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以前是作家写作、大众阅读,现在是大众写作、没人阅读”。
的确,如今的写作门槛确实低了。
随着各类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普及,人们有了更多的写作机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简书、微博等平台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自己的生活。
但也会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说阅读量低。
写的文章没人看,投的稿一次次被拒,还要继续写下去吗?
我的答案是:继续写下去!
因为你才写了多久,而人家又写了多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下去才会看到希望。
我想这个顺序一定不要倒过来,否则你很快就坚持不下去的。
我们都会焦虑、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写作,没有天赋也写不好,但与其怀疑自己,不如珍惜当下,天赋不足,那就用勤奋补足。
百万畅销书青年作家李尚龙说,他坚持每天努力地写,就这样,他写满了一个硬盘写坏了几个键盘,写光了十多个笔记本,用完了几十桶笔。
每个人都不是轻易就能成功的,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站在聚光灯下光鲜亮丽的时刻,但他们背后经历了多少故事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或许你会说,他们有写作天赋,而你没有天赋。
可你要知道的是,只有那些努力触及了天花板的人,才有资格说天赋所限。
在还没有努力之前,没有尽自己最大限度去做好一件事之前,你还远远没到需要拼天赋的时候。


写作别太过于功利,或许在这个自媒体发展的时代里,写作可以带来收益。
但别急功近利,因为慢慢来,会比较快。
你投了一次又一次的文章都石沉大海,可能真的不是你写得不好,而是不符合你所投平台的风格。
在投稿之前,你一定要分析该平台往期过稿文章的风格和写法。多学习别人是怎么写的,知其然而所以然。
要想坚持写作,持续输出,阅读是一种必要的输入,阅读积累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要转变阅读的心态,别总抱着看客的心态,只是单纯地追求信息,而是抱着学习者的心态来阅读,并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阅读后进行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拆解好文,分析它的结构,然后进行思考总结以及学习模仿,输出自己的文章。


不管我们做什么,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需要花时间来磨合。
“一万小时定律”中提到: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
所以,你才坚持了多久就说自己这不行,那不行。
你所经历的那些,很多人都在跟你一起经历着。
你要知道,你是在为自己而写,不是为别人而写,每一行字,都书写着你自己的青春。
投稿被拒后的失落,坐在电脑前敲不出一个字,纠结、迷茫,这一切都太正常不过了。
写自己的文字,过自己的生活。
别太在意阅读量,就当作写日记一样,在这里记录自己走过的每一寸时光。

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哪怕一天只写100字。我相信,只要你坚持输出,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你的文字,喜欢你笔下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