞧我,一点礼数也没有了,见到你们俩,索菲亚会很高兴的。到这边来吧。”说完,他冲着衣柜做了个请的手势。穿过衣柜,安德烈第一次见到伯爵的书房,对此非常惊讶。可他看见索菲亚后,所有的惊讶都不见了。“我们的冠军!”说完,他伸出双臂去拥抱她,并在她的双颊上各亲吻了一下。对埃米尔来说,伯爵的书房远不如在这里看到电影明星安娜·乌尔班诺娃让他惊讶。因为她主演的所有电影,主厨都看过。

埃米尔从围裙结下抽出他的厨刀,切起了蛋糕。伯爵从皮箱里又取来两只酒杯,往里倒上香槟。他们把索菲亚的获胜经过又讲了一遍,安娜还特意夸她说,她的表演完美无缺,简直可以和埃米尔做的蛋糕媲美了。

这么一来,主厨开始不厌其烦地向女演员讲起烤这种蛋糕所需的复杂工序;与此同时,安德烈则向索菲亚讲起他和另外几个人在伯爵刚刚搬到六楼来的那天晚上一起举杯畅饮的情形。

“就像发生在昨天,那天是你给大家倒的白兰地,我的朋友,玛丽娜也在,还有瓦西里。”伯爵说出瓦西里名字的一瞬间,我们的这位礼宾服务员就从衣柜那边钻了过来。

这真似魔术上演。

瓦西里向大家一一问候后,转过身对伯爵说出酒店经理正在往这儿来的消息。这回轮到伯爵惊讶了。果然,伯爵从衣柜过来时,响起敲门声。

“主教”带着一个陌生人来了,通过介绍得知,这位弗里诺夫斯基是红十月青年交响乐团的团长,他前来登门造访的原因是让索菲亚做团里的次席钢琴手,且任命已得到地区文化事务部副部长的批准。他把副部长签字的信交给伯爵看,索菲亚9月1日就得去乐团报到。

但伯爵听到这交响乐团不在莫斯科,而在斯大林格勒时,感到有点无所适从,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就在这时,安娜·乌尔班诺娃走进屋来,弗里诺夫斯基团长迅速认出这位女明星并激动问好。安娜上前帮他温柔地将抓走形的帽顶恢复了原样,捋平了帽檐,然后才递给团长。接下来的数年中,这位乐团团长数百次地向人提起安娜方才的那一串动作。

“哦,你是斯大林格勒青年交响乐团的团长?这么说,你可能认识纳切夫科同志咯?”听到文化部部长的名字,团长立刻站直了身体,连身高都长了一英寸“我尚未有此荣幸。”

“潘捷列伊蒙是个很招人喜欢的家伙,他对青年艺术团体非常支持。事实上,他对亚历山大的女儿索菲亚,就亲自给予过关注。”

“亲自关注?”

“哦,是的。昨天晚上共进晚餐的时候,他就对我说,见到她的艺术天赋能得到培养,他感到非常高兴。我觉得他已经在首都莫斯科为她做了安排。”

安娜就凭这几句话把团长打发了。团长虽失望却不失礼貌地对伯爵说:“假如您女儿将来有兴趣来斯大林格勒加入我们乐团的话,请您马上和我联系。”“主教”看看安娜,瞅瞅伯爵,然后,亦步亦趋地跟在团长身后走了。

伯爵问安娜,文化部部长何时亲自关注到索菲亚的,安娜风趣地回答“最晚是明天下午。”

伯爵打开白兰地,安娜把爵士乐唱片(美国人理查德留下的)放进留声机,接下来,埃米尔的蛋糕被吃得一点不剩,爵士乐唱片放了一遍又一遍,每位男士都轮流与在场的女士跳舞。最后一点白兰地喝完了。埃米尔提议大家到楼下再喝一轮,跳会儿舞,并捎上维克托·斯捷潘诺维奇,让他也一起庆祝庆祝。这提议立刻得到大家响应。

“在我们下去之前,我提议我们先为一个人干上一杯:他就是我的守护神,我的父亲,我的朋友—亚历山大·罗斯托夫伯爵。因为他总是能看到我们所有人最好的那一面。而且,您不用担心,爸爸,不管来敲门的是谁,我都不会离开大都会酒店。”索菲亚红着脸说道。“说得好!说得好!”屋里人齐欢呼。

正当伯爵想跟着前面的人一道下楼时,从走廊尽头的阴影里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肩上挎着背包,头发用头巾扎着。虽然伯爵从未见过此人,但可以看出,她在这里等了很久并有话对他讲。“安德烈,我有东西忘房间了。你们先去,我马上就到。”伯爵冲着塔楼嚷了一声。

等到楼梯间声响隐去后,她才走上前来。伯爵发现她长得如此美丽。“我是卡捷琳娜·利特维诺夫。”伯爵呆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原来她就是米什卡的那位卡捷琳娜,来自基辅的女诗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和米什卡生活过。

卡捷琳娜给伯爵带来了米什卡一周前的今天不幸去世的消息,同时把米什卡给伯爵的赠物交给他。她说自己的丈夫好几年前已去世,她一月接到米什卡的信后,就去亚瓦斯找他,最后六个月他俩在一起。一聊起米什卡,伯爵评价他是位有信仰的优秀诗人。他告诉卡捷琳娜自己这辈子从没真正写过一首诗,卡捷琳娜听后一头雾水。

是的,事情的真相就是,那首《它现在在哪儿》的诗歌是米什卡于1913年的夏天在伯爵家艾德豪尔山庄的南客厅所做。由于1905年起义以及接踵而来的镇压,到他们毕业时,用写诗来宣泄对政治的烦躁情绪是件很危险的事。鉴于米什卡的背景,如果犯事,秘密警察拿个扫帚就把他扫没了,于是,最后决定以伯爵的名字发表了那首诗。颇为讽刺的是,这倒救了伯爵,而不是米什卡。但在1922年,因为那首诗,差点把伯爵枪毙了

卡捷琳娜明白了,她也该要离开了,伯爵问她去哪里,她回答“去哪儿不都一样吗?”

伯爵问她需要什么帮助,她回答:“记住他。”

送走了卡捷琳娜,伯爵打开米什卡的赠物,这是一本皮革封面的精装小册子。封面上压印着简单的几何图案,图案正中是书名:《面包和盐》。书缝中夹着一张他与伯爵1912年的合影。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莫斯科绅士》★★★★★

    [美] 埃默·托尔斯;湖南文艺出版社592页,290,000字;阅读时长:7小时15分 2022年第49本。 是的...

  • 《莫斯科绅士》读书笔记

    ——· 关于本书 ·—— 《莫斯科绅士》讲述了主人公罗斯托夫伯爵因为旧贵族的身份,被囚禁于大都会大酒店32年中发生...

  • 《莫斯科绅士》读书笔记

    ——· 关于本书 ·—— 《莫斯科绅士》讲述了主人公罗斯托夫伯爵因为旧贵族的身份,被囚禁于大都会大酒店32年中发生...

  • 《莫斯科绅士》

    618美滋滋的在当当的天猫旗舰店下单了,对折还顺丰秒发,礼拜一到单位我已经乐颠颠的去拿书了。 迫不及待的...

  • 莫斯科绅士

    这是比尔盖茨写过书评的一本小说。花了两个礼拜看完了。讲述的是一位在改革中没落的贵族——前人民,被软禁在大都会酒店的...

  • 《莫斯科绅士》

    《莫斯科绅士》:在变革的年代里,被囚禁的反而成了自由的。1922年,罗斯托夫伯爵被认定为不悔罪的贵族,被判软禁在克...

  • 《莫斯科绅士》

    《莫斯科绅士》:在变革的年代里,被囚禁的反而成了自由的。1922年,罗斯托夫伯爵被认定为不悔罪的贵族,被判软禁在克...

  • 《莫斯科绅士》

    《莫斯科绅士》:在变革的年代里,被囚禁的反而成了自由的。1922年,罗斯托夫伯爵被认定为不悔罪的贵族,被判软禁在克...

  • 《莫斯科绅士》

    《莫斯科绅士》:在变革的年代里,被囚禁的反而成了自由的。1922年,罗斯托夫伯爵被认定为不悔罪的贵族,被判软禁在克...

  • 莫斯科绅士

    《莫斯科绅士》:在变革的年代里,被囚禁的反而成了自由的。1922年,罗斯托夫伯爵被认定为不悔罪的贵族,被判软禁在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斯科绅士》读书笔记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zo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