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10. 信尽义,恭尽礼,礼之用,和为贵。

010. 信尽义,恭尽礼,礼之用,和为贵。

作者: 岳洋芊里 | 来源:发表于2020-12-02 09:12 被阅读0次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1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孝了。”

    一个人的父母还在世的话,行为是会受到父母的约束的。古代都是家里子承父业的。所以,当父母在得时候,是看不到你的行为的,所以,要看你的志向。父母去世之后,就要看你的行动了。如果他的父母走的三年之内,他还依然坚持父母的那个道路,坚持父母为人做事的原则,那么,这就叫做孝顺了。

    但如果机械得去理解这句话得话,那么就很可能成为了宋徽宗,什么事情都不要变革了。尤其是当今的时代,如果我们依旧按照父母的方式做事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根本没办法混下去了。

    所以,理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我们要把“道”理解得更高一点,更空一点,可能会更好,运用先人圣贤的智慧时,要用发展的眼光、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来灵活运用,而不是固守陈规只理解字面意思,因为时代在变迁,古人所说的语境可能已经不适应我们当今的时代了,但我们要自己学会联系实际来运用。

    正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我们拿到现在来理解的话,这个“道”就应该是:家风、家训、价值观、做人原则之类。是精神传承的一种传承和升华。我们如果能将“家风、家训、价值观”继承下来,那就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了。

    这句话,从侧面也告诉了我们,要与时俱进得去理解孔子的话。因为去了解孔子的那个时代背景,就是一件事,一辈辈传下来,几百年都不会变的。那个时候如果“改行”的话,就意味着整个家族之前的手艺就失传了。

    在那个时代,“父之道”,肯定是跟父亲的行业有关的,是跟父亲所做的生计、政策,等等都是有关的。但是在今天看来,我们还是应该把它理解得更高一点,跟父亲的精神、跟父亲的价值观、跟父亲的做人原则有关就好。

    这句话中,“子承父业”,是当时的前提。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2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礼之用,和为贵:

    古代人之所以要做“礼”,好处就是为了“和谐”,是为了能够“和为贵”,和谐,就是“调和、和谐”。

    齐王问晏紫说:什么为“和”,晏子说:譬如调羹,不可以羹调羹,只可以水调羹。只有两个不同的东西在一起,才存在是否“和”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差异化,才能够体现出“和谐”的价值。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也可以和谐相处,共同谋事,这就是靠“礼”来约束的。所以,一味追求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先王之道,斯为美。

    之前的那些中国的传承:尧、舜、禹、商汤、文武周公…… 这一路传到孔子的这个传承的脉络,就是以此为美的,这就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各种事情,无论大事、小事,都用这种和谐的手法,都用这种礼的方法去做,有时候也会行不通。一味得为了和谐而和谐,就会行不通。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比如说,我们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商量着来,有了矛盾,有了争议就调节,但是,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是调节不了的,有些事情不能够通过做思想工作来解决。如果为了追求和谐而做事,那些不和谐的声音就会显得更有力量,因为“我知道你要和谐,但我就不和谐,你拿我也没办法,你就得迁就着我”,这就叫知和而和。

    你如果没有一个规矩、没有一个礼法在这里约束的话,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知道“和为贵”,但是我们不能够一味得强求和谐,“和谐”,是要靠“礼”来节之的。只有有了“礼”、有了“法”,才能够形成执行标准以及约束节制。

    其实,这里面,蕴藏了一些法家的发端,因为法家是从儒家中分派分出来的,从儒家出来的荀子,荀子培养了韩非子、李斯这样的人,最后出现了法家。

    实际上,他就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脉络,如果人们发现,如果一切都讲究和谐,遇到任何问题都商量着来,都没有原则,没有规矩,没有章程,最后商量来商量去,社会交易成本太高了,就没法把这个事儿搞明白。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3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这段话,从历史上来讲,就是很有争议的一句话,如果仅仅是看某个人的翻译,很可能都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樊登老师认为,这句话,解释的最好的,是李零先生。李零先生说: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因不失其亲,这三句话都是条件句。

    樊登老师理解的是“信、恭、因”,都是普通人的行为、境界、状态。但是“义、礼、宗”,这些东西是儒家的修炼的方法,就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孟子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之间的比较好的行径,但是“唯义所在”,唯义所在,“讲信用”的标准是要用“义”作为标准的,就是这件事是否符合大义才是最重要的。不分是非好坏,无原则得讲信用,那也是小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不是君子所为。(尾生抱柱而亡的故事VS孔子把强盗报官的故事。)

    一个人讲信用,不能傻傻得讲信用,要用“义”来规范自己的信用,你说到才能做到,一个人不要无原则得讲信用,那是小人之间的行为,君子的“信,讲信用”,一定是跟义有关的,符合于义的,讲出来的话,才有“信”的必要。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恭敬过分了,就会丧失了原则,变成了谄媚。所以,恭敬也要有尺度!而这些“尺度”哪里得来的呢?是从“学习”得来的。我们需要去学习一些标准,一些法则,一些礼数礼法。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行为底线没这样才能够拥有自己的尺度。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姻)不失其亲“,本意为,如果亲戚之间能够频繁走动,关系和谐,那这些关系都算是我们家族门庭的宗族。那么如果引用到当今,其实就可以启发我们的社会关系。“不失其亲”就是一种社会认同。我们和我们的朋友,是否能够保持一种和谐常往的关系。这应该是对我们的提点,也应该是我们的目标。

    今天更加理解了和为贵,真正的“和”并不是“求同”,而是“存异”,不是说我们都一样,所以我们在一起和和谐,而是我们不一样,但我们在一起依旧很和谐。相同的人在一起,圈子会越来越小,不同的人在一起,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所以,我也要练就一颗开放的心态,以及学习更多的为人处世之道,才能够遇见更多的人,学会与各种不同的人去和谐相处。

    关于“恭敬要有尺度”的问题,我也深有感触,因为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时候,会很尴尬得说出一些很尴尬得话。自己也觉得不妥,但也控制不好吧,自我感受就是,其实就是骨子里的卑微感,导致将对方形象和威严过度放大而产生恐惧了。

    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答案就是:努力精进,充实自己,你很优秀,但我也不差!自勉吧!

    信、恭、因,这是普通人的状态和境界;义、礼、宗,这是儒家修炼的方法。类似于业余和专业的区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10. 信尽义,恭尽礼,礼之用,和为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lywktx.html