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

作者: 堂堂君 | 来源:发表于2022-06-28 20:00 被阅读0次

    只有失去的人,才会知道什么最宝贵,最值得也最应当去珍惜。快乐让人迷恋,而痛苦让人惊醒。

    我花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快速扫阅了这本叫作《无声告白》的书,没有刻意想要记住什么,没有刻意想要理解什么,过程中平滑且沉静,一如这个看似寻常又不寻常的夏季。

    欢乐的氛围很容易感染别人,愁苦的空气一样会笼罩着处于其中的人,像是无垠星空中的孤寂天体,但凡有物体靠近,一定会被影响甚或捕获的。人与人之间,莫不如是。而亲密如一家子的关系中,影响巨大,几乎贯穿某一成员的一生。捕获这个词,多少有点让人恐惧的无奈。

    我不知道有多少个家庭,多少个这样的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顺着自己的想法往前挺进,再冠以美其名曰“我这都是为你好”的无私奉献的矫饰。但我知道,这种情况在如今的社会中,极其普遍。

    与其说是一门心思为了自己的孩子,倒不如说是他们想要借助亲生的子嗣,来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那种家庭中的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就成了他们实现自己目标的媒介,而不是把小孩子真正当成一个人来看待。赚取声名,大约是最司空常见的居心。

    他或者她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是一个真正的人,其次才是一个个戴着不同面具的角色。ta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喜好,这些生命中的最本质的东西,如同弱草一样,同时兼具脆弱又顽强的体质。可以在早期轻轻松松被影响甚至埋没,但终其主人一生,绝难被彻底压服。

    悲剧往往发生在用力过猛的碰撞中。

    我始终坚信着一个道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中,不管是谁都需要外力的不断修剪,为的也不仅仅是能够“成材”,而是为了能够好好地活下去。藏在深处的天性,其实很不容易对抗,一旦给它放开手脚,很有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过度的爱,同样是一种犹如沉溺深水的痛苦,甚至是绝望。

    在这些情形中,无一例外的是,都有外部的力量——掺杂有【过度私心】的外部力量,在时刻左右着局中人。而无所适从的当事人,似乎永远都在做着有声无声的反抗,自我的本性与外界盲目私心的抗衡。

    在反抗的过程中,双方未必是相安无事的。其中的一种情况是,当事人会做出匪夷所思的“毁灭”或者“破坏”行径。以此疏泄自己内心中的苦郁,与对外部无情干涉的不满。叛逆,是很常见的情况。极端点的叛逆就是到了以死明志的境地(自己死或者让别人死),也或许可以说是因为无穷无尽的压抑,自以为无论如何都无法排遣以至于自毁自灭。

    书中的莉迪亚就是这么一种情况,用死亡来告白自己内心中的想法,用死亡来抗衡她父母因为各自的原因而强加的过度私心。

    结果是极端的,但故事中的事情未必就极端,我反倒觉得这在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了。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我与你的交流,或者说碰撞,能够榫卯相合的那种人际关系,太稀罕了。此消彼长,你进我退,无时无刻不在权衡与取舍。

    莉迪亚的选择——投湖自尽,绝不可取,但是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作为茫然无措的局中人,又该怎么处理呢。她不说出来,别人永远无法知道她的内心真正想法,但问题恰恰在于,莉迪亚无法将心里话宣之于口,仿佛横亘的一道天堑,无论如何都无法跨越过去。

    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与之抗衡,又无法倚赖身外的力量,又能怎么办。

    这让我想到了红楼中的数个角色,局中人的问题在外人看来其实都非常容易解决,但就是这些绵绵不断的小问题,一步一步将人压垮以至灭亡。钝刀子割肉,温水煮青蛙,小问题在时间这一魔手地推引下,匪夷所思地酿成了大祸患。

    痛苦和磨难真的未必就能让你成长,徒苦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像贾宝玉那寡居多年的嫂子李纨,没有任何意义。你只有从中不断地总结、反思与学习,或许才能化悲愤为力量,将磨难转为养料。

    我似乎知道该怎么解决,同时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难道到最后只能归结于无迹可寻的命运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声告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bn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