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5283/84379e427d7a3202.jpg)
文/司马香
国学的风气湮没了几十年,
忽然就又矫枉过正地兴起了,
不单成人、甚至孩童,
全都在这旋风里,
未能幸免。
仿佛不读“经”、“史”,
就会立即亡国灭种,
好像唯有“经典”才是万能的灵丹。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283/b8b63e9fe7c5bd27.jpg)
任何事,
只要一开始盲目,
就会偏离主旨。
“传家宝”再好,
也经不起不屑子孙们反复糟蹋。
所以,
我们或可以停下来看看,
在汉代,
小孩子们读什么?
诸子百家所熟知的“六艺”,
早在战国后期,
就“古董化”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283/1cdcdbe3c99a8f39.jpg)
秦始皇焚书,
重灾区就是儒家。
汉初吕后乱政,
国家图书馆的书再次遭到洗劫。
待武帝、成帝,
有钱、有人、有时间去整理的时候,
懂得那些书的人,
已经很少了。
大人尚且看不懂,
何况小童。
因此,
汉代的孩子们,
首读识字书。
如《仓颉》、《急就》之类,
是谓“蒙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283/fa69292ec2ee7191.jpg)
等这些都读完了,
再读建构美德的书。
如《孝经》、《论语》这种。
那时候,
孔先生的《论语》还没有成“经”,
只是诸子中一本三观较正的书。
加之董仲舒的推崇,
外儒内法的年代,
当然这是教化所需的。
至于现在,
很多大人令孩子们背诵经典,
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283/4d1adb6f80110f3e.jpg)
观念上的事,
总要长大些才能理解吧。
诸子百家各自争鸣,
趁孩子们幼小不懂事,
生生灌输了哪一家的价值观,
对他们长大后来说,
都是不公平的。
更兼,
就大脑的发育而言,
我听说,
六岁之前是不可以大量背诵的,
创造力、想像力的构建,
主在右脑。
而背诵和程式化的教育,
只强化左脑。
荒芜了右脑的最佳幼儿发育期,
以后再想开发,
想必极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283/a130220402e22f52.jpg)
所以,
我的态度是,
经史子集自然是好的,
国粹根本,
中华精要。
只是,
当本正常的好书去对待。
既不去抹杀,
也不要神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